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和智慧、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瑰宝,万里长城的东起点,今天我就带着大家来浏览这个万里长城的东起点-山海关角山长城。
角山长城距古城山海关北约3公里,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为大平顶,平广可坐数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景点,主要有角山长城、敌台、角山寺、瑞莲捧日。角山是万里长城从老龙头起,越山海关,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们又称它为 \" 万里长城第一山 \" 。
中文名
角山长城
类别
自然文化风景区
地点
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
海拔
519 m
景点
角山长城、敌台、角山寺
建于
明洪武初年
科普一下角山长城:
角山长城建于明洪武初年,从山脚旱门关到大平顶共1536延长米。城墙大部分就地取材,毛石砌筑,局部为城砖和长条石砌垒,角山长城的高度和宽度,有明显的随山就势特点。这里长城高度一般为7~10米 , 宽度平均4~5米。在山势陡峭之处,也有利用山崖砌筑的,可窄到2.7米宽。这些墙段,外侧十分险峻,难于进攻;内侧又十分低矮,便于登墙作战。角山形势险要,角山长城也险峻异常,这里的长城,或低缓蜿蜒,或直入云天,远望如带倒挂山峦,实为壮观。古诗云: \" 自古尽道关城险,天险要隘在角山,长城倒挂高峰上,俯瞰关城在眼前。
刚刚进入山门,就发现一群表演人员从里面出来,看来是错过了表演时间啊。没事我们今天的主要行程还是流山玩水,爬长城看景色,为什么要用爬长城?难道古代人也是用爬来上长城的吗?

进了山门还要有一段路程才能到长城脚下。

而且长城上面还是挺平坦的,看样子也不难走,用不上“爬”啊。
很快我们就从山脚走到了长城的起点。远看长城好像也没多长啊。

今天来的人还是挺多的,天气也不错。
眼前这角楼都是古人防御的碉堡啊。

这会要开始爬了吧?
平坦的路没有多远,眼前的长城台阶是要告诉我们进入“主题”了,我们有可能要真的“爬”长城了。

登高远望还是不错的风景,这也只是第一个登高的眺望点。
远处又有一个角楼,看样子还在更高处,现在就发现有很多游客沿原路返回了。

又一个高点的眺望,眼前那个角楼是我们刚上山的那个平坦之地的角楼。
一口气的攀登是不行的,确实要走走停停,只有这样才能不会被快节奏遗忘身边和身后的美景。

继续攀登,抬头的角楼就是我们刚上来看到的那个高点角楼。
现在的长城台阶越来越陡峭,也许是依靠山势而建吧,这时的台阶也变成了陡坡和陡峭的台阶,陡坡可能更方便搬运粮草吧?

一个拐角的房子看角楼
看着远处的角楼好像很近,但是“爬角山”蹬长城确实看的容易还很近,可是却时费时费力啊。考研人们的意志。

透过长城的防御塔,远处还有未开发的长城遗址,漫山的树木。

不要想多了。眼前的还是那个我们说的高点角楼。
道路更加陡峭,为了方便游人已经开始修建扶手,帮助游人攀登。

回头望一望,下面的房子就是我们刚才眺望高点角楼的房子,看到有多陡峭的台阶和走了多远的路程。
有时啊,只想着往上攀登,却不知道回头望一望,其实远处的风光无限,身后的美景也不差啊!

高点角楼就在眼前,希望就在眼前。
攀登的乐趣就在征服,征服每个高点,磨练自身意志和获得登高的成就感。

很多长城石砖上都被游人刻画,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破坏了文物不说,也影响美观。
再往上走台阶已经变得很窄了,只能同行一人。坡路也被取消,可能角度太陡峭了吧。

眼前的角楼就是我们在下面看到的高点角楼,确实是很高,还是那句话,攀登的乐趣在于磨练意志和登高的成就感。
看看这岩石上的长城,我们徒手上来都很费力,真不知道古人是怎么修建的这样不可思议的建筑?无论是宏伟壮观还是坚固防腐,都是古人的智慧和文化的彰显。

距离目标越来越近,近处还是能看到台阶的陡峭啊。

登高远眺,一览众山小
这是是角楼下的台阶,还没真正登上角楼上面。有万里长城的感觉了吗?我们马上等高点角楼。

高点角楼
在往上爬,就没有台阶了,是用梯子往上爬了。这是现代修的铁梯子,古代是用木梯或者麻绳吧?

高度越来越高,景色也越来越美。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人们都愿意往高爬,俯视一切的原因吧。

看看长城砖缝的小树,仿佛它在记录着历史印记。
我已经上来了,在好处角楼上,最后的一段路是爬这样的笼梯,还是九十度那样的。
本以为山脚的“最高处”角楼就是“终点”,没想到,当你真正登上“高处”后,发现后面还有更多的路需要你攀登和前行。

高处角楼,感慨古人的智慧和意志吧,我们自身徒手爬都费劲,修筑这样的建筑这样环境是怎么办到的?
在高处回头望一望,这还有点吓人,同样自己走过的路,遇到自己想要的确实有时候需要冒险搏一搏。

高处的景色,一览众山小。

下角楼我从高处角楼下来了,这是和上角楼一样的,需要爬这样的笼梯,而且风口浪尖,等有些大。
蹬过高处后路平坦了不少,正如狂风暴雨之后,往往是风平浪静。

后面的路还有很长,我决定在往前走一走,看看还有什么?
走了一段路,发现那个高脚楼还在不断有人下来。攀登的人永不停息,永远有后来人走先人的路。

又发现一个碉堡,去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碉堡从里往外的风光,透过窗口看到高处角楼。
我已经进入碉堡了,里面还是四通八达,每个方位都有窗口。

这是其他方位的窗口,我已经分不清具体方位了。
从碉堡出来,他的后面还有长城,这是我们未开发的旧址,我们所说的“野长城”,我本意继续沿路走就应该能走到,可是我后来发现错了。

美景到处都是,只要你停下来就有所发现。

前面就是野长城了。我想去看看。
这里也是我走错路口的地方。当时没发现,按照一贯逻辑,继续往前走就能走到野长城,可是错了,后面是另一段路。

野长城明显有岁月的痕迹。虽然残破但是不至于不堪。雄伟壮观还是在的。

这是我刚才进入的碉堡,也是高处。
插播角山长城实景
角山深劾之有一座古朴雅臻的古寺——栖贤寺。明代书法家萧显、兵部左侍郎詹荣、监察御史郑己等都曾寄居于此,潜心求学,固而这里被誉为“山海关文化的摇篮”,并修建了魁星阁。喜好古典文学的人可以到这里感受一下萧显等当年寒窗苦读的情景。
我刚才说本想走去野长城结果走错路,阴差阳错去了栖贤寺,虽然没有走到自己的目标,但是坚持还是有其他的风光。正如老天给你关了一扇门,却肯定给你开了一扇窗。

后山的景色。
去栖贤寺还是很远的路程,从我走错的碉堡继续往后山走沿着山路还有半个多小时到一个小时的路程就会到达栖贤寺。这里我就不具体描述,留着友人们自己来这里观看。毕竟别人眼里的风光无限,也不如自己去亲身体会。

沿着下山路,往山下走去。

角山长城山门。
今天的游记就写到这里,这也是今年疫情以来出来游玩的一次,文爱有限,但是美景无限,有机会可以自己来亲身体会。好了【年终盛典】游记暂于段落,我是宝驴啊,热爱家人,热爱生活的宝驴啊,我们下次见!
[
本帖最后由 宝驴啊510 于 2020-11-16 09:1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