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9-12-23 16:18 IP属地:未知
查看 57.1W | 回复 12
北京之约
十一月的北京是最好的时节,天空很蓝,温度适宜,银杏的黄与紫禁城的红墙令人羡慕,我选择这样的时候去赴一次约会,地点位于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很久没有乘坐绿皮火车了,很怀旧,真希望绿皮车不要离开我们,留一点慢生活的美好。

真羡慕北京这个城市中有好多博物馆。另一个有好多博物馆的城市你们猜是哪里?是南京哈,南京也有很多各种主题的博物馆,以后找机会写一下观感。
今天约会的主角就是罗伯特卡帕。为什么是他?
认识卡帕源于一本书《我的诺曼底》作者 唐师曾
罗伯特卡帕是一名战地记者,是他让我明理清了一个困惑。
看腻了风光大片的我,总觉得摄影不只是应该这样,那些后期制作的风景大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美术像是绘画。我更喜欢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对摄影对照片的定义——决定性瞬间。什么是决定性瞬间?当人类的情感达到最高潮以后松弛的那一刹,这就叫决定性瞬间。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卡帕与《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一同赴延安采访,后来还大量拍摄了台儿庄会战以及日军空袭上海的照片。
罗伯特卡帕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出生在匈牙利,在德国受教育国际政治专业,在巴黎照相谋生,战地记者身份参加西班牙内战出名,而后在北非跳伞,随部队第一个从诺曼底登陆,在日本苟且,最后踩地雷炸死在越南,死后埋葬在美国纽约州。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位游侠。
在越南战场,他不幸踩中地雷的瞬间本能地按下快门,给我们留下了最后一张照片《卡帕眼中最后的世界》
罗伯特卡帕: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毛姆曾经说过,只有那些具有传奇性色彩的人物才是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