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3-03-30 14:09 IP属地:未知
查看 90.2W | 回复 4
当年的南斯拉夫是如此的美丽
亚欧非穿越(十一)
今天,在日记的开头,先想在此感谢大家一路的关注与支持!我们的整个行程,没有领队,没有摄影师,没有后援车,没有文案等等,什么都是自己来。
每天夜以继日的赶路,变成了我近期生活的全部。每天无论路程多远多艰辛,路途中的拍摄也成为了我的工作。
即使再晚再累,我也会每天坚持睡前完成剪辑、编辑及发布。漫漫长路,唯有用我的信念和毅力才得以完成我的环球梦。
我的旅行是我面对现实的体验。再次真心诚意的感谢所有人,无论你是关注的、点赞的、转发的...对于我而言,都是坚持的动力和珍贵的情意。
保加利亚
出了伊斯坦布尔淅淅沥沥的小雨就下个不停。
来到保加利亚的边境第一次被抽检到上X光机,对没错就是摩托车上X光机器,操作人员很自豪的说这个机器来自中国。
今天最令人意外的是遇到了一大队中国的摩托车团队。非常棒的是还遇到了从上海开着宝马K1600来的小姐姐Daisy。
同样经历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弹坑路,轮毂也同样遭受变形。能在异国他乡说上几句上海话倍感亲切。
我们今天停留的是距离关口90公里的保加利亚东南部的黑海小镇索佐波尔。
索佐波尔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度假胜地,听说这里每年的春、夏两个季节都是当地旅游的高峰期。这里的海湾与海湾连成串酒店设施齐全,可步行至附近海滩,休闲娱乐均可。沙滩边能品尝到当地特色海鲜美食。
能在黑海边泡一杯浓茶抽一支中国烟,吹着海风看着海鸥从面前划过,何等的舒服。
从索佐波尔到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一路高速,路况非常好。
索非亚是一个风景迷人的旅游胜地享有“花园都市”的盛名。它的街道、广场、住宅区掩映在一片葱绿之中,市区有多处林荫大道草坪和花园。
走在城市的街头,感觉这里每个人都非常休闲。生活的节奏很慢,基本走1-2个街区就有一个公共绿地。人们在里面三三两两的聊天、遛狗、玩滑板车生活好不惬意。
涅夫斯基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可以同时容纳10000人是保加利亚的地标性建筑。在索菲亚市内到处可以看到因此也俗称金顶大教堂。
这里惬意的慢生活和随处可见的公园、教堂让人不自觉的就会放松下来,希望下次再来的时候可以好好的享受一下这里的慢生活。
马其顿
今天主题就是“一日走三国”,首先是在保加利亚吃的早餐,然后到北马其顿吃的午餐,最后到阿尔及利亚吃的晚餐。
马其顿是一个特别的欧洲国家,这个名字引用的是古希腊马其顿王国的名,2019年马其顿议会将国名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表明其加入北约的决心
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整个城市四周高山环绕,瓦尔达尔河贯穿整个城市。
趁着天气还不错我们赶到了凯勒堡垒,尽管当年如何辉煌,如今不过残垣断壁。站在城堡上俯瞰整个城市感觉很舒适。
斯科普里大巴扎在旧市区内,这里还保存了一些中世纪的店铺,建筑高低起伏层次和进退变化多端。街面底层全部是商铺楼上可能还有人居住还有房屋有老虎窗。
阿尔巴尼亚
继续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赶往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
阿尔巴尼亚历史悠久是欧洲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和繁华、热门的其他欧洲国家相比算是很冷门的目的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首诗就是被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引来形容当时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亲密关系。
地拉那是阿尔巴尼亚国第一大城市有很多历史遗迹,而且风景优美碧波如镜的湖泊,蔚蓝色的大海,细软的白色沙滩都美丽不凡。
地拉那的斯堪德培广场是地拉那的社会和文化中心,这里是人们观看和融入这座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绝佳场所。
来来往往的路人都行色匆匆,路边的艺人也开始了一天的生活。但更多的是人们坐在路边的咖啡厅享用的美味的早餐。
黑山
今天主题又是“一日走三国”,首先是在阿尔巴尼亚吃的早餐,然后到黑山吃的午餐,最后到波黑吃的晚餐。
黑山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森林和水利资源丰富,是个欧洲的小众旅游国。虽小却精浓缩了众多欧洲风格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一路赶往黑山共和国首都波德戈里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毁于战火。
原本来到这里就想随便看看这里的基督救世主教堂。外墙看似用简单大石块搭建而成,没有想到的是在进入教堂的那一刹那我被教堂里布满的精美壁画和神像惊呆了富丽堂皇
宏伟壮观 很震撼这个绝对是我见过内部最美丽的教堂没有之一!
同时黑山的山路真的美丽无比绝对配得上它的名字。在黑山一路沿着最美的仙境之地——皮瓦(Piva)湖前行美丽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
当然这里的姆拉丁其大坝也是值得来看看的
波黑
波黑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简称。素有欧洲的火药桶之称,前后经历了两场世界大战。一度被战火摧毁是个满身伤痕的国家。它的首都萨拉热窝是一个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熟悉是因为我们的历史书上说过这个城市,陌生是因为它的历史过于丰富有太多我们所不知道的历史。
萨拉热窝城市规模小且集中,老城区“巴什察尔希亚(Bascarsija)”名字来源于土耳其语意为“主要市场”,是萨拉热窝的历史文化中心。
老城区入口的塞比利Sebilj是萨拉热窝地标建筑,小广场上聚集着无数的鸽子,孩子们愉快的喂食,也许是因为这座城市太过于悲情需要有那么多的鸽子来寓意和平吧。
老城区的商业街别具特色有500多年历史,始建于奥斯曼帝国统治时代。石块铺路的老街两侧的建筑呈现出波斯尼亚民族风俗和土耳其式的风格。
老城区有一座著名的桥叫拉丁桥。当年斐迪南大公夫妇就是在这个拉丁桥被刺杀的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92年~1996年著名的波黑战争爆发萨拉热窝被围困4年,期间10000人死亡其中1500名是儿童56000人受伤其中15000名是儿童。当时萨拉热窝总人口才50万,为此萨拉热窝建立了一个被害儿童广场用以警示后人战争的残酷。
晚餐后去了欣赏萨拉热窝全景的好地方--黄堡。在这里欣赏黄昏俯瞰萨拉热窝老城很是陶醉。
在这小山坡上有一个我们中国人民熟悉的一个场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最后德国军官在一个山坡上说:“Sehen Sie diese
Stadt? Das ist Walter ”(看这座城市,这就是瓦尔特)。
萨拉热窝这座悲情的城市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演绎着一座城市的毁灭与重生。这里也是文化大交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