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14款的经典gl8,原装电瓶也能用,没毛病,测了下内阻也在正常范围内,但是铅酸电池的缺点是我不能容忍的,再加上车子刚收不久,激情还在,搞事情要趁热打铁,于是乎改装电瓶被提上了日程。
首先,需求分析:
1.我希望电瓶的寿命够长,目标是十年以上。
2.容量要足够,因为本人有玩航模车模的爱好,希望能够在场外用随车电瓶给电池充电。
3.要稳定,稳定,稳定。安全,安全,安全。
4.价格要便宜,预算不能超1000元。
5.最好能随时查看电瓶状态。
可行性分析:
锂电当然是不二的选择,锂电池分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其中三元锂性能能优秀,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它不稳定,比较活跃,对于一块放在发动机里的电池,这是这个致命的缺点,所以肯定pass掉。
再看磷酸铁锂,很多人谈锂色变的原因是源于三元锂电池,却不不知道还有一种电池叫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性能虽然没有三元锂优秀(主要是能量密度),但稳定性却非常优秀,举个例子,你直接拿刀把它砍断也不一定会起火。其实磷酸铁锂电池的稳定性可以和铅酸媲美的。所以磷酸铁电池是汽车电瓶改装的首选,并且市面上有很多实践案例,也有一些高端车辆上本身就在使用。
方案选择:
前面说了,实际上磷酸铁锂电池市面上早有应用,且有可供我直接购买的成品,我为何不购买?
答:
1是费用高的吓人,动辄两三千的价格远远超过了我的预算,2是容量可能需标;3是无法满足我的个性化需求;4是说实话我不放心,成品电池一般都带保护板,而保护板质量良莠不齐,保护板说简单点就是由mos管组成的开关,在不正常的时候(比如电池过充过放短路等)给你切断。mos我接触的太多了,汽车启动电机那么大,谁能保证不会烧管?汽车级的产品要求很苛刻,多了块保护板就多了个不确定性因素,保最主要的是市面上保护板的质量我信不过,大牌汽车级的又用不起。且保护板一出问题可能就代表车子半路抛锚,gl8的电瓶又那么难更换,这样可玩不起,因此我的选择是不加保护板!
再说平衡问题,磷酸铁锂电池要达到12v电压,需要用4块3.2v的单体电芯串联一起,要串在一起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平衡的问题也就是电压一致的问题,为啥会不一致,打个比方4块电芯不可能容量每个都丝毫不差,所以充电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其譬如说总电压还没满但是其中一块可能已经充满了再充就会导致过充了,放电也是一个道理。平衡板的作用就是平衡每块电芯的电压,达到一个均衡的目的。但是还是那个道理,多了一个东西就多了一个不稳定性因素,比如,平衡板都会发热,平衡板当然有坏的可能。所以我的考虑是平衡板加不加暂不确定,但是绝对不加在电瓶内部,而是预留接口在外面,想加就加~
(我最后到底是加了还是没加以及实力情况请看到最后)
好了接下来就是开干了
首先要做的是买好电瓶外壳,
量了原车电瓶尺寸,上某宝购买电瓶外壳,费用89元。
首先,需求分析:
1.我希望电瓶的寿命够长,目标是十年以上。
2.容量要足够,因为本人有玩航模车模的爱好,希望能够在场外用随车电瓶给电池充电。
3.要稳定,稳定,稳定。安全,安全,安全。
4.价格要便宜,预算不能超1000元。
5.最好能随时查看电瓶状态。
可行性分析:
锂电当然是不二的选择,锂电池分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其中三元锂性能能优秀,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它不稳定,比较活跃,对于一块放在发动机里的电池,这是这个致命的缺点,所以肯定pass掉。
再看磷酸铁锂,很多人谈锂色变的原因是源于三元锂电池,却不不知道还有一种电池叫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性能虽然没有三元锂优秀(主要是能量密度),但稳定性却非常优秀,举个例子,你直接拿刀把它砍断也不一定会起火。其实磷酸铁锂电池的稳定性可以和铅酸媲美的。所以磷酸铁电池是汽车电瓶改装的首选,并且市面上有很多实践案例,也有一些高端车辆上本身就在使用。
方案选择:
前面说了,实际上磷酸铁锂电池市面上早有应用,且有可供我直接购买的成品,我为何不购买?
答:
1是费用高的吓人,动辄两三千的价格远远超过了我的预算,2是容量可能需标;3是无法满足我的个性化需求;4是说实话我不放心,成品电池一般都带保护板,而保护板质量良莠不齐,保护板说简单点就是由mos管组成的开关,在不正常的时候(比如电池过充过放短路等)给你切断。mos我接触的太多了,汽车启动电机那么大,谁能保证不会烧管?汽车级的产品要求很苛刻,多了块保护板就多了个不确定性因素,保最主要的是市面上保护板的质量我信不过,大牌汽车级的又用不起。且保护板一出问题可能就代表车子半路抛锚,gl8的电瓶又那么难更换,这样可玩不起,因此我的选择是不加保护板!
再说平衡问题,磷酸铁锂电池要达到12v电压,需要用4块3.2v的单体电芯串联一起,要串在一起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平衡的问题也就是电压一致的问题,为啥会不一致,打个比方4块电芯不可能容量每个都丝毫不差,所以充电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其譬如说总电压还没满但是其中一块可能已经充满了再充就会导致过充了,放电也是一个道理。平衡板的作用就是平衡每块电芯的电压,达到一个均衡的目的。但是还是那个道理,多了一个东西就多了一个不稳定性因素,比如,平衡板都会发热,平衡板当然有坏的可能。所以我的考虑是平衡板加不加暂不确定,但是绝对不加在电瓶内部,而是预留接口在外面,想加就加~
(我最后到底是加了还是没加以及实力情况请看到最后)
好了接下来就是开干了
首先要做的是买好电瓶外壳,
量了原车电瓶尺寸,上某宝购买电瓶外壳,费用89元。

某宝买的外壳,尺寸和原车电瓶一样,注意接线柱有分方向。外壳的顶盖和壳体直接用一种专门胶水粘贴。一旦加胶合盖,就不好再拆开了。
接下来是电池的选择,电池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电池盒内部的尺寸,所以首先要考虑的是尺寸,另外还要考虑有空间余量,因为还要给电池做保温防震等。
最终,我选择了容量为80安的亿纬拆机电芯,买4块串联,费用加上运费不到700。
然后就是购买保温材料。
最终,我选择了容量为80安的亿纬拆机电芯,买4块串联,费用加上运费不到700。
然后就是购买保温材料。

电芯的每块内阻在0.35左右,串联起来后加上接触内阻等一共2毫欧左右。
除此之外,我还给电瓶预留了传感器接口,一个是电流传感器,另一个是电瓶内部温度传感器。我的目标是能在驾驶舱实时监测电池状态,甚至通过小爱同学播报。

先设计了块板子做电流采样用

购买的采样电阻

三个采样电阻并联
然后就是温度传感器,我希望温度能在驾驶舱实现小爱同学播报,因此我选用米家最便宜的一款温度传感器。因为不可能直接放电瓶里(温度计需要更换电池,还有就是怕蓝牙信号不够),我打算把温度计的传感器拆出来放进电瓶里,温度计本体外置


同样设计了一块小板,把温度计里的传感器拆出来焊上去,然后通过线材和接口再连接温度计本题
再说说另一点我比较注重的东西就是保温,虽然磷酸铁锂电芯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皮实的,但是极端的温度肯定对电芯的寿命和性能有所影响,特别是发动机舱,夏天温度估计能达到六七十度。因此我认为改装发动机舱电瓶对于电芯的的保温是很重要的。保温材料我选择的是铝箔保温隔热棉,先往电瓶外壳内侧面贴满,主要要铝箔棉朝外。然后是电芯模块整体表面贴上隔热棉,也是铝箔面朝外。最后整个电瓶外壳的外部也可以贴上隔热棉,我只贴了靠近发动机的两年,同样是铝箔面朝外已发射发动机辐射过来的高温。

先往壳体内侧边贴满隔热材料

整体做个隔热的样子,中间的是温度传感器

电池内部连接线我使用的是两调10号硅胶线,实践证明截面积可能还不够。
对了,还有一点要强调一下,就是电芯在电池内部的固定问题。装在车上毕竟全是一个比较恶劣的环境,所以电芯不是说直接放在外壳里就完事儿,最起码你不能让它在内部晃动,否则时间久了可能有出问题。我的做法是空隙的地方用发泡棉给它塞的满满的。包括螺丝的紧固,一定要上紧,最好打上螺丝胶。总而言之,电瓶内部的所以东西都要考虑周全,不能马虎。

最后,我往电池内部放入一包干燥剂,以保证内部相对较低的湿度,高湿度环境可能会对极柱产生腐蚀等。毕竟我的目标是十年。。。

封盖前的最后记录,标上参数,写上日期。十年之内不想打开它。

最后封盖,上浇水,等浇水粘合。

测试了下所有的接口,一切正常。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原车电瓶拆下来,放一起对比一下。最后装车,打火,成功!
后续
一年后的使用报告:
今天是2022年2月28,电瓶使用也满一年多了。谈谈使用感受。
首先,电瓶在使用期间一切正常,没毛病,最低电压基本没低于过12v,最高基本不超过15v。
另外,我买了一个平衡模块,但是最终选择了不加,因为电芯电压几乎没啥压差,且我也发现了一个规律,懂铁锂的应该也知道,就是只有在电池满电饱和的情况下有点压差,不然几乎没有压差。
好了,再客观地说说缺点或不足吧:
首先,让我最不满的一点是改装后的电瓶在启动的瞬间多媒体还是会断电重启,造成这个问题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可能是本身车子的导线内阻过大;二是可能我的发电机碳刷等问题导致的启动电流过大;三是电瓶整体的内阻过大。电瓶整体内阻当时测了现在忘了,改天再测一下。我记得应该是有2.5毫欧以上。电芯的内阻是ok的,我反思的是我的连接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我使用的两根10号硅胶线并联还是有点不够,应该用更大点的。另外就是连接片的连接没阻还可以再想办法降低。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毛病就是改装后的温度计由于有导线引出导致不能完全扣合,从而导致电池接触不良不工作,不过这是个小问题,前几天修复了。
还有就是电瓶设计的电流监控功能还没有用起来,主要是懒吧,不够激情了~
一年后的使用报告:
今天是2022年2月28,电瓶使用也满一年多了。谈谈使用感受。
首先,电瓶在使用期间一切正常,没毛病,最低电压基本没低于过12v,最高基本不超过15v。
另外,我买了一个平衡模块,但是最终选择了不加,因为电芯电压几乎没啥压差,且我也发现了一个规律,懂铁锂的应该也知道,就是只有在电池满电饱和的情况下有点压差,不然几乎没有压差。
好了,再客观地说说缺点或不足吧:
首先,让我最不满的一点是改装后的电瓶在启动的瞬间多媒体还是会断电重启,造成这个问题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可能是本身车子的导线内阻过大;二是可能我的发电机碳刷等问题导致的启动电流过大;三是电瓶整体的内阻过大。电瓶整体内阻当时测了现在忘了,改天再测一下。我记得应该是有2.5毫欧以上。电芯的内阻是ok的,我反思的是我的连接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我使用的两根10号硅胶线并联还是有点不够,应该用更大点的。另外就是连接片的连接没阻还可以再想办法降低。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毛病就是改装后的温度计由于有导线引出导致不能完全扣合,从而导致电池接触不良不工作,不过这是个小问题,前几天修复了。
还有就是电瓶设计的电流监控功能还没有用起来,主要是懒吧,不够激情了~

使用一年后,前几天测的每节电芯电压
最后再说明一下,改装有风险,动手需谨慎。改装讲究的是科学和严谨,没有一定动手能力以及电学基础不建议自己折腾。本人在这一方面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且在改装前也做足了功课,最起码的一点,我几乎把网上改装电瓶的案例翻了个遍。
另外,发这个帖子纯粹是为了分享不是软广告啥的,因为网上的案例也不多,发这个帖子希望能给有同样需求的朋友带来帮助。后续我还会在帖子里更新电瓶的使用报告。另外我不帮别人改装,没这个精力,我工作室从事的虽然也是和车有关的,但是是模型车,哈哈哈!我喜欢折腾,很享受改装升级包括维修的过程和结果,哈哈哈!
最后祝大家玩车愉快~
另外,发这个帖子纯粹是为了分享不是软广告啥的,因为网上的案例也不多,发这个帖子希望能给有同样需求的朋友带来帮助。后续我还会在帖子里更新电瓶的使用报告。另外我不帮别人改装,没这个精力,我工作室从事的虽然也是和车有关的,但是是模型车,哈哈哈!我喜欢折腾,很享受改装升级包括维修的过程和结果,哈哈哈!
最后祝大家玩车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