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天发的《成都周边28个古镇:集锦(上)》中,罗列了这些年去过的14个古镇,其中也不乏有近些年打造出来的“古镇”。当下,商业气息少一点儿、历史文化底蕴厚一点儿、原汁原味的小街小巷和老建筑多一点儿,而且还有原住民居住着的古街古镇,确实不多了。但愿一些古城镇和古村寨,能在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得到适当的保护。接下来,再列出另14个“古镇”,本贴从序号15起排列,其中一些也是很熟悉的地方,甚至都去过了N次,与大家分享。
15、高庙古镇,位于洪雅县西南,距县城56公里,不大的古镇有江西会馆、万寿宫等建筑,古朴的石板老街和清代吊脚楼民居,是一个基本没有太多商业气息的幽静小镇。

高庙古镇,拍于2013年4月。

高庙古镇,拍于2013年4月。

高庙古镇,拍于2013年4月。

高庙古镇,拍于2013年4月。

高庙古镇,拍于2013年4月。

高庙古镇,拍于2013年4月。
16、柳江古镇,位于洪雅县城西南35公里。柳江古镇建于南宋,与现代建筑一水之隔的是明清时代的建筑。一座座古朴的木板房吊脚楼依着根枝盘错的黄葛古树,木板房半边街的尽头,连接着一条石板长街,尽现街道的沧桑古朴。

柳江古镇,拍于2013年4月。

柳江古镇,拍于2013年4月。

柳江古镇,拍于2013年4月。

柳江古镇,拍于2013年4月。

柳江古镇,拍于2013年4月。

柳江古镇,拍于2013年4月。

柳江古镇,拍于2013年4月。

柳江古镇,拍于2013年4月。
17、礼州古镇,位于西昌城北20余公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一大驿站。礼州古镇建于明朝,城镇内外有七街八巷,四大城门,东为迎晖门(现名新运门),南为启文门,西为宝城门,北为迎恩门。1995年被列为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礼州古镇老城门,拍于2013年10月。

礼州古镇老城门,拍于2013年10月。

礼州古镇,拍于2013年10月。

礼州古镇,拍于2013年10月。

礼州古镇唐家大院,拍于2013年10月。

礼州古镇唐家大院的清代建筑,拍于2013年10月。

礼州古镇,拍于2013年10月。

礼州古镇,拍于2013年10月。
18、清溪古镇,位于汉源县城北约40公里,是古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以及古盐道交汇的的驿站。1949年前,汉源县的旧县城就在清溪镇。古镇还保留着少量明清时期的青瓦灰墙和砖木飞檐的民居。清溪文庙(即孔庙),建于光绪九年,仍保存完好,值得一看。“清溪”镇没有溪水清流,而是出产最好的汉源花椒,有着“贡椒之乡”的美誉。

清溪古镇,拍于2012年10月。

清溪古镇,拍于2012年10月。

清溪古镇,拍于2012年10月。

清溪古镇,拍于2012年10月。

清溪古镇,拍于2012年10月。

清溪古镇的铁匠铺,拍于2012年10月。

清溪古镇铁匠铺门前的老年人,拍于2012年10月。

清溪古镇老城门,拍于2013年10月。

清溪古镇,拍于2013年10月。

清溪古镇文庙里吃免费斋饭的人们,拍于2013年10月。

清溪古镇文庙里吃免费斋饭的人们,拍于2013年10月。

清溪古镇文庙里吃免费斋饭的人们,拍于2013年10月。

清溪古镇文庙里吃免费斋饭的人们,拍于2013年10月。
19、望鱼古镇,位于雅安市城区以南周公河的上游,古镇毗邻洪雅县瓦屋山镇,因茶马古道在此设有驿站而形成场镇。望鱼古镇的主要建筑坐落在突兀于山腰的一块巨石之上, 因巨石形似一只守望着周公河游鱼的猫而得名。望鱼老街为一字形长街,青石板路纵贯街面,街上有几家客栈,据说这里还有20家住户。

望鱼古镇,拍于2019年10月。

望鱼古镇,拍于2019年10月。

望鱼古镇,拍于2019年10月。

望鱼古镇,拍于2019年10月。

望鱼古镇,拍于2019年10月。

望鱼古镇,拍于2019年10月。
20、上里古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以北25公里处,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小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现仍保留着一些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上里古镇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

上里古镇,拍于2010年5月。

上里古镇,拍于2010年5月。

上里古镇,拍于2010年5月。

上里古镇,拍于2010年5月。

上里古镇,拍于2010年5月。

上里古镇,拍于2010年5月。

上里古镇,拍于2010年5月。
21、李庄,位于宜宾市郊约20公里处,据称有"九宫十八庙"的明清古建筑,李庄是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为躲避战乱,1939年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等知名机构和一大批大师级文化人陆续内迁李庄,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先后迁回原处。

李庄的慧光寺(原名禹王宫),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拍于2013年2月。

李庄的天上宫,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是福建籍移民修建的兼有福建会馆性质的古建筑,拍于2013年2月。

李庄的街景,拍于2013年2月。

李庄的古建筑,拍于2013年2月。

李庄的胡家院,建于清代晚期。拍于2013年2月。

李庄的王家院子,始建于清代。拍于2013年2月。

李庄的古街巷,拍于2013年2月。

李庄的东岳庙,该古建筑曾经是同济大学工学部所在地。拍于2013年2月。
李庄的张家祠,是李庄望族张家的宗祠,建于清道光年间。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中央博物院迁驻这里,3000多箱国玉级珍贵文物辗转运到此,在这里存放了整整6年。

李庄的张家祠,拍于2013年2月。

李庄张家祠堂内的抗战文化陈列厅。拍于2013年2月。

李庄张家祠堂内的同济大学二厅旧址。拍于2013年2月。

李庄张家祠堂内的中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旧址。拍于2013年2月。
22、黄龙溪古镇,位于双流的这个古镇就无需多说啦。

黄龙溪,拍于2017年12月。

黄龙溪,拍于2017年12月。

黄龙溪,拍于2009年11月。

黄龙溪,拍于2008年2月。
23、泰安古镇,位于青城后山之中,是青城后山的第一景点。着地方也无需多说了。

泰安古镇,拍于2012年3月。

泰安古镇,拍于2012年3月。

泰安古镇,拍于2012年3月。

泰安古镇,拍于2012年3月。

泰安古镇,拍于2012年3月。
24、 西来古镇,位于蒲江县境内,古镇的老街,有近百年的历史,簸箕街、烟巷子、水巷子等街巷交错,保留着一些明清风格的川西民居,古朴典雅。河边的十余棵千年古榕更值得一看。

西来古镇的古榕树,拍于2007年1月。

西来古镇的古榕树,拍于2007年1月。

西来古镇这座高约20米的文峰塔,建成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拍于2014年9月。

西来古镇的古戏台,拍于2014年9月。

西来古镇的街景,拍于2015年8月。

西来古镇的街景,拍于2015年8月。

西来古镇的街景,拍于2015年8月。
25、高坪镇,位于广汉市西北部,距离著名的三星堆遗址仅几公里。这个镇是以明代建筑风格为主调打造出来的。

高坪镇,拍于2018年3月。

高坪镇,拍于2018年3月。

高坪镇,拍于2018年3月。

高坪镇,拍于2014年11月。

高坪镇,拍于2014年11月。

高坪镇,拍于2014年11月。
26、洛带古镇,这个地方就更不用多说了。

洛带古镇,拍于2014年9月。

洛带古镇,拍于2014年12月。

洛带古镇,拍于2019年9月。

洛带古镇,拍于2019年9月。

洛带古镇,拍于2019年9月。

洛带古镇,拍于2019年9月。

洛带古镇,拍于2014年12月。

洛带古镇,拍于2014年12月。

洛带古镇,拍于2013年8月。

洛带古镇旁边的湿地公园,拍于2019年9月。

洛带古镇旁边的湿地公园,拍于2019年9月。
27、唐昌镇,隶属于郫都区,自古就是成都平原上川西富庶之地,曾为宗宁县县城。古称川西富裕的“温、郫、崇、新、灌”的“崇”即是崇宁县也是成都府南河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主要景观有大椿巷、文昌宫巷、崇宁文庙,抗战纪念碑及崇宁公园等。
崇宁文庙,始建于1086年。1400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朱悦燇被册封为崇宁郡王,对其做了大规模的修缮,此后又经多次修建。1954年宫墙等被拆,仅余大成殿及东西两则小屋,为镇中学的所在地。2012年底文庙修复完工重新开放。

崇宁文庙,拍于2014年7月。

崇宁文庙,拍于2014年7月。

崇宁文庙,拍于2014年7月。

崇宁文庙,拍于2014年7月。
唐昌大椿巷,位于崇宁文庙斜对面的一条小巷子,因巷内有一棵参天大树——大椿树而得名。2014年大椿巷经修复后开街,再现了明清时期崇宁的市井繁华。整个街区中,保留着抗日英雄杨靖中故居在内的几户公馆建筑,碧瓦青墙、巷院深幽,充满明清古风、民国韵味。

大椿巷,拍于2014年7月。

唐昌大椿巷,拍于2014年7月。

唐昌大椿巷,拍于2014年7月。

崇宁公园,拍于2014年7月。
崇宁县抗日胜利纪念碑,矗立在崇宁公园内,建于1946年,是当时崇宁县为纪念抗日阵亡的川军将士和抗日胜利而修建的纪念碑,该纪念碑是大成都范围内仅存的两座民国时期修建的抗战纪念碑之一(另一座则在青白江城厢镇的家珍公园内)。
纪念石碑的通高近6米,正面是“崇宁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十二个大字,款署“县长李世丰敬书”,时间为“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二月”;碑背面是“崇宁县抗日胜利纪念碑”十个大字。

崇宁抗战纪念碑,拍于2014年7月。

崇宁抗战纪念碑,拍于2014年7月。

唐昌镇老城墙南熏门旁边的老宅,拍于2014年7月。

唐昌镇老城墙南熏门旁边的老宅,拍于2014年7月。

重建的一段老城墙南熏门。崇宁县城在元代时期修筑了城墙。清乾隆年间,将土墙改为砖墙,1958年修建人民渠时拆除。拍于2014年7月。
28、城厢镇,隶属于青白江区。历史上,城厢镇隶属于金堂县,且为金堂县政府所在地。1950年10月金堂县政府迁址赵镇, 城厢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乡镇。1981年城厢镇划归青白江区管辖。1992年被列为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西街是镇上唯一保留的一条老街,还可看到一些残存的古建筑。街上有三清观、陈家祠、原金堂县衙署,以及一些清末、民国时期民居建筑,镇上还有家珍公园、绣川书院、文庙、武庙等。

城厢镇的西街,拍于2013年11月。
金堂县衙旧址,坐北朝南,为三重院落,清代建筑。民国时期,县衙为金堂县政府所在地,1950年金堂县政府迁至现金堂赵镇后,改建为城厢幼儿园和其他用途。

金堂县衙旧址,拍于2015年7月。
城厢镇西街的“三清观”,是一座始建于1612年的道观,正门位于南面,须从戏台下面柱阵中间进入,院内有百年老戏台等建筑。这座大门显然是重建的。

三清观,拍于2015年7月。

老戏台,拍于2013年11月。

西街的街景,拍于2015年7月。

西街的街景,拍于2015年7月。

陈氏祠堂,是清乾隆年间福建陈氏家族迁入后建起的祠堂,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拍于2013年11月。

成立于1927年金堂县立中学(现城厢中学)的校门。拍于2015年7月。
绣川书院,清康熙五十九 年(1720年),从西街迁建于东街现址,因附近有绣川河,故更名为“绣川书院”。清道光十年,在书院修建了考棚。1964年考棚被拆除,改作城厢中学操场。现在院内已是喝茶棋牌和老年舞蹈班的场地了。

绣川书院,拍于2013年11月。

城厢镇家珍公园的彭大将军塑像,拍于2015年7月。
彭 大 将 军 专祠,位于城厢镇家珍公园内,是1938年按孙中山生前的指令而修建的。辛亥革命的英烈彭家珍(1888—1912年)是城厢镇人。这座专祠值得一看。

彭大将军专祠,拍于2013年11月。

建于民国时期的“先烈彭大将军家珍殉国纪念碑”,矗立在彭大将军专祠内。拍于2013年11月。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城厢镇家珍公园内,修建于1938年,该纪念碑是大成都范围内仅存的两座民国时期修建的抗战纪念碑之一(另一座在郫都区唐昌镇的崇宁公园内)。
通高5米多的纪念碑为三棱柱状石碑,正面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左侧面为“易营长明道抗倭死事纪念碑”(注:易明道营长1907年生于金堂县,1937年在上海为国捐躯);右侧面为“耿营长明抗倭死事纪念碑”(注:耿明营长城厢人,1898年生,1937年12月在南京保卫战中殉国)。

位于城厢镇家珍公园内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拍于2015年7月。
已经去过的28个古镇集锦完。
先前已发贴成都近郊游集锦之《大邑》、《崇州》、《彭州》、《邛崃》以及《金堂》中出现过的古镇未重复在这28个之中。成都周边应该还有一些本人没去过的古镇吧,欢迎卡友补充哈!
谢谢浏览。
[
本帖最后由 ljlj00127 于 2021-03-02 14:0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