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3-04-17 14:33 IP属地:未知
查看 29W | 回复 18
喝水不忘掘井人——祭扫大湖抗日纪念碑—五奇仙—白沙江滨环线游
清明过后的周末,利用中午—下午半天,开展有意义的祭扫抗日先烈活动,顺便完成附近景点的环线游。

午饭过后,买上鲜花,驱车前往大湖乡祭扫抗日英烈

半小时左右就在大湖站口下高速

在闽侯县大湖乡浮岛山山顶矗立着一座纪念塔。是纪念福建大湖抗日英雄阵亡将士纪念塔,也是福建大湖抗日战役遗址公园。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喝水不忘掘井人,牢记前辈先烈,才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本着这个初心,我在没有任何官方组织的背景下在清明后第一个周末还在扫墓高峰期间,主动来到大湖乡抗日遗址公园祭扫英魂,缅怀先烈!

闽侯大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位于福建省闽侯县大湖乡大湖村西南浮岛山上,是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塔建于1945年,是为纪念1941年5月国民党第二十五集团军在大湖战役中为抵抗入侵日军而牺牲的将士而修建的,收埋了200多名阵亡将士的遗骨。
大湖战役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艰苦战役。历时3天歼敌数百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及其它军用物资,是日寇入侵我国东南部以来的一次最惨重的失败,此役之后日寇不敢进犯福建境内,极大鼓舞了福建人民的抗日斗志。
1941年4月21日,日军攻陷福州。5月,日军企图西出南平,向福建闽北腹地进犯。在此危急关头,当时在南平任国民党第十三补训处处长的李良荣主动请缨,率兵抗战。国民党第二十五集团军一支主要由福建籍海外归侨组成的装备团,挺进到闽侯县大湖乡一带设伏阻击敌人。经过3天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歼灭日军300多人,成功阻击了进犯的日军,使日寇遭受入侵我国东南以来最惨重的失败,极大鼓舞了福建人民的抗日热情。
为了这场福建最大的抗日胜战,装备团副团长郭志雄,留下了家中新婚的妻子和遗腹子,和200多名中国军人战死沙场,长眠于此。

气作山河,为奖公手书,表彰大湖抗战将士英雄气概,气贯长虹!

青山有幸埋忠骨,大湖抗日英雄纪念碑屹立在浮岛山山顶,静静地诉说着先辈保家卫国的不屈精神,不论沧海桑田的变迁,代代相传!
纪念碑建于1942年。1971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被拆除,1999年重建。

纪念碑烈士陵园地处闽侯山区腹地,人烟稀少,松柏长青,利于英雄先烈安静长眠,无人打扰!

抗日遗址公园纪念碑立于路边,警醒世人,时刻记住,今天安逸的生活来之不易,是前辈先烈的鲜血换取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第二站到达网红景点五奇仙

驱车科直达五奇仙山半山腰茶场,再步行10分钟,终到达五奇仙君殿。

仙君殿建于山巅,海拔超过一千米,登临此处,极目远眺,可纵览群山,入眼处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云卷云舒似波涛万顷,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悠长。登高望远,只见群山俯首,恍若天上。山势险峻,集“高、险、奇”于一体,若恰逢时日,可观云海,妙不可言!

庙宇始建于唐朝,为纪念当地剿匪安民的四位将军所建。上世纪蚊格期间被毁。21年重建。

五奇仙山地处闽侯县白沙镇院埕大锻村跟洋里乡梧洋村,金田村,三村交界处。相传唐朝时期,大锻山土匪横行,居民苦不堪言。后有赵氏、徐氏等共四位将军驻扎于此。为剿匪安民,土地公被居民感动,遂带领四位将军以及附近的男丁们共同剿灭土匪,从此大塅山再无土匪横行。后人为纪念曾经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的将军和土地公,尊称他们为“五齐仙”,并共同搭建了五仙庙。

第三站,到达白沙马坑村江滨休闲站。

夕阳余晖洒满江面,半江瑟瑟半江红!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每个人的一生就像每天一样,都有黄昏时代。在老龄化到来的时代,祝福所有老人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