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温哥华买了块地,自己画图,盖了个房子

230.1w+ 浏览
231 评论
2020-12-31 11:40:30
IP属地:未知
12020-12-31 11:40IP属地:加拿大
移民十多年了,换了3个房子。第一个房子是刚来时买的Town House (联排),在Burnaby市。三个睡房,一家四口住得也算舒服。
我在温哥华买了块地,自己画图,盖了个房子
上海降价车排行
22020-12-31 11:42IP属地:加拿大
后来岳父母也移过来了,一家六口显得挤了,就在温哥华市换了独立屋,有4个睡房。另外Basement一室一厅还可以出租。大小是够了。
我在温哥华买了块地,自己画图,盖了个房子
32020-12-31 11:46IP属地:加拿大
但是这房子紧靠交通主干道,车流滚滚,太吵了。房龄也二十好几年,时不时来个跑冒滴漏什么的,搅得心烦。就开始琢磨换个新房子。家有老人腿脚不便,最好新房子一楼能有睡房,但找了一圈,满足条件的很少。
一天突然灵光乍现,有个好朋友既是建商,又是经纪,何不找他帮忙,买块地来,自己设计自己建,随心所欲。商量好了,就开始行动。(后来才知道随心所欲是不可能,有太多的约束和规范
第一步当然是买地。看中了附近一处五十多年老房子,地是所谓温哥华标准宽度:33 feet,长度超长:171 feet多一点, 总面积5656 平方 feet(约525平米)。跟别的city比起来算是小的,但在温哥华算比较大了。地段也还可以,闹中取静,购物交通都算方便。掂一掂手中银子,也只能这样了。
老房子正面
我在温哥华买了块地,自己画图,盖了个房子
42020-12-31 11:47IP属地:加拿大
老房子背面
我在温哥华买了块地,自己画图,盖了个房子
52020-12-31 11:49IP属地:加拿大
接下来要找一个Land Surveyor做测绘,出一份Topographic Plan, 标出地界,地势等地理特征,作为设计基础
我在温哥华买了块地,自己画图,盖了个房子
62020-12-31 11:55IP属地:加拿大
然后要找一个设计公司,做工程设计和出图。虽然本人也会CAD,但一没有资质,二隔行如隔山,缺乏许多Civil Architecture知识。朋友一直和Port Moody一家韩国设计公司合作,想着图方便,就用了这家。后来才发觉有问题,这家虽然做过很多设计,但温哥华做的不多,经验不够,以致我的房子设计走了不少弯路,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教训:各个city的Building Code有差异,一定要找熟悉这个city的公司来做设计。
设计时基本上我画总的草图,提出总体布局和要求,他们据此出详图和局部结构图。期间参观了温哥华大量Open House,“借鉴”了许多Idea,这是最终General Plan
我在温哥华买了块地,自己画图,盖了个房子
我在温哥华买了块地,自己画图,盖了个房子
我在温哥华买了块地,自己画图,盖了个房子
72020-12-31 11:57IP属地:加拿大
几点设计体会:

o 地基尽量做高,正门的台阶有9个,是Building Code的极限。高地基的好处太多了:
? 土方挖掘量减少了,省钱
? Basement有超过一半在地面以上,窗户特大,居住舒适性大大提高
? 一楼和二楼也比邻居高出很多,有“一览众山小”的优越感
? 污水和雨水的排水管道比市政Street总管高了几个inch,所以不需要污水泵,省了很多麻烦和钱(经历过污水泵故障的人应该深有体会)
? 前后Deck下面的高度和空间也大了很多,成了很好的储藏室
(设计公司一开始把一楼做得很低,上一楼的台阶只有4个,说这是温哥华的Building Code,我只好自己去查规范,硬是纠正了过来。可见他们业务不熟)

o 由于地块特别狭长,造成主屋也狭长,为了避免空间压抑感,将一楼设计成开敞通透型,即中间不设隔断,用宽敞的过道连接Living Room和 Dining/Kitchen,再加上一楼层高为10 feet (Basement和2楼是8 feet),事后看来效果不错,虽然地只有33 feet宽,但屋内感觉不压抑,挺宽敞。

o 后巷屋没有采用流行的高尖顶大斜度,因为这样虽然看上去总体屋顶变高了,但因为房间周边屋顶急剧下降,可用空间并不大,感觉压抑。仔细研究了Building Code,决定采用平缓坡度屋顶,虽然总体屋顶稍微低了一点,但房间的旁边高度依然有2米以上,充分利用了空间,感觉也不压抑。隔壁的隔壁住着一个印度建商,他看了我的后巷屋说,这是他见过的温哥华最好的(自我得意10秒钟),真担心这家伙偷我的设计。另外设计公司说根据温哥华后巷屋长度标准,我的后巷屋最大只能是660 feet^2。觉得有问题,自己又去查Building Code,发现对于长的地块,后巷屋可以按比例加长,直至达到面积最大值900 feet^2,再次让他们纠正(硬生生多挖出来200多feet^2居住面积,对这家设计公司心里真有千万匹马奔过)

图纸出来后,就要往city送审了,主要跑两个部门:Development 和 Engineering Department。前者管房子和Landscaping, 后者管排水管道的开挖连接。真是场恶梦,从第一次送审到最后拿到permit,差不多花了一年时间,来回跑了n趟,图纸反复修改。争论的焦点是:作为业主和纳税人,我要求在有限的土地上建最大最便宜的房子;作为花纳税人钱的ZF,搬出许多莫名其妙的规范,这个不行那个不可以,这里要用什么防火材料,那里Basement的门要取消(Bedroom没有房门,我怎么租出去啊)。到最后纳税人筋疲力尽,举手投降。

在花了一年时间和四万大洋后,终于拿到了3张permit:主屋permit,后巷屋permit和拆房permit(没错,拆旧房子也要ZF批准)

这里要补充一下,拆房前,要请专业公司做石棉检测,如果测出来老房子含有石棉,就得请专业公司来拆除石棉。对于90年代前的房子,100%有石棉,所以又化了一万多大洋。
82020-12-31 12:00IP属地:加拿大
还要把门前的小树围护起来,防止被工程机械损坏,否则city不发permit。自己动手,省了几百大洋。
我在温哥华买了块地,自己画图,盖了个房子
92020-12-31 12:03IP属地:加拿大
关于和建商的合作关系,一般有2种。
第一种俗称大包,就是和建商签一个总合同,定一个总价格,你按进度付款,房子盖好,就可搬进去住了。这种方法好处是省心,你基本不用管具体的工程事项。缺点是价格高点,具体的用料,质量无法知晓。
第二种俗称小包,你付建商一笔管理费,建造过程中具体的进料,施工队款项等,都由你自己参与支付,建商负责寻找施工队,协调管理,质量监督,进度控制。这种方法好处是价格低点,材料和质量有更好保障。缺点是自己辛苦。
我用的是第二种,我的建商朋友也给管理费打了折。监造过程中认真负责,帮我省了不少Money

整个建造过程,要租用移动厕所和临时篱笆
我在温哥华买了块地,自己画图,盖了个房子
102020-12-31 12:05IP属地:加拿大
老房子,拆掉了含有石棉的Drywall
我在温哥华买了块地,自己画图,盖了个房子
关注 2
粉丝 21
内容 856
等级 青铜元老
位置 海外
加拿大

帖子荣誉

· 2020-12-31被红色超级版主标为“精华”
精选专题
揽胜
Model 3
锐骐
客车
秦PLUS
领克01
风云A8
小米SU7
零跑C11
汉兰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