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0-12-12 11:33 IP属地:未知
查看 69.2W | 回复 28
海鸥看世界:乘“美维凯越号”畅游长江三峡(四)
行程三天两夜,船靠上了秭归港
秭归,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在中国的文化坐标上,它却是一个醒目的所在。这里,向世界贡献了一个最美的中国女人——昭君,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男人的样本——屈原。从游轮上到码头颠覆了我对秭归港码头的印象,一个全新的游轮码头展现在我的眼前,从船上到岸上的缆车蛮有意思。
、
、
、
秭归不仅人杰地灵,更是山川秀丽,宛如一清新缥缈的人间仙境。秭归如今还是“全国脐橙之乡“,并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的称号。
踏上了秭归港就是踏上了湖北地域,隶属于宜昌的秭归港位于三峡大坝的后面,四面开阔,也是远眺三峡大坝绝佳的位置。从重庆上船到湖北下船走走停停640多公里的水路,走过了瞿塘峡和巫峡,三峡大坝把三峡切成两段,另一段就是西陵山下的西陵峡......
、
、
穿越西陵峡,访三峡人家,西陵峡以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这里滩多水急,构成了独特的景观。
、
、
、
西陵峡因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西起湖北省秭归县西的香溪口,东止宜昌南津关,全长66千米。自上而下,共分4段:香溪宽谷,西陵峡上段宽谷,庙南宽谷,西陵峡下段峡谷。瞿塘峡两山对峙,天开一线,峡张一门,气势险要;巫峡奇峰突兀,层峦叠嶂,云腾雾绕,诗情画意。那么西陵峡滩多流急,浪涛汹涌大峡套小峡,峡中还有峡。
、
、
长江边的渔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游轮刚靠码头,舷舱的阳台外就传来了叫卖声“卖鱼咯,卖新鲜的江鱼咯!”,随着叫卖声我来到船栏边与卖鱼的聊起了天......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长江三峡的渔民,以船为家,与浪为舞,用鱼网打造生活,用号子抒发情感,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与风浪搏击,与渔船为伴,形成了三峡人特有的水上人生。
、
、
、
滚滚长江之水流经三峡温情了许多,长江水养育了祖祖辈辈生活在长江边的人,过去有很多渔民以打鱼为生,随着三峡水库蓄水,水位提升,打鱼人渐渐消逝......
、
长江沿线的“挑夫”,山城重庆除了有许多阶梯外,长江沿线还有许多码头,有时候不方便搬运的东西就要人工挑,挑夫挑东西的工具就是竹棒,有部电影的片名就叫《山城棒棒军》。
、
、
这群人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沿街或沿江、沿山揽活,记得有首《三峡挑夫曲》的歌,歌中唱到.......“一根哟扁担哟三尺三啰,形影相随汗斑斑啰喂,春夏秋冬哟不离手啰喂,悠悠那个岁月挑在肩啰,常伴江上往来客呀,坡坡坎坎步步攀,夜半船笛连啰,哟哟喂.......
”
、
、
如果你去旅游你一定能够见到他们那辛苦、劳累、汗流浃背的背影,同时,你也会被他们的坚韧不拔的不拍苦,不拍累的精神所感动。偶尔,挑夫们也会发出低沉的“号子”声,那是与命运的抗争........
、
、
、
此文为《行摄世界——海鸥旅游文集》第75篇(2020年第47篇)游记,更多游记敬请观看《行摄世界:海鸥旅游文集》,链接: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