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2-06-18 08:08 IP属地:未知
查看 59.7W | 回复 54
【生活板块】哈尔滨“老道外”百年岁月的记忆
哈尔滨老道外,近代发展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是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街区内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是目前国内现存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街区内还有许多特色院落、胡同等物质文化资源,以及富有传统气息的商业文化、餐饮文化和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资源。
“中华巴洛克”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化的巴洛克建筑,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筑临街的侧立面是巴洛克建筑风格,而局部装饰的图案则取材于中国传统的祈福文化元素,比如石榴、葡萄象征多子,蝙蝠、牡丹、如意、铜钱、卷草等则表达了福、禄、寿、吉祥之意,立面背后的空间是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平面布局和功能都是传统民族的,这种“前店后宅”、四合院式的民居商市建筑,就被称作“中华巴洛克”,是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哈尔滨被誉为“东方小莫斯科”,是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发展起来的城市,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哈尔滨道外区被当地人喜欢称为“老道外”,它是哈尔滨的发源地之一。一百多年前哈埠只有东西两区,是南岗、道里区,道里、南岗洋房比较多,分布各欧式建筑、中央大街和教堂。二十世纪初,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繁荣和外来文化的渗透,出现了一批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新建筑,这就是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
当年,一批民族工商界的精英发挥聪明智慧,率先在南二道街开商铺、办实业,并置业盖房,聪明智慧的中国工匠把欧式巴洛克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形成了清水砖墙、白灰勾缝、砖木结构、雕花围檐、欧式立面,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把“巴洛克”建筑的流派风格融入民族传统建筑之中,创造出极具价值,独具特色的中华巴洛克风格。
老道外,主要位于道外二道街、三道街两条步行街。集中了不少百年巴洛克风格老建筑。也是我国中华巴洛克建筑群最大、最集中、保留最完整的街区和建筑风格。漫步走在街道上,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时光倒流,去感受那百年风雨沧桑的历史。老道外,是烙印着哈尔滨百姓日常烟火气,镌刻着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脚印, 记录着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走在巴洛克风情街上,耳畔响着悠扬的俄罗斯风格音乐,仿佛进入了异国他乡,街道两旁中西合璧的巴洛克风格建筑,色彩浓烈、雕刻细腻,融汇着中西方建筑精华,建筑、文化、风情、艺术,处处都彰显出哈尔滨东方莫斯科的魅力。
老道外,也是一条百年历史的美食街。鼎丰楼、范永记饺子馆、张包铺、砂锅居、老松滨锅包肉、张飞扒肉等等,可谓是各色东北菜应有尽有,让你一饱口福。
老道外,真是老街、老房、老店、老画、老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故事,一栋栋中西合璧的老建筑仿佛一位历史老人,向人们诉说着那过往的岁月。
它以欧洲中世纪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外部造型,以中式的天井围廊木制楼梯为内部结构!中西合璧,精美绝论!随着岁月的沉淀,与时光的烙印。这些建筑会更加厚重,鉴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建证着历史,成为这座城市的古化石!随着城市的开发与建设,这些建筑更加的独树一帜。成为这座城市的靓点与座标!因为它们承载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因为它们是这座城市的根!
同时我还认为,每座老建筑都有他的独特性。每座老建筑外表看似陈旧且布满斑驳,但每座老建筑都会有一段显为人知的故事!每座老建筑都有自己的生命,静静的矗立在那里等待着我们欣赏与倾诉……老道外是我小时候的一种记忆!
记得小时候父亲把我放在自行车大梁上,去老道外吃上一碗豆腐脑在来两烧饼就相当于下馆子,在长大点后和伙伴们一起逛街。在从靖宇二十道街,步行到头道街,如此往返而乐此不疲;十六道街的靖宇,十二道街的海员俱乐部,三道街的松光,七道街的红星,头道街的新闻,黑天鹅电影院里看通宵。第八百货商店楼上楼下溜达,到三道街的同记商店楼上哈哈镜前看看自己的扭曲形象。哈哈哈
三道街小吃更是哈市一绝,如正阳产楼的风干香肠,松仁小肚,味道可口。这里的小吃店更是林立,各个店小但独具特色,店主服务热情周到。著名三八店,老鼎丰的糕点,月饼,头道街的天津狗不理包子更是历史悠久,老仁义的蒸饺,锅酪吃的满口流油。裤裆街,桃花巷,满街走!道外江沿更具有市井文化特点,更赋有人情味。
2022年4月23日,大约在中午,红星电影院旁边的中华巴洛克平房前脸倒塌,
多么令人遗憾!
中华巴洛克中国遗留下来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中华巴洛克圈楼,哈尔滨市的历史、哈尔滨市的回忆、哈尔滨市老道外的兴衰。美好的事物只能由真正懂得的人去发掘!建筑修缮早当修旧如旧!每栋建筑物都有他的历史记忆和艺术价值。
这里每一块砖、每一寸土都见证着哈尔滨昔日的繁华,这是属于老哈尔滨人的老哈情结和记忆。
中华巴洛克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