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2-08-02 16:30 IP属地:未知
查看 81.4W | 回复 60
“三寺云深”深几许?由南平访永安低调的城堡古镇
小编温馨提示:此帖已荣登2023年8月30日爱卡游记版块,更多精彩游记请收藏【爱卡游记】 七月中旬,天气继续热浪袭人,却挡不住寻觅自由的脚步。虽然酷暑难耐,自驾欲望依然热情高涨。

这次行程安排由延平区南山镇下高速,进南平南郊,第一站访问南平八景之一的三寺云深;第二站,走山深线(205国道),游览沙溪沿岸风光,一直走到沙县、永安;第三站,探访永安贡川古镇。

走洪山桥,由福州西郊出城
随着城市飞速发展,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二代洪山桥不能承受交通承载量,天天严重堵车。2017年开建第三代洪山桥,21年4月份连接洪塘大桥全线通车,福州西大门堵点被打开。21年1月第二代洪山桥服役了35年后圆满退休。

洪山桥的历史要追溯到宋朝年间。南宋建浮桥,明朝万历年间建为石桥,此后明清历代多次修葺,抗日战争时期屡遭日机轰炸,战后重修。195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由古代石桥衍变来的第一代洪山桥已经老朽不堪,不能承受城市发展之重,第二代洪山桥在1981年动工,1985年竣工。为了便于通航,拆除了第一代旧桥的桥面,留下桥墩,至今仍然横卧在洪江之上,向人们诉说着420多年的沧桑史。

老中青三代洪山桥的照片也成为城市发展的证据,在老一辈福州人心目中铭刻着的旧桥的影子,不是历史记载所能比拟的。

途径妙峰路,扩建的妙峰山隧道。妙峰山隧道连接“两洪桥”,是西向出城通道解堵重要节点。新妙峰山隧道经多次优化后采取保留并扩建右幅既有隧道、新建左幅隧道的建设方案,尽可能保留原生态植被,落实生态的环保理念,向大山要空间,留住“绿水青山”。

妙峰路和洪塘大桥衔接。去南平方向走京台高速不经过洪塘大桥,经匝道转往三环路去绕城方向。
经过4年多建设,福州两洪桥(洪山、洪塘)和妙峰山隧道21年4.29日全线通车。自此,新旧“两桥一隧”完成接力,打通4.2公里长的“堵点”,通行能力扩大4倍以上,全程无红绿灯,从鼓楼区穿越仓山区到闽侯上街最快只需5分钟。

洪塘大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西郊乌龙江上,开工于1987年3月13日,建成于1991年1月17日,全长1849.47m,行车道宽度9m,人行道两侧各宽1.0m。这么小数据的一座桥,在当时是国道316线(福州-兰州)起点段的一座特大桥了。它是闽侯上街到福州市区的唯一交通要道。
1991年1月17日,老洪塘大桥建成通车,福州主要领导习**到场剪彩。自此,福州连接闽侯、闽清、永泰乃至三明、南平的西向通道被打通,结束了两岸通过轮渡往来的历史,并将国道316线和324线在闽侯境内连接贯通,具有跨时代意义。在没有橘园洲大桥、浦上大桥之前,洪塘大桥一直独自承担着连接福州西向乌龙江两岸交通的重任,直至目前,老洪塘大桥仍是闽侯县上街镇及福州大学城进入福州市区的交通大动脉。随着城市扩大和市民交通的发展,两洪桥交通压力与日俱增。为确保城市交通,不新增瓶颈,两洪桥改扩建项目要求边施工、边通车,“治堵不添堵”。在分阶段完工通车的接触上,21年五一前完成全线通车!在20年元旦新桥开始部分通车之际,服役了29年之久的老洪塘大桥完成历史使命胜利谢幕。

途径淮安大桥。
随着城市的逐步扩大为缓解逐步饱和的市内交通压力,福州开始建设环城路线。91年开建二环路,96年东西二环路通车,01年南二环通车,二环路才实现闭合。2010年开建三环路,2012年元旦淮安大桥通车,全线闭合,二环路闭合用了11年,三环路闭合仅2年不到。

三环路即将转往衔接绕城高速的匝道,去往南平方向。

过荆溪收费站

进入匝道,由绕城高速转向京台高速

经过两个小时奔驰,在延平南山下高速

下高速第一眼又看到了上次参观的大洲岛,时隔半个月,很有亲切感

由成功大桥跨过江对岸,走朱熹路进城

两座南平地标建筑——太阳电缆塔楼和南平闽江大桥遥遥对望;
南平太阳电缆塔楼是太阳电缆公司建造、用于生产超高压立式交联电缆的立塔,高达168米高,是亚洲电缆行业第一高塔。

南平闽江大桥2011年通车,是闽江干流上第一座城市桥梁。

外福铁路桥,因建设水口库区,旧桥已经淹没在江底,现在看到的是九十年代重建的

遥望对岸主城区,南屏山城,地势起伏,高楼林立,有点小重庆的味道。遥遥望去,南平地标“双剑化龙”赫然矗立江中。今天延平双江合流处的“双剑化龙”雕塑建筑是闽江起点标志,建溪与西溪(沙溪至南平市延平区西芹镇沙溪口与闽江主要支流富屯溪汇合段又叫西溪,继续东流与建溪在延平区汇合称闽江)汇合处,是南平的标志。南平因此就有剑津、剑浦、剑洲这些别名,南平市标的位置又称“双剑潭”。
“双剑化龙”的传说出自《晋书·张华传》。龙泉和和太阿雌雄双剑。在延平渡口,雌雄“双剑终合,化作神龙”。但见两龙盘绕水底,转眼间,江水碧波灿烂,浪涛汹涌。双剑复合在此化龙。寓意阴阳和合,亲友团聚,平安吉祥,繁衍兴旺。这既是庶众的美好愿望,也是当时汉晋时期南迁士民眷恋故土和憧憬未来的精神寄托。“双剑化龙”典故映射了延平悠久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双剑化龙”典故是延平永恒的历史文化地标。
该典故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核心文化——龙、剑文化“和合、圆满、包容、友善、诚信、修身、进取、正义、浪漫”等元素,给人广阔深邃的文化想象表述空间。并被历代文人和民众视为“灵性、和合、刚正、进取”的历史文化符号。
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志士对“延平双剑”的赞美诗文,不胜枚举。他们以典故抒发情怀、抱负、愿望。体现了典故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社会教化效果。传承和发扬典故的文化精髓,对倡导和谐、进取、向善的民风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随着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延平“双剑化龙”典故这个千古传承文化地标的文化价值,将会更加绚丽璀璨。

南平剑州大桥,07年开工建设,11年6月29通车。位于双剑化龙地标附近,故取名剑州大桥,于典故互相呼应,彰显南平悠久历史。

著名的九峰索桥。九峰悬索桥跨闽江西溪。当时是全国跨径最大的单链式柔性索桥,也是城市生活、游览步行桥。1984年9月竣工服役至今。是八十年代全国跨度最长的游览专用桥。其优美的造型,迷人的彩灯,成为南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到达延平区西芹镇龙角山下。“三寺云深”,即山上的宝云寺,始建于唐朝,是南平古八景之一,历史悠久。该寺元代改称"三寺"。因山上云雾缭绕,故以“三寺云深”景点著称

一路上有景区路牌

山路十八弯

终于到达

山门外矗立龙角山的石碑

“三寺云深”,位于延平区龙角山宝云寺,始建于唐朝,是南平古八景之一,历史悠久。元代改称"三寺",遂有"三寺云深"的景名,寺旁古木参天,夕云起处,若隐若现。盛夏在“三寺云深”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寺旁古木参天,夕云起处,若隐若现。盛夏在“三寺云深”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寺前有一观景台,凭栏远眺,可一览南平市区全景,延城美景尽收眼底,小城群山环抱,西溪蜿蜒穿过,栋栋楼房层叠错落,座座桥梁连接两岸。居高临下,俯瞰全市,一览无余,气势磅礴。

人在幽静的寺中听晨钟暮鼓,看竹海、闻松涛、观景色、饮甘泉,把喧嚣闹市中的烦恼心事荡涤干净!一阵阵清风习习,一缕缕云雾飘飘,让人顿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宝云寺晨钟暮鼓,迎送着变迁的时光,不变的是端庄的禅性

南平西芹大桥,为延平西站配套工程,17年9月竣工。

从西芹镇开始沿县道直到沙县永安,一路欣赏沙溪风光

极目远眺,静谧和美碧绿的沙溪,带给行人安详宁静的美

这种旧式火车涵洞处处透露着时光的穿梭

沙溪上的铁路桥。绿皮车时代虽然已经过时,却能享受到一路的青山绿水。高铁时代犹如快餐,吃的虽快却乏味。

途径青山镇,已经没落的青山纸业还在放射着余晖

沙溪上一座座这样拱形桥,处处透露着造型美

看到远处上下重叠的两座桥了吗?那是旧时代遗迹在新时代的碰撞,诉说着那个年代人们对天堑变通途的渴望和努力

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国道绽放出沿途山光水色的静谧美

一汪湿地,尽显安详静谧

到沙县机场转转

三明机场为支线机场,只有一座国内航班航站楼,通航国内9个城市

94年建成的府前悬索桥,被誉为“沙县凯旋门”

对岸的鹰厦铁路穿行在青山绿水间,为防止山石滚落,建造明洞防护

三明市区的台江大桥,拱塔和悬索像跳动的音符,很有美感的设计

横跨沙溪的宁光高速桥,高大的桥墩处处彰显基建狂魔的肌肉维度

联拱式高速桥,机械中透露着和谐美,看着很顺眼

从三明向永安方向走,经过著名景点桃源洞。

到达闽中古城永安,抗战期间曾为省府所在地

走过大溪桥,这里是沙溪的起点,桥的上游是沙溪的源头九龙溪,九龙溪和文川溪在桥下汇合成沙溪。

在永安沿沙溪北岸205国道继续驱车北行,不到半小时,抵达贡川古镇,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北郊,有着千年的历史,相比同样是城堡式古镇的“和平古镇”,贡川似乎更低调,

永安市区与贡川之间的这段路,刚好是沿着沙溪北上,这是一段非常优美的溪流,而贡川正处于沙溪与胡贡溪的交汇处,溪上建有一座美丽的廊桥,名为会清桥。

永安市区与贡川之间的这段路,刚好是沿着沙溪北上,这是一段非常优美的溪流,而贡川正处于沙溪与胡贡溪的交汇处。

雨季时节,胡贡溪水较浑浊,沙溪水较清澈,交会处泾渭分明,因而贡川人将这座桥梁冠名为“会清”。桥上还保留有一幅明代进士罗明祖撰写的嵌字对联:会极环瞻星北拱,清波永奠水东流。

会清桥为南北向,两墩三孔,横跨胡贡溪之上,桥长41米,宽7米,桥面高8.1米,桥身用丹霞石砌成拱券型。桥上建木屋,形成长廊式走道。斗拱有“一斗三升”、“角背拱”、“驼峰拱”、“如意拱”等,既有实际功能,也有较强的装饰作用。

门楼四面坡屋顶,飞檐翘角,桥亭是单檐歇山屋顶,桥亭神龛内供奉“真武大帝”。

古镇现存1300多米古城墙,保留较好,建于明嘉靖年间。

这座和会清桥平行的现代拱桥,三拱造型,石墩鼎立,带肩拱,水泥路面。既有美观又很实用,平行于会清桥,是观摩会清桥全景的最好视角。

新旧两桥并立,诉说着时光的穿梭和流逝

走进一条小巷子,便可以看到不少的老房子,感受风的吹拂,穿过已长着青苔杂草的斑驳古城墙,而后细细寻找,感受贡川古镇沧桑又美丽的迷人气质了。

鹅卵石和条石构筑的斑驳路面,感受时光的倒流

遥观会清桥全景

建于1979年的贡川大桥

从贡川出来,驱车返程,一路沿沙溪北上到三明。沿途看不尽沙溪的青山绿水,不由得由衷赞叹,家乡美!

一道路边不知名的山泉形成的小瀑布,让轩逸和它合影,为此行留作纪念

简餐后天色已晚,由三明北上高速

一路上风驰电掣,取道福银高速回福州。来时去南平,走京台高速,返程走福银高速,完成南平——三明——福州一个环路。

经过两个半小时赶路,终于到达福州南高速口。
本次游记到此结束。本篇行程长、图片多,较多的古今回顾,历史厚重感。游记结束了,也结束了长达一周半的整理、检索和写作经历。以此心得体会借卡坛平台分享车友,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希冀和网友车友们一起分享自驾的快乐、家乡的美丽和悠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