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寻访名人故居时没有走到老舍故居,老舍先生在青岛生活工作时完成了小说骆驼祥子,如今的老舍故居还是骆驼祥子博物馆,2020年十一小长假重走老城区,也踏上了寻找骆驼祥子的行程。
十一长假受疫情影响,没有外出,10月3号登上信号山俯瞰青岛城区后,下一个的目的地是迎宾馆,即旧时德国总督官邸;
这是下山时路边的小洋楼
十一长假受疫情影响,没有外出,10月3号登上信号山俯瞰青岛城区后,下一个的目的地是迎宾馆,即旧时德国总督官邸;
这是下山时路边的小洋楼
下山沿途的小洋楼
沿着龙山路东行(青岛的路没有准确方向,东行是自己的感觉),不远处就是迎宾馆的西门,由于疫情期间进入景点需要预约,迎宾馆的票已约满,参观迎宾馆拍照的计划没有实现;
我认为迎宾馆是青岛最精美、最奢华的建筑没有之一,一定要选个好天气专程来参观。
放弃了参观迎宾馆,决定去看看之前没有去过的老舍故居暨骆驼祥子博物馆。
鱼山路附近的青岛的名人故居已经去过不少,由于老舍故居在大学路西侧还没有来过。
我认为迎宾馆是青岛最精美、最奢华的建筑没有之一,一定要选个好天气专程来参观。
放弃了参观迎宾馆,决定去看看之前没有去过的老舍故居暨骆驼祥子博物馆。
鱼山路附近的青岛的名人故居已经去过不少,由于老舍故居在大学路西侧还没有来过。
这是很青岛的街景,花岗岩大门垛配拾级而上的台阶;
其实这种一目了然直接爬上台阶设计并不多,更多的是进入门洞,迎面是花岗岩挡土墙,台阶分为左右,或是单独一侧爬上平台进入院子的设计。
其实这种一目了然直接爬上台阶设计并不多,更多的是进入门洞,迎面是花岗岩挡土墙,台阶分为左右,或是单独一侧爬上平台进入院子的设计。
龙山路41号,建筑为一个平台托起两个坡屋顶的建筑,外观很有特色
龙山路尽头,龙江路恒山路交界处,恒山路3号甲的小白楼。带有圆形的塔楼,据说是俄国人巴干佐的别墅,是一栋仿俄式建筑。
龙江路、黄县路、大学路周边多是百年老街老建筑,现在酒吧休闲区域,街道风格也很欧洲、很青岛、很文艺、很休闲也很小资。
这个饺子馆的小平房应该是个历史遗留的违建房,放在老街区里却也很协调,从右侧的大门进去是山大(国立青岛大学)的一任老校长杨振声的故居。
进入院子里面很幽静,没有名牌指引,不知杨校长曾居住在左右哪一栋建筑里
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山东蓬莱(今蓬莱市)水城村人。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 教授,曾任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的前身)校长。
再往下走,就进入了进入了酒吧休闲区域,街上熙攘着前来打卡的全国各地的游人;
今年十一小长假,受到两例新冠无症状人员的影响,青岛并不是热点目的地,但节后统计进入青岛的游人也达到445万人次。
还有来此拍婚纱和角色扮演的
历史老街,与众不同,到此一游,老少皆宜
咖啡屋小憩
青岛老街区,很多去处都是网红,老此打卡的游人也络绎不绝
这个小洋楼是山大另一位校长赵太侔的故居
赵太侔(1889—1968)中国戏剧家,现代教育学家。原名赵海秋,曾用名赵畸,太侔为其字,后来即以字行(也有说法认为他又名赵畸,字海秋)。山东益都(今青州市东关青龙街)人。原以戏剧创作与教授著名,后脱离戏剧工作,曾任山东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执教。
赵太侔也曾是江青的恩师,131年江青(那是还叫李云鹤)离婚后很落魄,来青岛投奔同乡赵太侔,赵太侔帮她在图书馆谋取了一个职位,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允许她上午选听几门功课,算是半工半读;
文革期间(1968年4月25)江青曾来到青岛,派人悄悄把赵太侔叫去,关起门来,谈了很长时间的话。至于两个人谈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第二天赵太侔投海自尽了。
文革期间(1968年4月25)江青曾来到青岛,派人悄悄把赵太侔叫去,关起门来,谈了很长时间的话。至于两个人谈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第二天赵太侔投海自尽了。
龙江路龙口路街景
某咖啡馆的院落
某咖啡馆的院落
青岛小景与众不同,总能吸引着游人驻足拍照
屋内休闲小酌
屋外小憩拍照
地处小资街区的居委会党建部门装饰的也这么文艺
来到老舍故居和骆驼祥子博物馆,馆务整理,闭馆中
作为纯正北京人的老舍曾在山大教书,1934年至1937年,老舍先生在青岛生活在此居住;并在这个寓所里创作了小说骆驼祥子;
另外老舍在青岛生活工作时也曾在莱芜路和金口路居住过。
另外老舍在青岛生活工作时也曾在莱芜路和金口路居住过。
老舍故居在黄县路的,距离大学路只有三五十米,从这里转出大学路不远处就是另一个景点著名的网红墙-转角遇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