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9-03-02 11:00 IP属地:未知
查看 17.1W | 回复 97
周末平谷闲逛(补充照片在97楼)
春节过后到处都显得很冷清,在办公室闷头工作了5天,周末很想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拿出被俺画的全是标志的地图,想找块适合闲逛的地方看看也不是件容易事.翻来翻去,平谷似乎很少去,马上决定去平谷闲逛一下.于是乎连着三个周日都杀奔平谷.
平谷的面积不是很大,南部基本上全是平原,北部和东部靠近密云的地区很多是山地.因为去了三次,就不按照游记来写了,简单介绍去过的平谷区的几个地方.
平谷教工休养院,这是稀里糊涂找到的地方,因为出门晚,沿着京平高速一通跑,到了金海湖附近找不到合适的吃饭的地方,无意中看见教工休养院的牌子,想必里面有干净的吃饭场所,就开车进去了,虽然刚过了春节,但是餐厅生意还真不错(估计是单位的会议之类的).饭菜有些地方特点,味道也不错,价格吗作为一个旅游地区的宾馆餐厅还算合理.
吃了饭带着家人在休养院的庭院里转悠,看这里的建筑风格感觉应该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设计的,院子里池塘和假山都显得不够精致.儿子到是比较喜欢在这里玩,绕着池塘跑圈,在小山上爬上爬下捉迷藏.院子里有几只不大的流浪猫,估计很可能是被来这里度假的人扔下的.
教工疗养院的地理位置不错,离金海湖很近,离将军关、黄松峪、湖洞水、石琳峡都不远。
将军关位于平谷和河北兴隆交界的位置,是明代蓟镇长城的一个关隘,关设在一条山沟里,沟底下一条叫做将军关河的小溪缓慢的流淌,沟两侧山势雄险,关城只留下一堵墙,连门都没有了,这堵墙在2000年之后平谷区进行过修缮,不过似乎没完成,因为墙顶上没有垛口。关墙下面修了一个学校操场大小的停车场,没什么车,正好适合小孩踢球(后来每次到平谷,儿子都要去这里踢球),将军关南面的村子就顺理成章就叫做将军关村了,不过再往南一公里又修筑了一个将军关新村,清一色排列整齐的二层别墅 ,路过时还以为是那个房地产开发项目。
丫髻山是北京的一座道教名山,据说每年4月有盛大的庙会,不过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最冷清的时候,丫髻山形状很简单,不过山顶部自然形成两个小尖顶,有意思的是每个尖顶上都有一座道教建筑(好像一个叫碧霞园君祠,一个叫玉皇阁),这种格局很有几分象旧时小丫头脑袋上的的两个髻,似乎这山就这么得名的。在山下的村子离转了半天也没找到上山的明显标志,在一个桥边找到一个非常简陋的牌子,指示由此上山烧香,路很窄小,到了一块大石头下面发现路变得更窄了,坡度很大,俺的轿车爬起来有些吃力,只好换作一挡,慢慢往上爬,到了一个山弯处,实在太险了,只好停在转弯处不大的小停车场停下,徒步往上走,半山腰一块平坦的地方,设置了一个买票的门房,看看还有几百级台阶要上,索性连价也不问了。丫髻山除了很少能见到的几个香客之外基本上一个游人都没有。
黄松峪关(现在已无关城,只有一座水库了)。这座关也是蓟镇长城的一部分,据说有人曾用15个小时徒步从黄松峪关走到将军关。水库里的冰虽然化了一些,但是大部分还处在冻结状态。因为阴天水库大坝显得很阴森,据说坝体就是当年的黄松峪关位置。可惜找不到当年的照片,无法想象黄松峪关当年的样子。水库的面积不大,水库上游就是刁窝民俗村,石琳峡景区也在这里,因为不是旅游季节,石嶙峡前面的停车场空空荡荡。估计到了夏季肯定是人头攒动。离开石嶙峡不远便是湖洞水,这也是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开发的历史也很老了,也同样是没有游人。出了湖洞水柏油路面变成了水泥路面,这条路似乎不是公路部门的产权,这段地方叫飞龙谷,地形非常险要,山体形成一个非常狭窄的窄缝,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山谷里残留的积雪成了儿子的玩具,拿着小桶小铲在地上堆雪人。
沿着山谷向上,走过一段积雪和冰交替的盘山路来到百帝宫门前,这是个人工景点,面积很小,但是门票¥20。因为没有有游客,根本就没开门。前面的道路依旧是积雪遍地,安全起见,到此为止,玻璃台就以后再说了。
感觉平谷山区的旅游景点不少,有些开发的很早,比较出名。新建和翻建的寺庙和道观也不少,似乎道教建筑的比例更高些。
平谷道路修的不错。道路指示标牌很全面,不过绿叶状的旅游路牌设计的不好,看得人眼花缭乱的。平谷交通还算方便,当然不能走顺平路,不但车多,红绿灯也多得让人脑袋大。如果喜欢开快车建议还是走京平高速吧,车非常之少,但是过路费也很贵,到县城要¥30。如果不着急的话,建议走昌金路,沿途树木不少,夏天走应该更好,车也不多。具体走法可以走一段京承高速,到赵全营(牛栏山)出口出去,上昌金路。过了牛栏山之后路上车就很少了。
补充:
玻璃台村,这是个开发的比较好的民俗村,以玻璃宴出名(其实这不过是典型化的一种宣传手段),这个村子知名度很高,这里要论自然条件实在不是个发展经济的好地方,周围都是石质的高山,村子坐落在东西向山谷中一块很小的台地上,几乎没什么自然资源,虽然边上有明代蓟镇长城,但是知名度很低,一般只有长城爱好者和驴才会光顾。村子找到了一条发展山区农家旅游的路子,加上宣传和经营得力,很快出了名,村子里现在到处是整齐的白墙黑瓦苏杭风格的二层小别墅,让在城市里生活的人非常羡慕,通往玻璃台的山道蜿蜒曲折,不过修的非常平坦,山区小景,值得久困钢筋水泥森林的人慢慢欣赏。
平谷,丫髻山,形状和以前小丫头头上的两个髻非常相似。北京道教名山,很冷清几乎没什么游人,偶尔一两个香客。
[ 本帖最后由 蓝虎 于 09-03-16 14:46 编辑 ]
|
//my.xcar.com.cn/set/account.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