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六年,秋日已到,十月十六日的夜晚,一个普通的夜晚。我解下衣袍,坐在床边,月光沿着门倾污而下,把门前照的一片光亮。几缕月光调皮地点在我的身上,我望向门外,思绪万千。多年以来,我的仕途不说风云无阻,但也算是顺利。而现在竟一朝被贬,远离京城。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我自嘲一笑,却井不顾影自怜。而是又豁达地扯起嘴角,皎洁的月光令我心欢欣。想要四处走走,可却没人能与我共同游乐。于是在月下乘着月光前往承天寺,寻找我亲爱的老友张怀民。他是否已经就寝?我不知道,但终究是想去看看的。寺前升起丝丝团团薄薄的雾气,显得寺庙愈发一尘不染。
传说承天寺梅石生香,是无比洁净之地。在月亮的照耀下,承天寺确实显得高雅神圣,倒是不辱没这里那么大的名声。 悄悄走到怀民的门外,发现屋里还点着灯,时不时出来一阵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响。看来怀民也没有睡觉,我弯弯嘴角,轻声在门外呼唤他的名字。他急忙打开门,眼里一片惊喜。我们二人总是如此默契,知晓对方心中所想。这样的美景,岂能自行先睡呢?怀民应该也这样想吧?
我们二人井肩同行,夜晚的一切显得朦朦胧胧,我们一起走在庭院里。月光照耀在庭院,月光美好的就像挤满了澄清透亮的湖水一样,水中水藻和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这一切交汇成为一幅美丽的画卷,此情此景令人心神沉醉。不自觉便悄悄忘记了心中的烦恼。
我看着我与怀民倒映在湖面上的身影,不由感慨这世事变迁,知己难寻。什么样的夜晚没有皎洁明月?什么地方没有青翠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了像你我这样的闲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