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11-15 20:32 IP属地:未知
大明寺分三个部分,中部是主体寺庙建筑,东部是栖灵塔,西部是园林式的后花园。寺内最出名的是栖灵塔,塔中供奉着释迦摩尼的舍利子,李白、白居易等也都曾登临赋诗。从塔顶可俯瞰大明寺,远眺瘦西湖与扬州城风景,每年的12月31日有“撞钟迎新盛典”活动。每逢各菩萨生日、纪念日,大明寺也会举行法会,具体法会和举行日期可详见官网。

当时任扬州太守的欧阳修,极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平山堂是专供士大夫、文人吟诗作赋的场所。宋叶梦得称赞此堂\"壮丽为准南第一\",山堂于元代曾一度荒废,明代万历年间重新修葺。清代咸丰年间,山堂毁于兵火,重建于清同治九年。

栖灵塔是早在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于大明寺内建栖灵塔, 塔高九层,塔内供奉佛骨,谓之佛祖即在此处。本焚僧大觉遗灵之言,故称“栖灵塔”。

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一代胜迹化为焦土。1980年,鉴真大师塑像回扬“探亲”,谷界人士倡议重建栖灵塔。1988年,大明寺方丈瑞祥法师在该寺东园选址重建栖灵塔并立奠基石。端祥法师圆寂后,能修法师主持大明寺工作。于1993年8月27日开机钻探。不久栖灵塔将以空前之新貌展现于人间。宋代宋庠于宝元年间(公元1038-公元1040年)任扬州知府,有《登大明寺塔》诗,写到自己带着病足攀登寺塔。可证栖灵塔在北宋时期是存在的。或为毁后重建。录此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