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奥迪Q6论坛 >  Q6,似乎是一台巨型小钢炮

发表于 2023-02-27 10:10    IP属地:未知

查看 31W | 回复 0
Q6,似乎是一台巨型小钢炮
我不想把这篇文章写成太刻板的车评风格,因为试驾完Q6,我发现:
这车很有意思,各种层面上的有意思。
值得展开说说。
Q6,到底是什么?
我的试驾背景
其实,一开始我作为一个尊贵的8缸(颜值最高,用料最猛的1.5代)老途锐车主,在接到试驾通知时是有点不想去的。因为我觉得没意思啊,不就是个上汽奥迪新出的中国特供SUV吗?
就这?最多6缸?这不是强行想降维打击我吗?
实不相瞒,当时的我就是上面这个想法。
再详解一下我的内心OS:
“一个配置是2.0 TSI四缸,另一个是2.5 TSI六缸,虽然标配quattro,但你怎么可能和我的4.2 FSI还带低速四驱和一把锁、发动机还是纵置的而且还有前后双叉臂悬挂带空气减震的途锐比?”
其实呢,我在拥有途锐之前,经历过4台车。其中也包括大众集团旗下搭载EA888 2.0T的小钢炮——西亚特 Leon Cupra,至于为什么买它呢?因为这台西班牙进口、奥迪A3产线共线生产的产品比当年(10年前)的二手国产GTI还便宜。
那我果断买啊。而且那台车是我买的第一台也是唯一一台新车,在这台车上也产生过无数次第一次... 不赘述了,反正承载了不少情绪价值。
然后,被我妈撞得大梁都歪了,幸好人没事。
嗯,当事故车便宜卖了。
当然了,10年以后的今天,我自己都觉得我已经过了玩小钢炮的年龄和身份。首先,我比以前老了,小孩都有了,还玩个毛钢炮;其次,我有钱了,懂享受了,还玩个毛钢炮。第二次购买同一集团内的产品,我实现了缸数和建议零售价上的跃进,当然觉得这些车就没意思了。
带着这样的认知前提,我去参加了试驾。
长得有点不一样
虽然它叫Q6,但是我查了一下数据发现,轴距除外,它在长宽高三个数据上都全方位碾压了Q7的尺寸。
Q6长宽高:5099*2014*1784
Q7长宽高:5067*1970*1715
这种背刺感对于中国市场是喜闻乐见的,新开发的车就得有更好的产品力,这无可厚非。
△ 像机拍LED有频闪,实际都是亮的
作为采用新一套设计语言的车型,Q6拥有目前奥迪里唯一的贯穿式灯带和分体式大灯,让车头中的元素显得更加紧凑。这也使得这台车在元宇宙里显得比较紧凑,但实体宇宙中的观感却大了一大截。
我这个人还是比较公平的,因为外观上都是见仁见智,没法和我的老途锐进行对比。我就先带大家看一看这台Q6在与大众、奥迪不同的设计语言下,有哪些细节上的处理值得细品。
车头上除了贯穿式灯带外,还有齐平式的车标以及quattro字样。根据我事后的调查,这个车标也是奥迪第一次采用。
绕到侧面继续欣赏,最明显的是后轮轮拱的处理。和中空的quattro字样一样,这个设计实际上也是致敬Quattro,具体来说是当年的Sport Quattro。其实它的起伏微妙,但根据光线和观察角度,又可以很明显。
收敛但不缺乏自我主张的感觉,在车尾也得到了验证。奥迪作为灯厂,不在灯上玩一点花样是不行的。这台车除了有可以绕开对向来车而提升安全性的矩阵大灯以外,还拥有quattro字样的高位刹车灯,进一步烘托出了这台车实际上在致敬经经典奥迪性能车的隐藏价值观。
开完,懂了
梦回当年小钢炮
我本着缸数越多越高级的传统买车价值观,选择了V6车型。
其实这台车的发动机是有一点特殊的。这台2.5排量的小6缸是在当年途锐入门版也出现过的VR6形式。广义上来说它确实是一种V6,但是它的夹角小到几乎接近直列六缸发动机,而且也只用一组进排气凸轮轴。这就带来了它又短又窄的巨大优点,甚至可以横着放在高尔夫这样的小车里。事实上,当年就有一台叫做R32的最高配高尔夫,在当时可以说是钢炮中拥有最神圣地位的车型。
开起来以后,声浪在我的意料之内。没有惊喜,但有点意思。没有惊喜是因为它是一台涡轮增压车型,当然会掩盖掉很大一部分排气声浪。但有意思的是它确实比4缸的运转更绵密,也更平顺的同时,又没有典型的V6声浪,反而更像当年宝马的N52——2.5直列6缸发动机。
这就是多缸的魅力——点火间隔更短,一阶平衡特性更强是与生俱来的优势。这台VR6的平顺性在我的感受是介于直6和V6之间,V6的声浪特点在高转速时才能感受出。这是目前市面上唯2的搭载VR6的车型,让我这种机械控有种当年买不起神圣而售价坚挺的VR6车型,现在给我复刻的那种感觉。
虽然当年的VR6中,排量最大已经到了3.6L,但由于Q6这款发动机是第一个带涡轮增压的VR6,500牛?米的扭矩和已经无所谓有多少马力的功率,搭配十几年以来不断精进的S—Tronic 7速双离合变速箱,有着非常自然的动力输出体验。
我的途锐虽然是4.2的八缸发动机,是当年奥迪里仅次于W12和V12柴油的王牌发动机,在不少超跑上也出现过它的变体。但它的马力和扭矩都不如这台VR6的数据优秀。唯一剩下的就是声浪,动力输出的爽快程度也因为爱信的6AT,被削弱了不少。
另外一台我没有试驾的2.0T四缸机车型,搭载的是继Macan后国内目前唯一能买到的EA888 evo4搭载车型。这台虽然当年没有VR6那么尊贵,但却是众多小钢炮车型的核心动力单元。
铸铁缸体带来的变态增压值耐受能力,让这个发动机成为了21世纪的最强四缸机,没有之一。
合着,这台车不就是满足了变成中年人的当年的钢炮玩家的各种yy吗?
灵活的胖子
外观和动力方面,已经知道Q6其实是在疯狂致敬当年的小钢炮,但这么大车,它的底盘调校带来的驾驶感受应该会比较笨拙吧?
妙啊,开了以后发现,这台车驾驶感受也很独特。奥迪专属的底盘调校意味着这台车的悬挂系统有不一样的标定:更硬的弹簧和更强的阻尼,让这台大SUV开起来非常有现代感。而更加高级的铝合金羊角(减少簧下质量)以及液压衬套(更好的NVH)的加入,也抵消了悬挂变更加紧绷带来的副作用。这样的调校也符合一个豪华品牌该有的样子。更贵的车,必然需要实现操控和舒适在更高层级的兼顾。
相比之下,我的途锐拖着年迈的身躯,有点软趴趴。
感受最不一样的其实是转向手感。我的途锐基本没什么回正力度,符合当年大车的慵懒感。但4.8m都没到的车长,现在还不如Q5L大。按照现在的驾驶品味,我这台车已经out了。Q6的转向比我对奥迪的刻板印象里的感觉要重了不少,而且还有老奥迪没有的快速回正。这种感受加上更紧绷的底盘,给这台大车营造出了更轻盈的动态响应。光从手感来说,更像当年的小钢炮。过连续弯道时方向盘也更加跟手。但缺点可能就是有时回正过快,给乘客带来多余的侧向加速度。所以说,开Q6进入发夹弯时,要注意标准的3、9点握持。
惊喜的座舱
之所以不用空间,而用了座舱这个词,我是有意图的。得益于这样的尺寸,这台车是一台3排座位的中大型SUV。空间上其实不用多说,尺寸摆在这里。但有些三排座位的SUV,确实一些细节不太行。不如说有一款前两年爆款的三缸新能源,虽然空间很大,但是第二排座椅却因为地板下面的电池包以及其他东西的布局,在坐垫的高度上有所牺牲。这样的结果就是坐上去发现大腿的承托不够,全靠腰椎和屁股支撑。
Q6在这个细节上,就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力度够大的座椅按摩,并不鸡肋。美中不足是座椅按摩的声音比较大,车里一直有话说倒还好,如果想睡觉的话,还真有点吵。产品经理和工程师们可以考虑一下怎么改善。
"德味"还有一个向来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是充电口太少。这台车不愧是针对中国市场调研过的,车内有6个Type-C插口。连向来不被重视的第三排乘客都能在长途跋涉上不用在意手机电量,肆意刷。
智能化这块,现在不谈也不行了。什么带震动反馈的触屏是开胃菜了。L2级别的辅助驾驶有没有,对于拖家带口出去玩的过劳奶爸们来说,确实是个慢慢成为购车硬门槛的东西了。当然,Q6有。
很多男人年纪大了以后,对导航软件的品牌依赖是很足的。就像我这种除了百度网盘没法拒绝以外,抵制一切百度产品的中年男人,没有高德地图就真的很不爽。Q6在这块,帮大家搞了一把成年人不做选择的终极奥义。
高德、腾讯和XX地图都给安排上了。
当年荷尔蒙多到英年早秃的杰森斯坦森开的奥迪A8 W12,除了指纹启动外,还有一个让男人们高潮的细节,就是:
Bang and Olufsen
怎么发音你可以不知道,但是这玩意就是来自北欧的音响中的设计师品牌,还挺尊贵的。
然后,Q6也有一套这个牌子的14扬声器系统。又是一个"爷的青春回来了"时刻。
确实还可以
作为一个老车车主,这一次Q6的试驾体验让我感触颇深。从一开始的不屑到后来的好奇,再到现在的认可。这是一个逐渐接纳造车里面变化的价值观刷新的一次旅途。我会继续开我的大V8,但Q6让我感受到了新车在方方面面的体验细节上的精进,是比形式上的尊贵更加符合现在逐渐开始成熟的中国市场。而意料之外的各种致敬细节,也让上汽奥迪这个年轻合资品牌打造的新车型Q6,有了文化上的情感依托。这并不是一款陌生的产品,而是一个熟悉感来得很新鲜的独特产品。
作者:喷车达哥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