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海南地产风云三十年洞察局

发表于 2023-09-11 00:52    IP属地:未知

查看 27.9W | 回复 6
海南地产风云三十年洞察局
2018-05-09 11:01中国东北的一声炮响,打开了南海之滨的海南岛。
解放海南岛1950年,东北的第四野战军南下,解放了海南。此后三十多年,海南一直处于云淡风轻的状态。直到1988年海南独立建省,十万大军南下淘金,海南风起云涌的现代史,才正式开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海南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由于孤悬天涯海角,远离中央,历代王朝把海南看成“蛮荒之地”,当作放逐“判逆”人士的流放场所。据记载,从汉到明,被贬到海南的贤相、名臣、学士有15人之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就曾被贬于海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中央集权的历史时期,海南承载了特殊的历史职能。山高水远,飘忽不定,这是海南的基因。一1984年的一天,美国一颗卫星发现中国情况异常,海南岛上突然变得白花花一片,拉近一看,竟是汽车的金属反光,漫山遍野,足有几万辆!美国专家分析不透:一个贫穷的小岛要这么多汽车干什么?这起因于中央的一项政策。1984年,中央给了海南进口汽车的特权。海南在那时还属于广东省,由于比邻香港和深圳,海南成为首批沿海开放的14座城市之一。在那个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年代,特权和批文是获得优先发展最直接的保障。当时海南的一把手叫雷宇,是个雷厉风行的官员。为了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完成原始积累发展海南经济,雷宇想到了一个草船借箭的办法,把中央给的特殊政策转化成真金白银。当时雷宇的算盘是:“进口1.3万辆汽车转卖到内地,赚两个亿就行了。”雷宇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忽视了国人的疯狂。闸门一开,排山倒海。孤悬海外的海南岛突然成了一块骚动的热土。
海南在当时的海南,弄到一张批文,倒卖一辆汽车就可以赚个上万元,瞬间成为万元户。一时间,海南全民倒卖汽车,人人争跑批文。那是一个酷热难当的夏天,汽车像潮水般涌进海南岛,全部停在海口市内外,里三层外三层,一望无际。在1984年上半年,海南的进口汽车才两千多辆,到7月份,进口汽车就达到1.3万辆,翻了6倍。仅半年时间全岛便出现了872家汽车走私公司,甚至部队也忍不住参与分一杯羹,海军动用军舰,以调防名义,把汽车全部换上军用车牌,到湛江卸船后,把军用车牌拆下,拿回海南继续运第二批。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海南的汽车走私行业没有黑白之分,有的只是灰色地带。政府批文成为稀缺资源,为贪污腐败创造了空间,而政府部门对走私行为的罚款,成为地方政府最轻松的创收来源。工商局积极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买家办理“罚款放行”手续,只需罚款四五千元,盖上一枚公章,这辆汽车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装船出岛了。短短半年,海南一共签了8.9万辆汽车进口的放行批文,对外订货7万多辆。海南的异常引起了中央的关注,国务院派人前来调查,发现海南汽车走私泛滥成灾。雷宇被紧急召到广州,省政府明确命令他停止汽车进口。1985年初,中央组成102人的庞大调查组,进驻海南,彻查海南汽车走私案。随后雷宇被撤职,走私狂潮才戛然消歇。海南汽车案,以中央的一纸政策开始,同样以中央的一纸政策结束。地方官员被撤职,海南却经历了金钱教育,封闭落后的海南开始呈现出萌芽的开放状态。这是近代海南第一次站在全国的舞台中央供人评点,以一种醒目而奇异的姿态。二1988年,海南正式脱离广东成为独自的省份,成为中国第31个省级行政区,第5个经济特区,也成为中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建省与特区效应的叠加,政策层面的倾斜,让海南一度成为堪比北上广的存在。在政策的春风下,海南房地产市场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淘金热土。“要挣钱,到海南;要发财,炒楼花”,来自全国各地的淘金者,自发组成十万炒房大军,浩浩荡荡下海炒房。海口这个原本不到23万人的海滨小城,一下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城市。用潘石屹的话说,1989年他坐船来到海南时还是黑蒙蒙一片,第二天醒来,发现一夜之间,岛上已经涌进了15万人。海南房价一日千里。1988年到1991年间,海口三亚等热门地区商品房价格基本维持在1300-1400元/平之间,而1992年就蹿升到5000元/平,1993年更是达到7500元/平的巅峰,涨幅超过4倍。相对于收入水平,1993年海南省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3072元,一年的收入还不足购买0.5平方米的房子。
海南炒房团鼎盛时期,这个只有600多万人口的小岛上,云集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平均每300人就对应一家房地产公司,这些公司当然不都是为了盖房子。先来的开发者圈地炒地,把开发区画满了地图。后来的人炒项目,在纸上卖出了一栋栋不曾面世的大楼。最典型的例子是,当时有一个叫罗先友的四川人,用全部身家五万块付了两亩地的定金后,就向老家放出要建大楼的消息,从18家单位空手套来了2000万元。由于投机性需求占到市场70%以上,一些房子甚至还停留在设计图纸阶段,就已经被卖了好几道手。房子存不存在不重要,房价太高资金不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不做最后接盘的人。在这场空前豪赌中,政府、银行、开发商结成了紧密的铁三角。其中银行不仅充当了游戏的鼓手和输血机,自己也忍不住客串了一把玩家的角色。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以商业银行为首的千亿资金,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涌入海南,将海南的房价顶上至高点。各路玩家中,既有来自大型国企的中央军,也有各地方企业组成的杂牌军。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成了银行的债务人。精明的开发商们纷纷把倒卖地皮或楼花赚到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把还停留在图纸上的房子高价抵押给银行,通过抵押获得流动资金后,再去倒卖地皮赚取差价。这场充满投机性质的资本游戏,在海南的房地产行业爆发,并借助资本的力量将影响无限放大,这是中国近代房地产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运动。而在这场全岛大狂欢中,一部分人倾家荡产,一部分人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名气颇大的“万通六君子”,就发家于此。
万通六君子1991年,从国家体改委“下海”的冯仑在牟其中的南德公司干了两年后,拉上王功权、刘军、王启富和易小迪等人,凑了三万块钱,在海南成立了海南农业高技术联合开发投资公司(简称“农高投”)。公司注册拿到执照后,只剩下几百块钱,是一个典型的“皮包公司”。农高投最开始定位是搞农业,不料却随着海南房地产的热潮,卷入了炒房炒地。公司成立几个月后,易小迪找来了潘石屹,“万通六君子”的团队格局由此形成。这六个人都接受过大学教育,性格鲜明,各有所长,颇有江湖聚义的意味。班子搭起来后,农高投开始运作海口金融贸易区的“九都别墅”项目。项目资金需求一千多万,六君子手头总共只有几万块。那个年代,金融工具的种类和使用还远远没有今天成熟,六君子就已经学会了用杠杆。冯仑找到一家集团公司的老总,以保底年利率20%,剩余利润五五分成的条件,成功借到500万,农高投通过做按揭又获得贷款1300万,加起来筹集了1800万的运作资金,以不到3000元/平方米的价钱运作九都别墅。九都别墅原规划为9栋,建成了8栋,完成了基建部分,还未进行装修,算是一个烂尾工程。“农高投”对别墅进行保修和包装,在1992年卖了出去,赚了300万元,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取得第一桶金后,冯仑等人又拿着这笔钱去操作“莲怡庐”等项目,不断在海口、三亚炒房炒地。公司经济条件宽裕后,很多老员工都拥有了“四个一”,即一套房子、一万块钱存款、一部电话和一部摩托车。1993,农高投增资扩股,改制为企业集团,这就是万通集团。在海南立稳根基后,万通马上进军北京,在北京开发了“新世界广场”项目,通过和香港利达行主席邓智仁的合作,万通新世界广场大获成功,卖到了当时市价的三倍。万通六君子在业内一战成名,并由此奠定了两个地产大佬冯仑和潘石屹的“江湖地位”。虽然后来万通六君子分道扬镳,但他们却通过在海南炒房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由此发展快人一步。海南房地产如火如荼,玩家越来越多,泡沫越吹越大。在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里,大家都想着在传送的过程中大捞一笔,但谁也不知道谁会成为最后的接盘侠。潘石屹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他审时度势,通过观测海南人均住房报建面积,认识到海南房产泡沫不能持久;冯仑也从市场分析中发现海南房地产的供给远大于需求。万通急流勇退,在海南房价达到巅峰时,果断撤离海南。海南房市的投机豪赌,引起了中央关注。风暴马上就来了。1993年6月24日,随着一声哨响,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副总理朱镕基发表讲话,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银行全面收紧,海南房地产行业被釜底抽薪,泡沫破裂。项目大幅贬值,开发商纷纷逃离或倒闭,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度高达60%以上,不得不开始处置不良资产,海南省政府紧急成立海南发展银行,以解决省内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的资金困难,却在不久后出现挤兑风波,成为中国首家因支付危机关闭的省级商业银行。房地产泡沫击碎了海南经济现行的基础,也把海南的房地产拖入了泥潭。这场投机盛宴的最终遗产是600多栋烂尾楼,18834公顷闲置土地,800亿元积压资金,仅国有四大银行坏账超过300亿元。这场巨大的楼市泡沫,直接摧毁了海南10年的经济,海南在接下来的20年里,都一直属于经济落后省份,全国人民用了20年才帮着海南消化完这些泡沫。那时候的海南烂尾楼随处可见,处置烂尾楼成为海南房地产最紧急和最迫切的行动。海南政府开始整治烂尾楼,拍卖的拍卖,炸毁的炸毁,大规模处置“半拉子工程”。每一次崩盘,都是行业大洗牌和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当时的一把手降职回京,22个月没有安排工作。海南房价跌入谷底,外地的房企如万科、雅居乐等都前往海南低价收购烂尾楼,开始大规模的造城。这次危机一直延续到2007年,海南房地产的烂尾楼才基本处置完毕,海南房地产开始复苏。这是中国南部气候宜人的海南发生的故事,当我们将目光转移到寒冷的东北,在海南房地产市场因过热导致破产的同时,中国经历了一波最大规模的国企职工下岗潮。而这两段看似毫无关联的往事,却深刻地影响了海南的经济和人文。三1997年底,东三省国企员工下岗的数量达到了259万,占比超过全国下岗人数的22%,接近四分之一的下岗职工都在东北。此后,东北经济虽经大力扶持,但回天乏术,大量人口持续外流。建国以来,东北号称“共和国长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北三省借矿产优势主打重工业,老工业基地闻名全国,贡献了新中国85%的工业产值。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崛起,东北经济衰落。东北的外流人口,开始了一场规模庞大的迁徙。就在这个当口上,海南的房地产崩盘,房价跌到低位。一些东北下岗工人手里拿着一笔遣散费后,下海南买房定居。于是,海南房产库存因此逐渐开始被消化。这是既东北第四野战军南下解放海南后,海南第二次迎来东北人。对于东北人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海南的阳光、空气、蓝天和海水,而是适宜养老的气候。因为东北严寒,东北的冬天绝不是三个月寒冷那么简单,而是横跨了10月到次年3月,近乎半年,度过漫长而严寒的冬天并不简单。所在在这一波国企下岗潮中,有很多东北下岗职工选择来到海南,并在这里买房定居,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海南的房地产库存,同时为海南的经济贡献了新的劳动力。海南成了东北人的大本营,开餐馆的十有八九是东北老乡。那些没有勇气南下定居的东北人,则将海南选为每年过冬的据点。于是你会看到,在寒冷的冬天来临之际,成群结队的东北人像候鸟一样,飞往三亚,躲避严寒,次年四月,再飞回北方。在每年50万到三亚过冬的老人中,有将近40万来自东北。而最北的省会哈尔滨,就贡献了一半左右。所以海南就有了一个有意思的称谓,即“东北第四省”。
东北老乡东北人民能消化掉的房地产库存毕竟有限。从1993年开始,海南用了整整七年时间清理房地产库存。2000年到2007年的又一个七年过去了,海南房地产才开始全面复苏。直到2010年前后,在中国楼市暴涨的大背景下,借“国际旅游岛”国家规划的东风,海南房价呈现快速上涨态势,海口房价才重新触及当初的高点。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央将海南岛定位为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新政策一出台,敏锐的投资者就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投资客如潮水般涌入这座海岛,掀起一股海南购房热潮。全国各地资金闻风而动,几乎全是现金购买,导致海南房价一天一个价,一个月内均价翻倍,一周之内,地价翻三倍,,三亚的房价长期排在全国前五名。2012年,海南出台房市限购政策,对楼市进行降温;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大量企业资金链断裂,众多小工厂跑路,引发踩踏效应,温州炒房团沉淀在房子上的资金需要快速抛售套现。海南房价急转直下。整个三亚的房子,在2012年时基本上全部腰斩,大多数投资客被深度套牢。海南短暂的房价高涨泡沫,再次崩塌。国际旅游岛尚未建成,海南房价却已经走完了一波完整的行情。此时,海南楼市走向开始和全国并轨,开始两年的沉寂。2014年下半年,在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两年之际,彼时的房地产市场,一线城市已经沉寂两年,二三线库存高企,钱荒所造成的结构性资金紧张现象依然存在。面对低迷的房价,中枢机构很合时宜地发起了一场战役,官方用语叫做“去库存”。在宏观导向下,国内的房地产企业自动站队,形成了风格鲜明的两派。其中一派是以万科为代表的保守派,采取降杠杆去库存的态度;另外一派是以融创为代表的激进派,采取加速杠杆式扩张的态度。孙宏斌向来以敢赌著称,在这样的机遇面前,怎么可能放过?站在融创这一边的,还有许家印的恒大和杨国强的碧桂园。在2014-2016年这三年期间,三家公司疯狂加杠杆扩张,负债规模急速攀升。除了乐视网,孙宏斌很少有赌输的时候,而这一次,放手一搏得到的回报是惊人的。2014年下半年,央行降息;2015年9月,央行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2017年,棚改货币化安置的资金释放;巨量资金疯狂涌入二三四线城市,全国范围的楼市暴涨终成燎原之势。全国房地产市场瞬间被盘活,房地产企业经营状况大幅改善,居民的贷款规模大幅提升。在政府、企业和居民的齐心协力下,成功将楼市再次推向高点。房地产去库存战役取得重大胜利。楼市复苏的情绪,迅速传导到股市。恒大、融创和碧桂园的股价随着楼市的价格一道蹭蹭往上涨,许家印以2900亿身价成为中国首富,孙宏斌的身价在一年内增加了6倍,轻松抵消了投资乐视网的百亿亏损。
首富许家印在这一波楼市大行情中,海南和其他所有省份一样,搭了一趟政策的顺风车。前两次海南楼市泡沫,被套牢接盘的都是最后加入的投资客,而这一次海南楼市的“救市者”,是老实巴交的扛鼎老乡,他们心甘情愿入市,拯救了银行和地产商。海南的房价,总算是又涨回来了。四海南建省三十年,旅游一直是主业。从1988年建省到今天,这片热土换过10任省委书记,9任省长,基本发展方针换了8次。工业区也好,贸易港也罢,旅游产业的支柱地位未动摇。但海南的痛点也很明显,就像旅游产业一样,季节性太强,忽上忽下地波动,让海南成为候鸟的栖息地,难以吸引愿意来定居的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群众却总是健忘。2018年4月15日,“海南深化改革”的规划终于出炉,关于海南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新举措亮相公众视野,海南再次成为全国焦点。自贸区、自贸港,海南再次实现二连跳,情形与30年前的建省及特区叠加效应一模一样。几天后,海南成了中国唯一一个全省限购的地方。外地人要想在海南任何一个地方买房都要提供五年社保,首付最少70%,而且买到以后5年内不得出手。海南的领导班子这次下了决心要杜绝再次出现“史上最坚硬的泡沫”,所以一出手就锁住了5000亿货值的房产流通,堵上了炒房漏洞。釜底抽薪,一夜寒冬。回顾海南建省三十年发展史,这个中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上演着改革开放过程中最惊心动魄的故事。1984年,海南获得汽车进口特权,结果海南走私汽车泛滥成灾,省一把手被撤职,海南首次登上全国舞台。1988年,海南建省并提出了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的口号,结果工业建设毫无起色,却产生了当年最大的房地产泡沫。2009年,海南获批为国际旅游岛。没想到全国人民依然只热衷两件事,买房子,骗补贴。2018年,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建设自贸区和自贸港,海南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全省限购的地方。这片离中央最遥远的热土,在贸易窗口、新工业区、国际旅游岛、自贸区、自由港等概念间来回切换,高举轻放,飘忽不定。东北人民南下解放了海南岛,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海南终于成了东北唯一一个经济还看得过去的地方。无数人来到这里又离开,就像那天边的候鸟,不带走一片云彩。只有留守在这里的东北老乡,偶尔会朗诵几句唐相李德裕被贬海南时的诗作:独上江亭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江山只恐人归去,百匝千回绕郡城。当然,海南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收留流放人士的场所,毕竟政策的春风,已经扑面而来。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财经洞察局”,作者:假局长,来源:财经洞察局。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23-09-11 07:18    IP属地:未知

学习了…

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呼号BH8AJT/频率439450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23-09-11 08:00    IP属地:未知

再也不会有那样的机会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3-09-11 11:26    IP属地:未知


思想的武器,行动的力量~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3-09-11 11:28    IP属地:未知

一个批文就发财,发批文的会怎么想?
随遇而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3-09-11 11:31    IP属地:未知


请联系我用QQ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3-09-11 11:50    IP属地:未知


思想的武器,行动的力量~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