日记 苏河步道观晚霞看鸟【严建设】
2023年9月16日星期六
早上发了小视频;昨晚在南丰城与小外孙快乐玩海洋球。
久雨初霁的下午,老妻要去遛弯,照例就近去了苏河步道。此次过了祁连山南路大桥,沿着西岸北去。苏河步道修葺的很好,绿树成荫芳草如茵鲜花盛开,有四季梅、紫茉莉、石竹花、蓝雪花、蓝猪耳花、假龙头花等等,还有一些柚子树,硕果累累一派芳香。一架架飞机从虹桥机场掠过天空,夕阳西下倦鸟归巢。
大群大群的黑鸟黑压压飞掠过天空再折返再折返,响亮的啼鸣声响彻天际。在空中形成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这种黑鸟翅膀下是白的,我不大熟悉,北方少见,可能是鹊鸲或乌鸫。在空中盘旋、飞翔,并发出响亮的啼鸣声,这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活力和大自然的神秘魅力。可谓:倦鸟投林处,斜阳在树枝。薄云收未尽,山雨乍晴时。百度得知,乌鸫(Turdus merula)是一种鸟类,它们通常在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生活,是一种常见的迁徙鸟。它们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迁徙,这时候会成群结队地飞行。这种鸟类具有很强的领地性和社会性,通常会在同一片领土上聚集在一起。可感受到人们对于这种自然现象的惊叹和敬畏之情。这也让人思考关于生命和自然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生命的延续、自然生态的平衡等等。我们通过描写乌鸫的迁徙景象和啼鸣声,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关于生命和自然的正能量和深深的情感。
这些美景以及植物和水果给我们带来了愉悦和放松。还看到一种叶片美丽的陌生树,碧绿的心形叶片脉络分明。还结着绿豆豆老妻用软件查后得知是乌桕树,是鲁迅小说里出现过,学生时代听说过,到了暮年才第一次看到:九斤老太的曾孙女儿六斤捏着一把豆,正从对面跑来,见这情形,便直奔河边,藏在乌桕树后,伸出双丫角的小头,大声说,这老不死的!鲁迅这段描述是败笔,小小年纪说话恶毒不可思议。模仿大二你有的。南方人骂人有地域习惯,比如老乌龟、老棺材、老钢笔、寿头、阿木林、赤佬、瘪三、十三点。例如陕西人骂人的话语可能稍微缓和一点:这老挨瞎球的。
想当年在上山下乡到了阎良武屯公社,当地人吵架难免骂仗,基本上以生殖器为主。年轻农民在工地上翻脸了伸中指就跳脚,开口就是贼-你-妈(阎良地区妈字声调读做阳平,如麻)。不文明。再深入骂下去,这仨字前头冠以主语,我。更狠的在此仨字前头还冠以走资派、刘少奇、王光美、蒋介石、国民党、美帝国主义、苏修新沙皇、阶级敌人、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等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口沫横飞一顺溜骂下去,颇感奇异怪诞。当然现在这些粗俗的口头禅渐渐消失,毕竟社会在嬗变,人们崇尚文明。
我俩顺着整洁的步道行走。在朱家浜桥上,有位保安在阻止骑自行车的人通行。也许为了减少桥体的负荷。想骑自行车的需要绕道而行,选择其他的桥路来通过这个区域。现在是后疫情时代,除过少数人戴口罩外也就没啥了,保安的态度和蔼多了。
看看晚霞烂漫暮色四合,我让老妻先回去,自己滞留在祁连山南路的大桥上想等候拍摄新月,等来等去新月没出来,云上来了看不到了。在桥上遇到了一位美女和孩他娘。美女俊俏活泼窈窕可爱,芳名叫做刘彦宏。拿着尼康D700和三脚架,是一位摄影发烧友。说起来算是街坊。说到拍摄新月,她立即用手机打开一个观星软件来寻觅月亮的方位。我一看赶紧叫她帮忙,我也下载这个软件,好方便拍摄月亮和星空。她倒是帮我下载了,但是我的手机卡顿了没下成,等回去再说吧。然后加微辞别。那软件叫做Stellarium.
苏河步道,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可欣赏到沿岸的各种美丽风景,感受到四季更替的自然变化。还有一条条历史悠久的林荫小路,可以在此开展徒步旅行和散步等户外活动。此外,沿途还可以看到不少公园、桥梁、景点和地标建筑等。这些都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此外,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演出,如民间艺术表演、音乐会等。苏河步道就像一个开放的博物馆,可以让人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在树荫深处的草坪上,看到搭扎着鲜花拱形门柱,有些美女在拍摄合影,想必是上海人即将举行的草坪婚礼,那些光膀子光大腿的美女真是厉害,丝毫不怕蚊子。我怕。
一架架飞机接连不断陆陆续续在天空中掠过,犹如一条条银色的绸带在柔软的云朵上舞动。夕阳西下,那金色的余晖洒在机身上,为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辉,增添了几分庄重和尊贵。
此时此刻,这些飞机仿佛是倦鸟归巢,它们从远方的天际线飞来,穿过夕阳的余晖,渐渐降落在虹桥机场的跑道上。随着每一次的降落,它们带来的不仅是归家的温暖,也是远方的故事和梦想。机场的灯光开始亮起,与夕阳交相辉映,为这个庞大的舞台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飞机在跑道上快速滑行,留下一道道长长的烟雾,就像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空气中展开。最后,这些飞机停在了它们各自的停机位上,仿佛疲倦的旅者找到了安全的港湾。此时此刻,无论是飞机还是人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和安宁。
2023年9月16日星期六
早上发了小视频;昨晚在南丰城与小外孙快乐玩海洋球。
久雨初霁的下午,老妻要去遛弯,照例就近去了苏河步道。此次过了祁连山南路大桥,沿着西岸北去。苏河步道修葺的很好,绿树成荫芳草如茵鲜花盛开,有四季梅、紫茉莉、石竹花、蓝雪花、蓝猪耳花、假龙头花等等,还有一些柚子树,硕果累累一派芳香。一架架飞机从虹桥机场掠过天空,夕阳西下倦鸟归巢。
大群大群的黑鸟黑压压飞掠过天空再折返再折返,响亮的啼鸣声响彻天际。在空中形成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这种黑鸟翅膀下是白的,我不大熟悉,北方少见,可能是鹊鸲或乌鸫。在空中盘旋、飞翔,并发出响亮的啼鸣声,这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活力和大自然的神秘魅力。可谓:倦鸟投林处,斜阳在树枝。薄云收未尽,山雨乍晴时。百度得知,乌鸫(Turdus merula)是一种鸟类,它们通常在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生活,是一种常见的迁徙鸟。它们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迁徙,这时候会成群结队地飞行。这种鸟类具有很强的领地性和社会性,通常会在同一片领土上聚集在一起。可感受到人们对于这种自然现象的惊叹和敬畏之情。这也让人思考关于生命和自然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生命的延续、自然生态的平衡等等。我们通过描写乌鸫的迁徙景象和啼鸣声,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关于生命和自然的正能量和深深的情感。
这些美景以及植物和水果给我们带来了愉悦和放松。还看到一种叶片美丽的陌生树,碧绿的心形叶片脉络分明。还结着绿豆豆老妻用软件查后得知是乌桕树,是鲁迅小说里出现过,学生时代听说过,到了暮年才第一次看到:九斤老太的曾孙女儿六斤捏着一把豆,正从对面跑来,见这情形,便直奔河边,藏在乌桕树后,伸出双丫角的小头,大声说,这老不死的!鲁迅这段描述是败笔,小小年纪说话恶毒不可思议。模仿大二你有的。南方人骂人有地域习惯,比如老乌龟、老棺材、老钢笔、寿头、阿木林、赤佬、瘪三、十三点。例如陕西人骂人的话语可能稍微缓和一点:这老挨瞎球的。
想当年在上山下乡到了阎良武屯公社,当地人吵架难免骂仗,基本上以生殖器为主。年轻农民在工地上翻脸了伸中指就跳脚,开口就是贼-你-妈(阎良地区妈字声调读做阳平,如麻)。不文明。再深入骂下去,这仨字前头冠以主语,我。更狠的在此仨字前头还冠以走资派、刘少奇、王光美、蒋介石、国民党、美帝国主义、苏修新沙皇、阶级敌人、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等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口沫横飞一顺溜骂下去,颇感奇异怪诞。当然现在这些粗俗的口头禅渐渐消失,毕竟社会在嬗变,人们崇尚文明。
我俩顺着整洁的步道行走。在朱家浜桥上,有位保安在阻止骑自行车的人通行。也许为了减少桥体的负荷。想骑自行车的需要绕道而行,选择其他的桥路来通过这个区域。现在是后疫情时代,除过少数人戴口罩外也就没啥了,保安的态度和蔼多了。
看看晚霞烂漫暮色四合,我让老妻先回去,自己滞留在祁连山南路的大桥上想等候拍摄新月,等来等去新月没出来,云上来了看不到了。在桥上遇到了一位美女和孩他娘。美女俊俏活泼窈窕可爱,芳名叫做刘彦宏。拿着尼康D700和三脚架,是一位摄影发烧友。说起来算是街坊。说到拍摄新月,她立即用手机打开一个观星软件来寻觅月亮的方位。我一看赶紧叫她帮忙,我也下载这个软件,好方便拍摄月亮和星空。她倒是帮我下载了,但是我的手机卡顿了没下成,等回去再说吧。然后加微辞别。那软件叫做Stellarium.
苏河步道,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可欣赏到沿岸的各种美丽风景,感受到四季更替的自然变化。还有一条条历史悠久的林荫小路,可以在此开展徒步旅行和散步等户外活动。此外,沿途还可以看到不少公园、桥梁、景点和地标建筑等。这些都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此外,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演出,如民间艺术表演、音乐会等。苏河步道就像一个开放的博物馆,可以让人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在树荫深处的草坪上,看到搭扎着鲜花拱形门柱,有些美女在拍摄合影,想必是上海人即将举行的草坪婚礼,那些光膀子光大腿的美女真是厉害,丝毫不怕蚊子。我怕。
一架架飞机接连不断陆陆续续在天空中掠过,犹如一条条银色的绸带在柔软的云朵上舞动。夕阳西下,那金色的余晖洒在机身上,为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辉,增添了几分庄重和尊贵。
此时此刻,这些飞机仿佛是倦鸟归巢,它们从远方的天际线飞来,穿过夕阳的余晖,渐渐降落在虹桥机场的跑道上。随着每一次的降落,它们带来的不仅是归家的温暖,也是远方的故事和梦想。机场的灯光开始亮起,与夕阳交相辉映,为这个庞大的舞台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飞机在跑道上快速滑行,留下一道道长长的烟雾,就像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空气中展开。最后,这些飞机停在了它们各自的停机位上,仿佛疲倦的旅者找到了安全的港湾。此时此刻,无论是飞机还是人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和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