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2-09-08 09:51 IP属地:未知
查看 46.6W | 回复 34
【大玩家】微山湖游记之三——铁道游击队纪念园
微山湖区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孕育了叱咤风云的铁道英魂,名载青史。铁道游击队纪念园是微山湖旅游区标志性景点,位于微山岛中部山麓,占地近百亩,松柏蓊郁。拾级而上,鲜活生动的人物群雕,庄严肃穆的纪念馆,高耸入云的纪念碑,让人可溯历史,瞻仰凝思。这里是缅怀抗日英烈,赓续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和开展国防教育的好课堂,1997年被命名为济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被纳入全国30条红色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同时这里也是济宁微山湖党性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

驾驶黑色老伊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场合上非常合适。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外的停车场提供免费停车服务。

老伊行驶三百多公里,风尘仆仆。

整个纪念园由铁道游击队纪念碑、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铁道游击队群雕三部分组成。

进入纪念园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左右两侧的“微湖曙光”和“铁道雄风”群雕。这两座雕塑建成于2006年,由上海美术学院设计,采用铝粉及环氧树脂混合浇注而成,极似铜铸,两座雕塑各长20米,宽5米,高6米,是当时国内体量最大、人物最多的群雕,并由此获得当年的“世界吉尼斯”纪录。

园内青石台阶,共五层,每层九级,计45级,象征1945年抗战胜利,每层宽度为9.3米,9月3日为抗日胜利纪念日。碑体前红花岗岩台阶,下层为八级,上层为七级(8.7)15,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日。

远处是铁道游击队纪念碑。铁道游击队纪念碑碑体为帆船型,船身长20米,高37.77米,象征着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

以“渔火光耀千秋——微山湖区革命斗争史”为主题,站在中央并肩向前的五位同志分别是刘少奇、陈毅、罗荣桓、朱瑞、肖华,刻画了湖区抗日武装护送多位党政军干部过往微山湖秘密交通线的场景。后面的背景浮雕分别再现了铁道游击队和微湖大队等抗日武装活跃在微山湖中、战斗在铁道线上,闯火车、炸桥梁、破坏日军交通线等战斗场景。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2月27日济南失守,31日泰安沦陷,1938年3月鲁南地区的临城、枣庄、夏镇等地区相继陷落,原本平静的微山湖也被战火所笼罩。日军侵占微山湖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惨案。

这些日本人惨无人道的行为,骇人听闻。

铁道游击队最早发端于1938年夏,是在洪振海、王志胜建立的抗日情报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始称枣庄铁道队,正式建队称鲁南铁道队,后与临城南北两支铁道队合编称鲁西铁道大队,受八路军苏鲁支队领导成立时称“鲁南军区铁道大队”,别称“飞虎队”。

微湖大队同铁道游击队支队等抗日武装一道,以微山湖为依托,同日伪顽军展开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参加大小战斗数十次,为开辟微山湖区抗日游击根据地、保卫湖上秘密交通线,为巩固后方、支援主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鲁南铁道大队第一任大队长洪振海,在黄埠庄战斗中,为掩护队员们突出重围,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1岁。电影《铁道游击队》刘洪队长的原型之一,就是洪振海。让我们向民族英雄致敬!

抗战时期,微山湖抗日根据地最卓越的贡献就是开辟和保护了湖上秘密交通线。通过微山湖区秘密交通线,铁道游击队、微湖大队、运河支队、沛滕大队、峄县大队等地方武装及湖区干部群众,护送了刘少奇、陈毅、罗荣桓、朱瑞、肖华等党的领导干部1000余名往返延安,运送物资,传递情报,无一差错,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是由支前模范刘桂清、巾帼英雄黄学英、情报女杰郝贞三位优秀女性原型塑造出来的,代表着成千上万舍生忘死支持铁道游击队对敌斗争的鲁南妇女群体。她们时刻秉承“有国才有家”的家国情怀,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聪颖的智慧、不怕牺牲的精神,挺起柔弱的脊梁,撑起了艰苦抗战的半边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湖区军民同心奋战、英勇斗争下,12月1日,日军向铁道游击队投降,为微山湖区的抗日传奇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铁道游击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唯一一支接受日军正式投降的地方武装。

现代作家刘知侠,根据鲁南铁道大队的英雄事迹,创作了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歌颂了铁路工人抗击日寇的顽强意志和英勇战斗精神。故事生动曲折,人物栩栩如生,例如大队长刘洪,女英雄芳林嫂,富有传奇性。

小小的木船见证了微山湖铁道游击队的传奇功勋,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向所有民族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