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2-06-07 15:17 IP属地:未知
查看 84.3W | 回复 25
荣威iMAX8三万公里深度用车体验(一)
车子已经过一年了,虽然在疫情中没办法经常出去自驾游,但是光北京周边我也已经跑了3万多公里了。这时候作为爱卡汽车iMAX8车友圈的会长,我决定先给大家分享一系深度用车体验。,希望能够帮到那些关注但仍在犹豫的准iMAX8车友们。
深度用车体验我准备写一个系列,借助爱卡汽车这个平台把我的用车感受分享给那些还在持币观望的准车友们。让大家知道一个真实车主的真实感受。当然也欢迎更多的真实车主加入到我们的车友圈里,到时候组织一些线下活动,大家以车会友。
顺便说一句,深度用车体验部分我将重点说说用车过程中感觉很爽的那些点,至于吐槽部分我之后会单独整理后发出来。所以如果你看到了整篇内容都在夸,请不要在评论里问我厂家的五毛钱香不香。哥们儿用自己的钱买的车,想怎么夸都行,再说了,自己的决定,一味的挑毛病,那不是变相的在说自己是那啥吗。
废话不多说了,开始正式话题。


一、驾驶感受
本人坐标北京,家里只有一个指标,所以家里只有这一台车,加上我家的停车位是那种三层立体的停车库,我买这辆车之前就反复的测量过车位的三围,因此这辆车是沿儿可沿儿的停到车位里,我家领导就因此失去了对这辆车的统治权,我全权负责这辆车的使用。那么我最关心的就是车子开起来如何。
我到现在累计开了60万公里了(不是专职司机,也不是滴滴司机,就是喜欢自驾游),虽然开过的豪车不多,但是还是对驾驶有很深的感受的。这辆车最让我满意的地方就是驾驶起来很轻盈,随手,完全没有过去MPV那种大车的船感(开起来忽忽悠悠的感觉)。车子开起来转向灵活、指向清晰,车辆的整体感很强,开着开着总会忘记这是一台车上超过五米,轴距超过3米的MPV,特别是当我开上高速,奔向心仪的大草原,游走在高速公路的车流中时。
当然,这么大的车,在撒欢儿的时候还是要慎重,不能真的跟小车、SUV,甚至是性能车去对比。这也是很多准车友经常问到的问题,请相信我,不要试图把一台MPV当做一辆性能车去使用,更不用挑毛病,定位本身就不一样。说什么拐弯的时候倾斜太多了,这车主打舒适,别要求一个软妹子还能力拔山兮气盖世。
二、驾驶配置
作为一个有长期稳定自驾游需求的车主,车子在开起来的一些配置至关重要。当然这还是要得益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进步,我们可以在二十多万的国产车上享受进口车、合资车四五十万,甚至百万豪车才有的配置和技术。第一个要提的就是导航系统。之前没有导航系统,车载手机支架是不能少的,高德地图是我外出的必备。现在车上自带高德系统,地图可以后台更新,因为带网络,高德还可以显示路况,这简直太方便了。另外,我发现车载高德导航对于路线耗时的评估近乎疯狂的准确,特别是在北京城里的时候,误差基本控制在一分钟之内。同时这套高德地图还支持与手机版高德同步,这样可以轻松的使用微信上分享的地址。具体操作是这样的,首先是要成为高德地图的注册用户,然后车技版上用同样的账号登录。当有人给你微信发一个地址之后,你只需要点开地址并用高德导航,到查看路线这一步就可以了。稍微延后几十秒中,车技系统上就会有这个位置了,你只要点击地图界面,有个搜索的图标,点开后最新的一个地址就是来自于微信分享的地址。
第二个要说的是多功能方向盘。在手不离开方向盘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很多操作。有人会说不是有语音系统吗?毕竟在人多的时候总是对着车说话,我还是觉得有点傻呵呵的。顺便提一句,导航设置我都是用语音的。多功能方向盘可以调节音量,切换歌曲,切换音源,语音唤醒,还有一个*字键,可以自由设置常用功能,我设置的是360°全景影像,因为在北京城里开车,有很多狭窄的路况,这个功能使用频度很高。
第三个要说的配置是车机系统。这车标配的是斑马智行的维纳斯智能系统,语音识别度很高,车机功能很强大,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智能手机去使用。想必能够看到这篇内容的人都知道智能手机的妙处,我就不多说了,大家自己体会吧。不过这套车机系统有槽点,今天不说了,之后专门写一个吐槽专稿再说。
第四个要说的是实体按键的布局和使用。其实这应该也算是车机的一部分,只不过我觉得需要单独拿出来说说。现在的车机系统的流行趋势是全部集成到大屏里,实体按键越来越少,但是不得不说,从驾驶的角度看,实体按键在驾驶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都是不可替代的。我尤其反感某斯拉的那种大屏。这个车的空调按键基本都是实体的,可以实现去前区空调的全部操作,这一点在长途驾车中简直太爽了。
第五个要说的是座椅。座椅采用的是Nappa真皮,填充的比较满,我觉得有点偏硬,可能是为了保持座椅不变形吧,不过没有硬到影响长途驾车。身后两边的包裹性在车里急转弯或者长期走山路的时候非常友好,不会出现人在座椅里来回滚的情况。座椅通风和加热也是非常实用的配置,特别是座椅通风。我是个胖子,夏天开车最头疼的就是一下车大腿、后背全是汗,座椅通风开启的那一瞬间,满满的幸福感从心中涌起。不过为啥这个座椅通风是吹气不是吸气呢?我觉得还是吸气会更好一点。
三、行车辅助配置
车子开久了,人就变懒了,总想着车子能帮自己多做点什么。这个车的很多功能我都觉得实用。第一个是自适应巡航系统。在高速上,如果有点犯懒了,那就打开ACC自适应巡航系统,车子就变成了前车的“跟屁虫”。这个功能很智能,可以调节跟车距离,当你发现前车太慢,而旁边的路很空的时候,只要一个变道,车子就会快速加速到你指定的巡航速度上。这功能过去只会出现在百万豪车上。当然这辆车的这个功能有槽点,以后再说。
第二个是车道保持系统,我的车是次顶配,车道保持系统是标配。当你没有打转向灯就变道的时候,保持系统会帮你把车转回原车道,当然我这样说可以算是吐槽了,实际上是当你不小心跨了车道,车辆会自动修正。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某个司机疲劳了,睡着了,车子不会偏离车道是一个多实用的功能。
第三个是交通标识识别功能和衍生的辅助功能。车子可以识别路上的限速标识,如果打开辅助功能,车子则可以以不超过限速的速度行驶,无论你怎么踩油门。
第四个是主动防碰撞系统,当你的车相对于前车或者前方物体速度太快时,车辆就会自动刹车,虽然在介入的时候有点吓人(特别是速度太快时的急刹车),当时间久了,那种安全感就出现了,你不会太担忧在城市中由于走神而导致的追尾很严重。而且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不同状态下主动刹车介入的强度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还是挺好的。
第五个对于北京开车来说超级好用的功能就是拥堵辅助功能,打开之后可以实现在拥堵状态下的自动跟车,车道保持等功能,具体的功能我会专门写文章介绍。
综合一下上面说到的这几个配置,我们设想一下,当你打开了自适应巡航系统,打开了车道保持系统,打开了交通标识识别系统和辅助系统,再导航到一个地方,基本可以把车交给系统去驾驶了,只需要在转弯、变道、进出口等地方人为介入一下,这个是不是过去百万级豪车的使用感受。
四、空间及豪华感
我当时看上这车就是因为车的内饰豪华感很足。真皮方向盘,真皮包裹的门板,10个BOSE音源,特别是那个镶嵌在仪表台里的排挡杆,有点开飞机的感觉。现在没事我还把手放到档把上摩挲,都起包浆了。
从驾驶员的角度看,驾驶舱的空间足够大,硕大的前风挡玻璃,能带来非常良好的视野,跟看巨幕电影似的。很多人吐槽魔吧不实用,我跟你说,我很真觉得这份灵活性是不可替代的。有时候我把车停到一个很狭窄的地方里,我就得从驾驶位转移到中间的门进出车辆,这时候可以移动的魔吧比固定的中控台对于我这样的胖子来说,简直就是福音啊。我可以完全不狼狈的从驾驶位转移到后排,那份从容就是高级的和豪华的。另外当我带着娃的时候,我家娃很喜欢趴在魔吧上玩。
顺便说一下,我选择的内饰不是蓝白配色,我也认为蓝白配色看起来更高级,但是我毕竟是家用车,考虑到后续的保护和保养,我还是选择了黑色内饰,但即使是这样的内饰,我依然觉得满满的都是高级感。
我的一个好朋友,知道我换了这车,特意约我去了一趟多伦,一路开着,一路赞不绝口。他说我这车颠覆了他对国产车的认知。原来我换车,他总是劝我换纯进口或者合资车,他总是觉得国产车就是各种问题。开了一圈之后,他也对国产车的进步大为惊叹。
看到这你可能早就腻了,不过还好这第一部分我已经写完了。有什么问题欢迎来评论区沟通。下一篇很快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