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3-02-20 07:19 IP属地:未知
查看 34.6W | 回复 53
【2023告白】多彩云南,曼飞龙村寨之旅
从大白塔开车下来,把车停在村口的停车场,开始悠闲走进村里的小街小巷。
景洪市勐龙镇曼飞龙村,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傣族村寨,坐落在村里拥有800多年历史的曼飞龙佛塔让村寨名声远播,淳朴的民风民俗、传统的生产方式、宁静祥和的居住环境,吸引了虔诚的信徒和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
第二站,曼飞龙村
走进曼飞龙村,村内道路整洁干净、绿植鲜花点缀各家庭院,一派乡风文明的和谐景象。曼飞龙村的傣陶制作历史源远流长,目前仍有不少村民从事傣陶制作生意,“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村口牌楼

村口路边立着,传统村落,白塔之村,傣陶之村。

一进村就能看到村里寺庙,傣族信仰南传佛教,寺庙都很漂亮。

被命名为同心侨村。
据了解,曼飞龙村小组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坝区传统村寨。全村共有166户824人,其中有华人华侨及其侨眷15户61人。曼飞龙村小组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示范村”“云南省美丽乡村”“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度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曼飞龙是一个典型的傣族村寨,村落中有着较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民居、寺庙等建筑,展现了傣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寺庙右侧是村民小组办公楼,办公楼前是停车场。

小5停在村小组办公楼前停车场

寺庙前有棵800年的菩提树。

寺庙与办公楼之间广场与舞台。

办公楼一侧保留下来的傣楼

老傣楼,在村子里这种老式傣楼也不多见了,都是新的楼房,你说别墅也不为过。

走进村子,就仿佛走进了花园一般,不对不是仿佛,就是走进了花园,家家户户门前屋后,墙头屋檐,院落到处都是鲜花植被,这里的家家户户不是大门紧闭,而是大开,家里就是没人也不锁门,我走进一家院子,主人笑脸相迎,能看出来那笑是发自内心的,我问他你们开着门就不怕被偷吗,他说当地人不会偷,外地人也不敢偷,就是偷了出了我们村,别的村也会帮着抓回来,我问他如果我在你们村,买套房得多少钱,他笑着对我说,外地人不会卖的,没人买给你。这就是传说中的夜不闭户了吧,给我的第一感觉住在这里的人太幸福了。

来时本想玩一天就回景洪,临时决定今晚住这里,体检一下这里夜不闭户的生活。
走了这么多村村寨寨最看好的一个是曼掌村,一个是曼飞龙村,还有一个就是中缅第一寨勐景来。

这里保留着许多传统民族生态特色文化及民族建筑,四处走走就能看到村寨中保存着的历史文化实物和遗迹,可以从当地老人口中了解遗迹背后的故事。

多肉植物

挂在屋檐下的多肉

走进一家制作傣陶人家
傣族自古以来就有用泥捏土陶的工艺,制作傣族土陶的原料是一种专用的灰色泥土,有一定黏度。圆石(傣语:恒)、木手板(达摩)、花纹板(来摩)、锅底板(扁)、木锤(火恒)就是制作土陶的工具。现在一些工具都用机械代替了。

了解制作傣陶正个制作工艺流程。
制作傣族土陶共有15道工序,取土、晒土、碎土、筛土、拌泥土、做土锅底部、做泥条、做土锅雏形、擀制土锅形状、制作土锅口部、制作花纹、润滑土锅口、制作锅底花纹、晒土锅、烧土锅,每一道工序都极度考验制作者的耐心。而且做陶时间具有季节性,在雨季和炎热的夏季都不适宜做陶,雨季天气湿润陶坯晒不干、夏季天气太干容易炸裂,只有在每年9月至次年2月才是制陶的黄金期。

傣族土陶制作保留着远古时期的泥条盘筑法原始制作技艺,采用全手工制作,土陶制品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

烧制傣陶的炉,还是用柴火烧制

进村后也有不少这种民居,也就是咱说的别墅有两样吗。

村子里有一棵800年古树,菩提树。

各种多肉植物和鲜花在村里随处可见。

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