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县始建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取“大丰大足”之意而得名;又因“有海棠而独香”的传说,故有“海棠香国”的美名。唐末至宋末,为昌州府和潼川府治地。明洪武十年改属重庆府。清末民(国)初属重庆府、川东道。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解放后,先后隶川东行璧山专区、四川省江津专区、永川地区。1983年永川地区撤销隶属重庆市,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1]129号)同意撤销重庆市双桥区、大足县,设立重庆市大足区。
大足石刻是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中75处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有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盛于宋代。现存摩崖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遍布100多处。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
1999年12月,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是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中75处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有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盛于宋代。现存摩崖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遍布100多处。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
1999年12月,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龙岗收费站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
毗沙门天王龛(892年,唐景福元年)
正壁刻毗沙门天王。头戴大鹏冠饰牛角形项光,身着甲胃,脚踏二夜叉,身躯硕壮,怒目圆睁,左右壁刻力士,侍从等像。
正壁刻毗沙门天王。头戴大鹏冠饰牛角形项光,身着甲胃,脚踏二夜叉,身躯硕壮,怒目圆睁,左右壁刻力士,侍从等像。
千手观音龛(892---895 唐景福元年至乾宁二年)
龛高324、宽292、深140厘米。刻像44尊。正壁刻千手观音宝冠天衣,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左右两壁对称刻十佛、文殊、普贤、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像。千手表示护持众生。千眼表示普观世界。
龛高324、宽292、深140厘米。刻像44尊。正壁刻千手观音宝冠天衣,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左右两壁对称刻十佛、文殊、普贤、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像。千手表示护持众生。千眼表示普观世界。
释迦说法龛(892---895 唐景福元年至乾宁二年)
龛高355、宽366、深193厘米。刻像27尊。正壁刻释迦佛坐像左右侍立大势至、观音、天王、护法等像。其中二菩萨像端庄丰满薄衣贴体,颇具盛唐遗风。
龛高355、宽366、深193厘米。刻像27尊。正壁刻释迦佛坐像左右侍立大势至、观音、天王、护法等像。其中二菩萨像端庄丰满薄衣贴体,颇具盛唐遗风。
词利谛母龛(960---1279,宋代)
龛高161、宽109、深117厘米。龛内刻诃利谛母、侍者和童子像等13身。诃利谛母育有五百子,却偷窃人子为食,后经佛陀教化,成为专司护持儿童的守护神, 民间信仰俗称"送子娘娘"。
龛高161、宽109、深117厘米。龛内刻诃利谛母、侍者和童子像等13身。诃利谛母育有五百子,却偷窃人子为食,后经佛陀教化,成为专司护持儿童的守护神, 民间信仰俗称"送子娘娘"。
数珠手观音龛(1131---1162,南宋绍兴)
龛高127、宽100、深72厘米。观音肘悬飘带,裙带轻扬,有"吴带当风"之感;两手交于腹前,俯首含颦,神情妩媚,俗称"媚态观音",为中国宋代石雕造像之精品。吾非美术专业人士,艺术细胞没有,什么“吴带当风”没有感觉,古代服饰、佛经故事也不懂,整个行程纯粹属于狗看花被单,不明觉厉,到此一游而已。
龛高127、宽100、深72厘米。观音肘悬飘带,裙带轻扬,有"吴带当风"之感;两手交于腹前,俯首含颦,神情妩媚,俗称"媚态观音",为中国宋代石雕造像之精品。吾非美术专业人士,艺术细胞没有,什么“吴带当风”没有感觉,古代服饰、佛经故事也不懂,整个行程纯粹属于狗看花被单,不明觉厉,到此一游而已。
摩利支天女龛(960---1279,宋代)
鑫高221、宽114、深104厘米。龛正壁刻摩利支天女,左、右壁刻八大护法金刚。摩利支天女作三头八臂,手持诸般兵器,立于战车上,为佛教神通广大的护法神。
鑫高221、宽114、深104厘米。龛正壁刻摩利支天女,左、右壁刻八大护法金刚。摩利支天女作三头八臂,手持诸般兵器,立于战车上,为佛教神通广大的护法神。
水月观音窟(1131---1162,南宋绍兴)
窟高390、宽272、深305厘米。正壁观音遍体的璎珞珠串繁简疏密有致。左侧善财立像长眉隆颊,满面皱纹,长髯挂腮,形象夸张生动。左右壁四大金刚粗犷豪放。
窟高390、宽272、深305厘米。正壁观音遍体的璎珞珠串繁简疏密有致。左侧善财立像长眉隆颊,满面皱纹,长髯挂腮,形象夸张生动。左右壁四大金刚粗犷豪放。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窟(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
窟高424、宽387、深340厘米。刻像48尊。正壁刻如意轮菩萨、观音等像。左右壁浮雕诸天神像。全窟造像精雕细刻,保存完好。
窟高424、宽387、深340厘米。刻像48尊。正壁刻如意轮菩萨、观音等像。左右壁浮雕诸天神像。全窟造像精雕细刻,保存完好。
孔雀明王窟(1126年北宋靖康元年)
窟高347宽322、深607厘米。刻像950尊。窟中孔雀直立,明王趺坐于孔雀背负之莲台上。两壁遍刻千佛,与孔雀雄姿辉映成趣。
窟高347宽322、深607厘米。刻像950尊。窟中孔雀直立,明王趺坐于孔雀背负之莲台上。两壁遍刻千佛,与孔雀雄姿辉映成趣。
弥勒下生经变相(1126年北宋靖康元年)
龛高272、宽135、深220厘米。刻像173尊。正壁刻弥勒坐像,左右壁刻经变中的菩萨、文臣武将,男女居士及各式人物等像内容丰富雕刻精美。
龛高272、宽135、深220厘米。刻像173尊。正壁刻弥勒坐像,左右壁刻经变中的菩萨、文臣武将,男女居士及各式人物等像内容丰富雕刻精美。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唐末)
龛高469、宽361、深40厘米。刻像578尊,经幢和楼阁等建筑42座。以中部"西方三圣"为中心,上部刻"净土"盛景,下部雕"三品九生"及"未生怨"故事,左右沿凿"十六观"。刻工精湛,被誉为"晚唐最为精美的作品"。
龛高469、宽361、深40厘米。刻像578尊,经幢和楼阁等建筑42座。以中部"西方三圣"为中心,上部刻"净土"盛景,下部雕"三品九生"及"未生怨"故事,左右沿凿"十六观"。刻工精湛,被誉为"晚唐最为精美的作品"。
离开北山前往宝顶山,午饭时刻,美食美景均不可辜负。邮亭镇,是大足区的南大门,自古以来,都是驿站和邮路节点。邮亭鲫鱼由邮亭镇向姓老人发明,是重庆地区继潼南太安鱼、璧山来凤鱼外烹饪鱼的又一杰作。上世纪90年代末火爆成都、重庆以及川渝两地的一些县市餐饮市场。
鲫鱼38元/斤,人平一斤,老板推荐再加一份肥肠。细嫩鲜香,麻辣可口,好吃又下饭。
宝顶山下的宝顶渡槽
重庆市第六批历史建筑名录,建于1972年,总长181米,共11个拱券,每个拱券矢高5.3米,净跨8米。充分借鉴了古代桥梁的建造工艺,整体采用当地石材砌筑,砌缝严密,工艺规整,造型古朴,建构清晰,韵律优美,雄浑大气,历史风貌保存良好,对研究地区水利设施建设及引水灌溉具有重要的价值。
重庆市第六批历史建筑名录,建于1972年,总长181米,共11个拱券,每个拱券矢高5.3米,净跨8米。充分借鉴了古代桥梁的建造工艺,整体采用当地石材砌筑,砌缝严密,工艺规整,造型古朴,建构清晰,韵律优美,雄浑大气,历史风貌保存良好,对研究地区水利设施建设及引水灌溉具有重要的价值。
天下大足福满人间,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
凝视
牧牛图(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佑)
龛高570,宽2910厘米。此图以牛喻心,以牧牛人喻修行者,阐述佛教调伏心意的修证过程全图长约30米、从"未牧"至"双忘"共10组,造像以山岩自然取式、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龛高570,宽2910厘米。此图以牛喻心,以牧牛人喻修行者,阐述佛教调伏心意的修证过程全图长约30米、从"未牧"至"双忘"共10组,造像以山岩自然取式、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护法神龛(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佑)
龛高430、宽1260、深120厘米。分上下层刻像33尊。上层中部并立护法神像9尊,左右刻六通神像。下层刻鬼卒7尊。护法神即护持佛法之神,其作用是护卫道场,降服魔障。
龛高430、宽1260、深120厘米。分上下层刻像33尊。上层中部并立护法神像9尊,左右刻六通神像。下层刻鬼卒7尊。护法神即护持佛法之神,其作用是护卫道场,降服魔障。
六道轮回图(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佑)
龛高780、宽480、深260厘米。刻人物像90尊,动物24身。图中无常大鬼长舒两臂抱六趣轮。轮中刻六几众生轮回相。为佛教"六趣唯心"、“因果业报"、“十二因缘"教义的形象体现。
龛高780、宽480、深260厘米。刻人物像90尊,动物24身。图中无常大鬼长舒两臂抱六趣轮。轮中刻六几众生轮回相。为佛教"六趣唯心"、“因果业报"、“十二因缘"教义的形象体现。
广大宝楼阁图(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佑)
龛高780、宽370、深250厘米。刻紫竹林下趺坐三修行者,思维佛法僧三宝,继而勤修成佛之事。"宝顶山"三字,系南宋兵部侍郎杜孝严书。
龛高780、宽370、深250厘米。刻紫竹林下趺坐三修行者,思维佛法僧三宝,继而勤修成佛之事。"宝顶山"三字,系南宋兵部侍郎杜孝严书。
华严三圣像(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佑)
龛高820、宽1550、深205厘米。刻像119尊,中为毗卢遮那佛,左为普贤,右为文殊。三像高达七米。文殊手托之宝塔,重近千斤,历八百余年不坠,此乃巧妙运用袈裟支撑手臂之故。
龛高820、宽1550、深205厘米。刻像119尊,中为毗卢遮那佛,左为普贤,右为文殊。三像高达七米。文殊手托之宝塔,重近千斤,历八百余年不坠,此乃巧妙运用袈裟支撑手臂之故。
两树树身交融一体,一为枫杨,一为黄桷树。黄桷树寄生于枫杨,形成似一树长两种树叶的奇特景观。
千手观音(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佑)
龛高770、宽1250厘米。刻像72尊,各种器物126件。观音像有1007只手、眼,刻于8***米的崖面上,形若孔雀开屏,斑烂夺目,誉为"天下奇观"
龛高770、宽1250厘米。刻像72尊,各种器物126件。观音像有1007只手、眼,刻于8***米的崖面上,形若孔雀开屏,斑烂夺目,誉为"天下奇观"
释迦涅槃圣迹图(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佑)
龛高700、宽3200、深500厘米。列像37尊。释远涅槃像右胁侧卧,长达31米,仅现半身。此为古代匠师采取意到笔伏之手法,以示佛大不可度量,为中国石窟艺术中所罕见。
龛高700、宽3200、深500厘米。列像37尊。释远涅槃像右胁侧卧,长达31米,仅现半身。此为古代匠师采取意到笔伏之手法,以示佛大不可度量,为中国石窟艺术中所罕见。
九龙浴太子图
又被称"九龙灌顶图"。本龛石窟高6.4米,宽4.5米。石刻上太子裸坐于浴盆中,头顶盘旋着有九条巨龙,中间的神龙口吐泉水。工匠们巧借堰塘的水流,使得龙口流水终年不断。
又被称"九龙灌顶图"。本龛石窟高6.4米,宽4.5米。石刻上太子裸坐于浴盆中,头顶盘旋着有九条巨龙,中间的神龙口吐泉水。工匠们巧借堰塘的水流,使得龙口流水终年不断。
孔雀明王经变相(1174---1252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
佛母孔雀明王,头戴七叶宝冠,每叶中刻一小坐佛。明王耳臂钏,胸饰璎珞,体骨四臂。其左上手执羽扇,左下手捧贝叶经;右上手执莲蕾,右下手捧蟠桃,身后有浅浮雕双重宝珠形背光。佛母跏跌坐于莲座上,莲座托在一只展翅欲开屏状的孔雀背上。
佛母孔雀明王,头戴七叶宝冠,每叶中刻一小坐佛。明王耳臂钏,胸饰璎珞,体骨四臂。其左上手执羽扇,左下手捧贝叶经;右上手执莲蕾,右下手捧蟠桃,身后有浅浮雕双重宝珠形背光。佛母跏跌坐于莲座上,莲座托在一只展翅欲开屏状的孔雀背上。
毗卢洞
父母恩重经变相(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佑)
龛高700、宽1450、深250厘米。刻像44尊。上部刻贤劫七佛半身像。下部中央刻"投佛祈求嗣息"图,左右连环画式地刻出父母含辛茹苦抚育子女的10组雕像情节连贯、形象生动,感人肺腑,是佛教中国化后的造像。
龛高700、宽1450、深250厘米。刻像44尊。上部刻贤劫七佛半身像。下部中央刻"投佛祈求嗣息"图,左右连环画式地刻出父母含辛茹苦抚育子女的10组雕像情节连贯、形象生动,感人肺腑,是佛教中国化后的造像。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佑)
龛高730、宽1560。深182厘米刻像68尊。龛正中刻释伽佛半身像,左右壁图文并茂,刻释迦佛前世和今生因地修行、行孝的12组雕像,宣扬释迦佛种种难舍能舍,难为能为的自我牺牲精神。
龛高730、宽1560。深182厘米刻像68尊。龛正中刻释伽佛半身像,左右壁图文并茂,刻释迦佛前世和今生因地修行、行孝的12组雕像,宣扬释迦佛种种难舍能舍,难为能为的自我牺牲精神。
观无量寿佛经变(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祐)
龛高800宽2160厘米。刻像169尊,上部为西方净土盛况,中为西方三圣像,下部及左右刻"三品九生"、
"十六观"等。其规模之堪称中国石窟同类造像题材之最。
龛高800宽2160厘米。刻像169尊,上部为西方净土盛况,中为西方三圣像,下部及左右刻"三品九生"、
"十六观"等。其规模之堪称中国石窟同类造像题材之最。
缚心猿锁六耗图(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佑)
龛高790、宽360厘米。上部刻弥勒化佛怀抱猿猴喻心识。座下六绳各缚动物,喻人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此即所谓"六窗一猿",为佛教阐释"心主一切"的图像。
龛高790、宽360厘米。上部刻弥勒化佛怀抱猿猴喻心识。座下六绳各缚动物,喻人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此即所谓"六窗一猿",为佛教阐释"心主一切"的图像。
地狱变相(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佑)
龛高1268,宽1995、深244厘米。刻像133号。正中刻地府,其顶上并列坐十佛,左右井列坐十王两司。下部分上下层刻刀山、截膝等十八地狱。为佛教艺术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者。
龛高1268,宽1995、深244厘米。刻像133号。正中刻地府,其顶上并列坐十佛,左右井列坐十王两司。下部分上下层刻刀山、截膝等十八地狱。为佛教艺术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者。
柳本尊行化事迹图(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祐)
龛高1257、宽2540、深750厘米。刻像67崖上部正中刻唐末嘉州(乐山)居士柳木学左右及上下刻其行化"十炼"事迹图和侍人像。此龛对中国佛教密宗史的研究有较高价值。
龛高1257、宽2540、深750厘米。刻像67崖上部正中刻唐末嘉州(乐山)居士柳木学左右及上下刻其行化"十炼"事迹图和侍人像。此龛对中国佛教密宗史的研究有较高价值。
圣寿寺
惟妙惟肖
萌萌的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