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2-04-02 11:20 IP属地:未知
查看 23.2W | 回复 2
优缺并存AIONSPULS详细中肯评测
本次文章主要对AION S puls已购车车主或正在考虑购车的朋友提供建议和参考;会从多个角度及功能区域进行分析,对于车子有好的建议或不足的朋友也可以一起爬楼,供车友们一同分享;
不喜勿喷!
AION S puls 是我本人的第五台车,从日系到国产到合资,最后再回国产,各种车系接触下来,都有好坏;不管何种派系,出于对汽车以及汽车机械及文化的热爱,跟随陪伴我的每一辆车我均爱护有加。
2018年前一直使用的是燃油车,出于拍不到蓝牌的困扰,选择了一辆混动的国产新能源,纯电下的表现,开始对新能源车有了好感,那时唯一美中不足就是60的纯电续航里程,每天往返30KM的上下班时间,不得不每天一充。到了2021年,蓝牌也拍到买了燃油车,混动新能源车想想还是在今年6月份予以出售;结果一个月以后,因为燃油车的使用成本实在太高,心一横,7月初,直接去4S店看了展车后下订单买了这辆AION S puls .
然后就是等待ING;
7月初在上海浦东一家体验中心订的这辆车,其实之前想的是买个AION Y的,价格经济实惠,外观也年轻时尚,我这个80后不是很能消化这种外观,同时家里已经有一台SUV了,随后便看中了这辆AION S puls ,当即和销售洽谈;
后续故事就来了,销售给我的回复是,上海新开的体验店,提车会有优先权,在确定一个月内能提车且在购车合同上注明一个月内提车的备注后,在销售指引下,下载APP,支付订金,确定了这辆 全息银 70科技版,内饰选装的星环内饰;其它啥也没弄;附带送的脚垫、贴膜等小礼品;一个月后。。。。。没有消息,回复我芯片紧张,结果就等了三个月,直到9月底才接到消息,车已生产等信息;
先吐槽一下厂家的生产状态,首先生产线不是按照订单先后秩序而生产,而是按照车型配置生产,6月底上市的AION S puls ,优先生产出来的是80超长续航版本,那些6月底订的朋友,大部分和我一样的时间段提车,70科技版基本陆续都在9月开始提车,这所谓的订单系统,真的是按先后秩序排列吗?另外APP内的所谓专属服务群,里面的客服基本等同于机器人,答非所问,不明所以,之前在等车过程中,了解到车子只配一把钥匙,询问客服,给我的回复是:应广大车主朋友要求,才简配的。
另外,如果对配置选装没有特别要求,尽量不要增加选装件,会增加提车周期,且提车时间不确定性很大,比如官方宣传的浩瀚天幕全景玻璃,等待时间很长;就怕朋友们耐心等待,结果等来了2022款,那就尴尬了。AION Y 4月上市,现在已经出来2022款,看样子AION S puls 应该也快迎来2022改款了;
优点:
1.功能多,车主可以通过相关活动领取积分,在其商城内抵扣使用;
2.APP与充电桩一体操作,不像有些品牌的充电桩是独立APP操作与汽车APP分开;
3.可以加入所在地的群组车友会进行聊天;
缺点:
1.驾驶数据之前是一直没有显示,现在有所显示,但更新状态太慢,延迟厉害;
2.寻车功能不错,但是不理解地图中为什么要加那么多的充电桩图片,真的是在图中寻找自己的车在哪里
3.蓝牙功能真的不好用,这要取决于信号、车机、手机等因素,最简单反而最实用,实体钥匙最好,这就是厂家节约成本,给实际车主带来的不便;
4.刚提车那一个月,蓝牙一直无法匹配,跑了一趟4S店,通过电瓶断电后重新尝试,才链接上。为了一个蓝牙钥匙,折腾。。。。。
5.APP设定空调温度,比如设定空调26度,车机直接给你AC状态26度,你好歹给个制冷或制热模式不更好,干嘛开个热空调还要带着压缩机启动,不理解;
6.关于手机预约充电,建议使用车机系统设定,可能存在车辆在休眠状态下或者手机信号差的地方,手机设定变成无效,车机设定比较靠谱;
7.部分功能还在开发和完善阶段,比如我的部落,期待后期更新有更好的体验;
8.最重要的一点:APP一键维保功能,居然没有我所购车的经销商名称,导致我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只能按APP所提供的经销商进行维修保养,但是如果发生问题或涉及索赔问题,维修保养店完全可以以不是在其经销商处购买而拒绝相关问题的解决,还是要回到原购车经销商那处理。这会给部分车主带来极大的困扰。另一种问题就是如果因为APP目录没有的经销商,你若需要维修保养,只能在经销商授权的指定4S店进行维修保养,我就是第二种情况,维修保养是在经销商授权的东风日产4S店进行,在一排排都是天籁、轩逸等待进场维修保养中,一辆广汽的电动车在其中,格格不入。更加不用谈什么服务、专业而系统的对车辆进行检测、保养等。
优点:
1.中控大屏屏幕很大,使用车机自带的视频软件播放影片,使用高清片源,清晰度很高,在等人的时候,看看电影刷刷短视频还是很惬意的。
3.空调杀菌系统不错,虽然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
4.抽烟会自动开启空调通风及开窗,这点我喜欢;
5.驾驶仪表盘的画面感不错,针对不同的行车模式进行相应的颜色变化;节能变绿、运动变红;
缺点:
1.车机开机有点随心所欲,有时几秒就开机状态,正常使用;有时两分钟卡在AION引导画面那里,接着就是地图开启中。。。。。再接着等一会账号才登录;对于在特定条件下需要立即导航的朋友,那是很焦虑的;
2.QQ音乐的更新较慢,部分歌曲受版权因素,无法播放;我很想要《我的歌单》《我的收藏》,但是没有。。。
3.遇见过几次偶发性的视频软件无法使用,打不开,停留在视频启动主界面处,可能锁个车,过一会再开启应该就会好;
4.高德地图版本期待更新,大半年了,还是原始版本存在;
5.千万别指望车机OTA升级,一旦车辆上市,OTA系统很少会涉及升级,除非缺陷或类似原来广汽变相锁电,才会更新OTA,毕竟OTA系统研发及更新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
6.驾驶仪表盘发热厉害,手感摸上去感觉明显,开玩笑的说,冬天捂着还能暖个手;
7.方向盘上语音呼叫北鼻,有时候没反应,我也不明白是软件反应慢,还是我按键按的轻了。
8.暴雨模式,只要是雨大一点,这玩意基本一分钟跳出来问你要不要暴雨模式,虽然可以关闭这个功能,但也不至于这么频繁的提醒,特别是行车途中,还不得不手动去选择一下;
中控一些小细节都放着广汽LOGO,唯一不足就是装配接缝还是有点明显
优点:
1.中控台其实就是照搬原先的AION S 车型而进行的些许改动,能看出有原车型的模具影子,个人觉得还是很好看的。
2.中控手套箱处的换挡区域,钢琴烤漆好看的,但是也要勤擦,沾灰神器;
3.一体式运动座椅是我喜欢的,颜色搭配我选的星环内饰,中间带有一点黄;
4.车内后视镜受法规要求,加了玻璃保护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将该保护套取下来,就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无框后视镜,完美;
5.内饰左右遮阳镜,配置不错,其中的化妆镜和柔和小灯,对女性特别友好;
6.这个全景玻璃,是整个车型的一大亮点,通透、明亮,确实也防紫外线和热量;
缺点:
1.前排一体式座椅靠背下方填充不足,夏天只穿了一件T恤,能明显摸到支撑杆,如果座椅放倒,能顶到腰椎处,很难受
2.星环内饰,前排是中间带有黄色点缀,后排清一色的颜色,就不能前后一样配置吗?不理解。
3.车内后视镜白天使用,没问题。受制于后车窗隐私玻璃影响,夜间使用的话,基本没戏。
我由于单位及家中均有充电桩,充电无忧,所以不在意电量使用,日常驾驶选择在普通模式使用,超车及提速很线性且快速的就完成了,ECO模式相对输入会缓一点。运动模式下,快速起步,急速超车,那都是一气呵成,加速感推背感还是能直观感受到的。尝试过单踏板模式,对油门深浅的响应全凭脚感,稍不注意就是一个缓冲,对于省电的朋友,比较经济实惠;
电池巡航官方显示510KM,在十月秋高气爽的时节,基本保持在真实巡航400KM左右。上海的十一月已开始降温,续航立即减少,空调、电池保温等因素影响电池,电耗上升,巡航开始在350左右。早上出门前提前将空调设定27度,驾驶座电加热中档,电池巡航显示463KM,中途关闭电加热座椅,行驶15KM后,电池巡航显示420KM。
充电方面,我全程都是7KW的慢充充电桩进行充电,迄今未使用过快充模式;个人建议不要等到馈电状态再去充电,我基本控制在续航100左右就去充电,同时充电也是设定在百分之九十左右结束,比较好的能保护电池,最后的百分之十基本属于涓流充电,效率也比较慢。
隔音方面:整车在中低速行驶时,隔音静谧性不错,高速行驶下,车窗两侧的风噪明显加大,原因是整车的风阻系数很低,实际在整车的细节隔音方面,比如翼子板与车门间的隔音降噪,轮拱的隔音降噪处理、车门密封条的覆盖等都会间接影响。
方向盘驾驶过程中,转向轻盈,指向性也还不错,但每次转弯后,方向盘都不能有效的回正,可能是我习惯问题,也可能是厂家设定助力方式不同造成的。
要夸一下这个轮胎,米其林的电动车专用静音轮胎,实际使用下来,运动模式下起步,抓地力不错,不会产生挠胎情况,日常使用完全OK ,至于是否比较容易磨损,有待考证;
悬架部分,虽然不是多连杆后悬架,但是个人很喜欢目前这种悬架设定,有韧性,既不生硬,也不软绵,对于颠簸处,悬架控制比较到位,舒适性也能体现,唯一的一点不足,就是在碎石路或长段的小颠簸路,这个避震悬架就差点意思,总体还是很不错的,中上水平。
L2的驾驶辅助,我基本不用,真的和成熟品牌的驾驶辅助系统还是有些差距的,日常行驶时,碰到过前方不影响车道的右侧有障碍物,临近突然给你临门一脚刹车,一点预警都没,把开车的自己吓了一大跳。
定速巡航系统,是的,它不是真正自适应巡航系统,在使用便利性及日常驾驶方面还是有待改善,首先它只能5KM的速度加减或者持续的加减,无法精确到个位数的定速,不如我想设定82的限速巡航,但车机只能设定80KM或者85KM的巡航设定。
这辆车对于身材相对娇小的人比较友好,基本可以半躺着开车,我身高183CM,驾驶这台车就会碰到两个问题,第一是方向盘不能前后调节,导致要不以你手握方向盘的舒适度为准,把座椅向前,牺牲腿脚的伸展性;要不你就考虑腿脚的舒适度,手胳膊相对比较的直的控制方向盘。另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我身材比较宽大,座椅包裹性就存在不足,反而较小身材这个座椅的舒适度、包裹性会很好。
1.双十一活动,弄了一个整车车衣,原先是不考虑在这个车进行车衣贴膜的,实在是因为这个车漆太薄,稍微碰一下,漆面就蹭了一小块,BC柱和后窗的钢琴烤漆装饰太嫩了,很容易就引起划痕,想想还是弄了,同时也因为是全息银的变色车漆,后期如果去4S修补,很难达到原厂效果。
2.买车时送的整车玻璃贴膜,结果在使用了十天后,直接买了某品牌的车窗膜进行重新张贴,原因是前档玻璃完全没有隔热效果,外面怎么晒,前档怎么热,同时车窗两侧玻璃膜太暗,夜间行车或倒车有时不得不降下车窗,导致不得不更换。后期买的官网品牌膜,前档弄好立竿见影,同样车窗膜颜色,夜间行车通透性完全不一样,为了安全及防晒能力,这点值得,毕竟每天在车里,一辆车要用好几年。
3.前面说到了全景天窗,防晒和隔热效果都挺好了,同时也是整车的亮点之一,所以也不考虑在商场购买专用的遮阳帘,贴车窗膜的时候,额外购买了全景天窗的天窗冰甲;
4.脚窝氛围灯,原来觉得一直很山寨,但实际我自己DIY安装后,通过手机APP控制,可以对明亮度、颜色等进行调节,效果还是不错的,同时点烟器连接,线路也隐藏式,没有一点违和感。
5.行车记录仪,用的盯盯拍,小巧且不占用前档玻璃视线,放置在车内后视镜下方,通过USB接口连接,方便实用。
6.加装了B柱的密封条,原车这个位置啥也没有,安装后有总比没有强
7.对仪表盘及中控大屏进行了钢化膜处理,为啥不用TPU膜是因为需要用到水,我怕浸水也怕有气泡,钢化膜一劳永逸。
8.整个中控手套箱,车门把手等区域TPU贴膜,自己买的膜,自己DIY张贴,效果还是不错的。
9.整个前后门一体成型的四门边框密封条加装。
10.自行加装车门防踢垫。
11.刚提车上牌前,特意购买了车牌防震垫,安装车牌的时候贴上去,有效的防止的牌照的共振。
12.整车脚垫选用的是米色+米咖色软蜂窝,质量上乘。
13.最大的乐趣就是改装音响,原车8个喇叭,我对音乐的音质有点要求的,原车的喇叭对于我而言还是有所欠缺,纠结了好久,最终还是决定自行DIY改装自己的音响,首先我是网上购买了止震垫、隔音棉、热缩管、车门卡扣等物资,随后找了好久,才找到网上一家我想要的喇叭,没有选择比较热门的BOSE或者哈曼卡顿、柏林之声等品牌是因为假货还有拼装件太多,反而有些冷门的品牌可以值得一试。我没有加装DSP功放是因为接线太麻烦,同时买喇叭的时候已经考虑到喇叭功率问题,原有车机完全带的动。四个车门的拆装还是很顺利的,拆开门板后,撕掉原车的透明膜,在车门最内侧粘贴止震板,外侧全面用止震板覆盖,安装喇叭,线路用热缩管包裹,恢复原状。高音喇叭原车线路直接可以对插使用,唯一不好就是原车线太短,特别是前档两个高音喇叭,插口对接搞了半天才弄好。但需要改装喇叭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拆装门板一定要慢,要一个一个卡扣松脱,因为这个门板塑料件太软,卡扣固定口那非常容易弄坏,导致卡扣无法安装,我也是没想到卡扣比门板还结实,另外一定要配原厂的卡扣,很多改装店的卡扣都是适配件,我们原厂的卡扣有些许不一样,如果用适配件,后期车门板会有异响出现,切记切记。
14.后期会考虑加装电机和电池保护板,更换车尾牌照灯。
其它问题及建议:
1.下雨使用雨刮器是整车隔音方面所产生的一大败笔,整车静音和隔音不错,但当雨刮器开启,完全破坏这层静音效果,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在雨刮器周边增加隔音措施减少,再配合静音雨刮片效果会更好。另外雨刮片使用没几次已经水痕就明显了,比想象中要差点意思。
2.无意间自己洗车时发现车门橡胶垫非常容易脱落,一不小心这个软橡胶就找不到了,一定要小心;
3.建议增加方向盘加热功能,对于偏冷地区的车友绝对是福音,
4.方向盘缝线拉丝了,别脱线就行。
5.驾驶座左脚休息踏板位置上方有个金属件,绝对是安全隐患,首先金属件切割锋利,夏天穿出凉鞋开车不小心就会受伤流血,平常也容易造成鞋子损坏或割破,强烈建议厂家改善;
6.部分塑料件装配存在不贴合情况,车门框架不是一体成型,属于拼装焊接,这个生产工艺不同,无可厚非。
7.部分车友反映车门把手发烫,我9月底提的车,没有发现有此问题,如果有此问题的,建议去店里索赔更换;
8.部分车友反映尾灯气泡问题,这个准备提车的朋友一定要检查仔细,一旦发现,及时联系更换或索赔;
9.部分车友反映刹车异响,我中奖了,确实响,一直响。目前已经行驶了2500KM,每次车辆启动的前5KM范围内,只要是临时刹停的那几秒,伴随着就是吱吱的刹车异响声,也尝试过多次重刹,基本没戏。1500KM的时候通过检查刹车盘已经发现其表面,有几条比较明显的划痕,个人觉得这是刹车片的批次存在问题。带来的影响就是刹车异响以及后期长期使用带来的刹车盘异常磨损,绝对差评,建议有此类问题的朋友,在里程数不高的情况下,去申请维修或索赔;
10.方向盘上的按键没有反馈力度,建议有这个反馈手感能让人直观确定到底按没按;
11.我的刹车踏板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轻微的咯吱声,应该是刹车踏板的支撑点缺少润滑导致,后期通过加点润滑脂应该可以解决。
12.车门铰链缓冲合页处的橡胶密封,各位可以看一下,原先是固定在车门上,因为受力及固定问题,卡在塑料铰链中间,这个属于安装工艺或产品配件问题;
车门的小橡胶非常容易脱落,可以通过顺时针拧的方式牢固一下
2000KM的刹车盘已经有明显的凹痕存在,刹车片的品质有待改善
车门限位器的防尘套是个缺陷,正常应该是套在车门处,它却是在限位器中间,完全没发挥作用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帮助,写的不对的地方,还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