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朋友,是玩理光GR系列的。
上周周末,我们的广州GR用户,搞了一次小聚会。
活动的内容,是在广州街头“扫街”。
分享一点活动照片,希望各位喜欢~
为了容易理解我们这次聚会的内容,有两个名词做一下说明。
1,理光GR系列:
由理光公司推出的口袋机,可以揣进牛仔裤兜的身形下,藏着一个aps-c传感器,这是理光gr系列,与其它口袋机最不同的地方。搭载着一个伸缩28mmf2.8的定焦镜头,取景视角约等于手机主摄。在圈子里,被奉为街拍神器。有兴趣的请自行了解。
2,街拍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的抓拍,也成为街拍的一个重要流派。不管怎么样,只要你看到马路上出现任何好看、好玩的,都可以充当一回街拍摄影师,让走过、路过的帅哥与美女成为你镜头下的明星,只要你够时尚、爱逛街、眼力尖锐、品位独特,再有快速反应的行动能力。街拍所用的摄影器材,一般应采用体积比较小, 性能较强的数码相机,利用手机也可以。
对于这次活动描述,就是一群喜欢拍照的人因为兴趣,聚集在一起,
走上街头,用手里的gr相机,
捕捉自己发现的,有趣的光影图像。
很简单,很纯粹
在圈外人看来,活动的过程比较无聊
我就不多说了,
各位关注照片本身就好。
至此,本贴内容结束,
期待下一次聚会的再来。
最后补充一下,拍摄地点的介绍:
广州盐运西社区
盐运西正街24号大楼,秦牧与陈残云曾居住于此。传统中轴线上的教育路盐运西社区,因其为清代盐运司所在地而得名。盐运西正街、一巷、二巷、三巷绝大多数房屋都是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的精致洋房,虽然规模不及新河浦、华侨新村,却小而美,建筑呈棋盘式平行布局。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西结合砖木结构洋楼建筑,现存30多栋,总体保存比较完整。最有特色的是门廊拱券,30多栋建筑基本都不相同,虽然是小处,却赋予了每栋设洋房不同的个性。这些洋楼以盐运西正街东西为界,西侧和内街的洋房多是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中间开门,屋内中间为楼梯,水磨石米梯级木扶手或水泥扶手。梯后是天井,两侧为套间,前为阳台,后为厨、厕。配以绿树或小庭园。在改革开放后,盐运西一带渐渐聚集了摆卖肉菜的摊贩,后来成为了农贸市场。大约十几年前,农贸市场拆除,盐运西重新恢复了宁静,还新种了树木,绿树成荫,那些被喧闹掩盖的精美洋楼也重新被认识,现在就像是上世纪50年代的样子了。不访走走看看,会有意外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