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1-10-25 10:39 IP属地:未知
查看 75.7W | 回复 34
【热搜冲顶】 国庆长假游坝上系列之一 --承德外八庙一撇
今年的金秋十月,在度过了酷暑之后迎来了秋风送爽的时节。在广州的亲属有意在假期出行,想看一下北国的秋色究竟如何。我们商量了一下,他们先乘飞机到天津,然后我们自驾到承德,他们有老朋友在承德做向导;然后再去乌兰布统大草原去看秋景;如有时间再随机决定。
十月二号上午给座驾洗了个澡,面貌一新,干干净净;下午到机场去接准时飞到天津的客人。客人风尘未消,即开始准备北上的行装。听说月初的几天坝上多有阴雨天气,于是又带上了几件御寒的衣物。我们也提前备好了一些水果、食物和自发热的快餐盒饭。我的座驾也已经满油待发。
十月三号一早,把行装和物品装车;多亏座驾的后备箱容量比较大,这些东西装满了后备箱。
出小区不远,马路边就有很多定时定点的买早点的摊位。我们每人买上一套天津的名小吃:煎饼果子。我们点的是在煎饼里夹上一种油炸得酥脆的、在天津被称为果篦的面皮。客人吃后赞不绝口。他们几年前就在天津吃过这种美食,这次来津特别想吃这口儿;这次的早餐没有叫他们失望。

出发前给座驾洗个澡,干干净净地轻装前进。

还有一部分软包装的物品没装车时的情景。

出小区不远就有很多卖早点的摊位。
出发前查了一下天气预报,知道河北承德一带会有降雨,上了高速公路还没下雨,到了蓟州境内时就开始下雨了。我们冒着时大时小的降雨向承德进发。午后才赶到承德,比原计划迟到了一个多小时。
在当地的朋友热情款待午餐后,承德也下起了小雨,我们只得先办理了酒店的入住手续。静等雨停。果然下午三点多小雨渐停。此时去避暑山庄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就改变计划先去外八庙去看一下。

大约午后1点许到达承德市。

这一程的行车参数显示在这里。

午餐后下起了小雨,只得先办理入住事宜。

在这里遇到一辆京牌的途昂兄弟。

外八庙之一-普宁寺。大门看似不大其实内容非常的大。

第一进大殿。雨中依然有香客前来焚香。

普宁寺内的转法沦。

转法轮的细节。

普宁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

匾额为康熙御笔。

台阶中央辅有石雕艺术精品“云龙石陛”。

拾级而上主殿的高台,远望寺庙建筑群的屋脊。顿觉视野宽阔,一览无遗。

拾级而上主殿的高台,远望群山时隐时现,近及寺庙建筑群的屋脊。顿觉视野宽阔,一览无遗。

换个角度可见远处的棒槌山。

普宁寺庙宇房顶上的神兽,颜色不同,数量不同,各有寓意。

普宁寺庙宇房顶上的神兽,颜色不同,数量不同,各有寓意。

大雄宝殿背后的山坡上仿藏传佛教的建筑。

普宁寺庙宇房顶上的神兽,颜色不同,数量不同,各有寓意。
普宁寺的东边就是普佑寺。清朝康乾年间承德就有了很多的寺庙,包括藏传佛教的寺庙,驻有大量喇嘛。为通过宗教渠道加强内地与蒙藏地区的联系,提高喇嘛文化素质,清廷于乾隆二十五年(176o年)在普宁寺东建立了喇嘛诵经的札仓(即寺院的附属经学院),此经院即成为后来的普佑寺。普佑寺由普宁寺住持代管,宗教生活附属于普宁寺。乾隆时期,普佑寺设“四学”,相当于现今的系,开讲显宗经学、密宗经学、历算学和医药学。所以与人说普佑寺就像是清朝时期佛学的大学和研究生院。
可惜的是在1964年,普佑寺因雷击起火,大部分建筑毁于火灾,当时仅存山门及四座配殿。现在原主殿的位置还是当时的台基,未在重建。偏殿部分还存有未被完全烧毁的立柱。

从普宁寺这边就有一个小门直通普佑寺。

四种语言的普佑寺名牌。

残存的被大火烧毁的立柱还在向人们诉说着大火的凶猛。

残存的被大火烧毁的立柱还在向人们诉说着大火的凶猛。

主殿火灾后留下的台基。

这是普佑寺的正门,我们从普佑寺的正门走出。
参观完两座寺庙,时间已到下午五点了,由于阴云沉沉,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们就先回到酒店休息一下。了解到附近有一家有名气的承德风格的餐馆,我们步行仅十余分钟就到了。点了几道通常的菜品,品尝了几道承德的地方美食。

承德的餐馆有很多还是以历史的传承和与皇家的渊源来作为卖点的。

好像是一种油炸的面食。名字忘记了。

碗坨。(主料是用荞麦面做的)

大扁三吃。(就是一种杏仁,当地人称作:大扁)

菌菇面。

牛肉面。

酸菜面。
饱餐一顿后步出餐馆。看到马路对面在夜色中有一条长长的廊桥在彩灯的照射下架设在似湖似河的一泓水面上,水面在彩灯的映照下,随着微风泛着点点磷光。太好看了,这应该算是承德市的一道风景线吧。
一路走回酒店,心情非常愉悦。准备明天到久负盛名的避暑山庄游览。
篇幅已很长,避暑山庄的部分请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