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城
周末星期六去走一走吧,带同学们走一走,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机会。真是一个游玩的挺不错天气,不冷不热,野长城野草该长大了,夏天不好爬。
关口烽燧(西烽火台遗址)留念
坐919路到南口路口东车站下车,走南口村顺便买饮料
南口老照片,看到有城墙
南口是 北京 西北 咽喉重镇,八达岭长城最南道要隘,古关城现有多处历史遗迹。长城烽燧、关城,古影壁、明太监墓。特别是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 日本 侵略军从 昌平 北攻,8月8日南口战役打响,这里的长城沿线成为抗战战场。是北平抗战史乃全国抗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眺的关口烽燧遗址(东)看过博客写说不好爬上
南口火车铁道,S次空调快速列车
从南口城南门北行近200米,转向东约100米,有南口村李公墓(为 昌平 区文物保护单位)。其东侧紧临八达岭高速。文物保护碑上记载:“李公,字监,生前为明代中期宫廷太监,死后厚葬于此。该墓早年被盗,仅存墓前石牌坊、石望柱、石像生、墓道 石门 等石刻。”
李公神道坐北朝南,长约40米,宽6.7米。这组花岗岩石刻历经五百年风雨侵蚀,除了缺失几块抱鼓石及云饰榫头外,主体部分仍保存完好。最南面是神道石牌坊,四柱三间仿木结构,榫卯咬合严密。抱鼓石上面雕刻 牡丹 花和云朵等图案。从门柱下部的卯眼看,原来的8块抱鼓石现仅存3块,额题“御用监太监李公神道”。然后是一组石望柱,本来是东西各一,现仅存西侧一个,断面为八面体,柱顶石兽无存。再后是两只石虎对面而坐,样子十分可爱。下一组是刻有文臣武将的石像,文东武西。往北上一个平台就是一座一间两柱的 石门 。上面横梁正面题“李公之墓”,背面刻有“福如沧海,寿似岗陵”,再往后应该就是宝顶的位置,现在是一处 新建 的民房。
像大猫吗?多可爱啊!
老照片对比
可以看到100年前的情况
准备爬烽火台遗址
爬爬,野草长出了,...每 天长 高1倍
到了,爬上不危险
淡定留念,看高速公路上的车流,看有点晕
老照片与现在照片
下山
变成水库惨了吧
看上像 日本 侵占南口城碉堡遗址,不知道神马东西
南口城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有南北城门。其额“关南锁钥”,道出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二门相距不足150丈,城垣周长约200丈。有敌楼1座、护城墩4座、烽堠9座。如今,北城门已无存,据村民讲,北城门在1958年发大水时被冲毁。两座残城墩孤零零地立在东西山梁上。南城门尚存门洞,城楼和垛墙早无,券门较为完整。近年已修复。虎皮城墙残高约5米,残长约300米,充当着部分民居的院墙。南门外尚存照壁一座,虽然外观毁坏严重,但主体结构还是保存了下来。南口村为关沟南端之入口,也是居庸关的南口,北魏时称下口,北齐时称夏口,元代初年在此重新筑城,始称南口城。城为不规则的长圆形,跨东西两山,南北开城门两个,东侧山下设水门两座。整个城除南北城门和楼门用砖外,其余墙体均为虎皮石。南口在明代之前只是一道重要关卡。这里是关沟防线中最后一道,出南口,即入京城。
南口城残存非常少的南城墙
想到南口古城是一座有轮廓的样貌,感觉怎么样
残破的照壁遗址
南口城老照片
日本 军人走南口城
侵占烽火台吧
1937年7月底,日寇相继占领了北平、 天津 。为了灭亡 中国 ,日寇紧接着沿津浦、平汉、平绥三线扩大侵略。沿津浦路进攻,为的是策应对 上海 、华东等地的侵犯;沿平汉路南下,为的是夺取中原,进逼华中、长江;沿平绥路西进,为的是占领 山西 ,进而控制整个华北。蒋介石这时已看清对日妥协无望,遂决心抗战,对日寇的三路进犯,都做了相应的战斗部署,在平绥路方面,组织了著名的南口战役。
逛南口城结束,想坐879路去上关没想到公交车里乘客很挤,高峰尼玛呀!无奈打车50元到水关城遗址
上关城遗址
五道险关在《四镇三关志》地形图中的重要位置。
到了,上关遗址 一片 新建 的二层房子这边发现小古牌上写“宫廷隐廬” 原谅我没文化
倒闭的宾馆或工厂,扔废碗,可惜的大钱,有钱任性
爬吧上关城遗址真悲剧
这就是著名的上关城(为 昌平 区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北至水关长城6里,南距居庸关8里,文物保护碑上介绍:“上关城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建筑,曾经是关沟内一道重要的军事防线。”该城的前身为居庸关旧址,地势险陡却没有发展余地。而以南8里处地势险要,中间地带开阔利于驻军。朝廷遂择异地重建居庸关。《 昌平 县志》上记载:“该城于永乐二年(1404年)重修。关城横跨东西两山,设南北二门及城楼。‘上关城周长185丈,敌楼1座,护城墩2座,烽堠12座。’”上关城易守难攻,恐怕只有当年经历战争的将士才有切身体验。另有文章认为:明中期时,原关城被洪水冲毁,重建时南移至现今的居庸关,老关即被废弃。修京张铁路和公路时,该城二门及东城墙被拆掉。如今,西山坡上两段残城墙半隐半现于灌木丛中,当地人称其为“断城”。断城斜卧在约45度的山脊上,残墙垛口、射孔仍清晰可见。现在的遗迹主要在公路西侧,东侧也有部分遗迹。
上关老照片
上关老照片,可以看到这一小段“人”字城墙。
碉堡与上关长城遗址
西山的全城完整体系,西山的一小段较明显,而东山墙体荒于山野常被忽视,因拆除了关城南、北门,所以有人称上关城为断城。
残破城墙
女汉子牛逼,淡定爬城
我擦我擦我艹,野草太多了,无奈放弃了
从其北侧绕过房子沿一条东西向山谷上山(有条石铺筑的小路),约200余米可见一处文保碑,再上行 20米,有四桥子村摩崖造像(为 昌平 区文物保护单位)。是雕刻在山崖上的并列三尊佛像。这里一般被称为上关城“三世佛”或“三佛壁”,据推断为元代之作。估计最早发现时,有关部门曾考证过,不一定能肯定是三世佛,因此文物部门才将其称为摩崖造像三尊。虽有小部分风化,但仍属保存较好。佛像上边还雕刻有人字形屋顶,是 昌平 区唯一一处摩崖造像。
寻找中
终于到了这三尊佛像,虽历经岁月可也十分生动,尤其所面对的最左佛像(下图)面容庄重,嘴角微翘似微笑中不失威严,一双慈目俯看脚下芸芸众生。
一直向上的城墙逐渐完整起来,也好看了许多,爬在上面也不觉得多么陡峭,是勉强的一段路
同学们都上
往下看害怕了,石砖石头都滑落,双手慌了
惊险不断,恐高患者真的要慎入,坡度太斜45-70度左右,女汉子克服中
淡定,爱护单反
心跳了,装晕倒了,逗比
还是算了吧,感觉下山困难,我们不是专业,考虑安全第一,被逼退下吧
遗址,真悲剧,这废弃的残长城充满了神秘感
可以看到居庸关的长城
大石头哇噻
东城不存在,城墙变得简陋,全部石块黄土材质
看到 东台 烽火台遗址,我不敢爬上,网上说很危险,很少人去
发现火车遗址
“上 关山 洞”遗址
建议游人止步,上关残长城危险,还有交通不方便,步行公路有不安全,走路小心翼翼吧
我们就是喜欢冒险,喜欢走不寻常路,玩命的爬,到此一游,增长见识
路过,久违了,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
玩设计:不知不觉间走遍南口城到岔道城,真是光阴似箭啊! 长城那么长, 我想去看看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