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川西--三百年的神异与荒蛮(全文完)

发表于 2019-07-03 20:26    IP属地:四川

查看 15.2W | 回复 77
川西--三百年的神异与荒蛮(全文完)
爱卡币+69
共获得爱卡币
米版温馨提示:此帖已荣登社区日报-第953期,更多精彩互动咨询请收藏【社区日报】
6月末再走甘孜塔公新都桥这个方向其实不太符合预期,近一个月我都在关注川西的天气情况,奈何进入雨季,几乎天天都是有雨,难得有个晴天,不在周末也不便出行,连续熬了几周,眼看着没法从天气预报得到好消息,加之高原的天变得很快,虽有雨未必无有雨过天青时,脑门一热还是决定顶着天气预报中的云雨符号出发,碰碰运气,周六早上七点过便出门,直奔成雅高速(导航选的,其实走成名高速也不错,过路费还少些),感谢政府,高速路通行后,以前感觉遥远得像另一个世界的川西变得触手可及,上午十点左右到达泸定,本来打算走走泸定桥,一看上桥的队伍排了好几十米长,于是放弃了这个打算,开着车在城里溜了一小圈,从泸定再往西行,便正式进入藏区。
泸定离康定不远,六十公里左右的路,一直在穿各种名号的隧道,穿过一条26公里长的隧道群后,车已行至康定城边,康定城区不大,地处川西腹地,却有想不到的繁华,晚上去溜溜城的一家烤肉店,一进门看见十来个老外坐在前堂吃得正嗨,老板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很有礼貌的说,不好意思现在没位置,好吧,就当逛个街,当然,我对康定的兴趣不在今日的热闹繁华,而在这座城市的历史以及她在历史洪流中的姿态。
康定,自东汉到清代,旧称“打箭炉”,有一种民间说法,打箭炉这个名字的来历,是因为诸葛亮在南征蛮族时在这里建立兵工厂,生产箭矢,故称“打箭炉”,民间说法当然不可尽信,打箭炉当地并不具备生产箭矢的原材料,铁矿石、竹都比较匮乏,若从外地转运过来花费的人力物力亦不可细算,同时本地也缺少足够的工匠,当做中转兵器库是可行的,兵工厂的说法确实经不起推敲。
历史上青藏高原唯一出现过的强大政权,便是唐代时期的吐蕃王朝,自建国以来一直和唐朝存在边界冲突,一边打打闹闹,一边勾勾搭搭,台上桌下耗了二百余年,终于在内耗中把自己搞得四分五裂,虽然在南北宋时期还在苟延残喘,但已不成气候,蒙古攻灭南宋时顺手一并把已经一团乱麻的吐蕃给彻底推翻,自此,青藏高原以东的藏区正式并入中国的疆域版图,同时,元朝政府打乱藏区的行政管辖区域,藏区不再成为统一行政区,而是零碎分割到临近的四川、甘肃、新疆、陕西等各省,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期间历经多次改朝换代,藏区内的管辖疆域划分也不断的调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也调整过多次,1950年撤销四川省的行政编制,川西还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政区,不过幸好1952年,四川省再次出现在中国版图中,无论中间经历过什么样的调整和变迁,我们可以这样说,对藏区的管理逻辑,从元朝初期便确立和稳固,未来大概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与中原地区不同,藏区的统治一直是政教合一,宗教在当地及其重大的政治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规模较大的寺庙不仅拥有自己的领地、人民、甚至还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例如民国时期“白大之战”中,与川军刘文辉部发生战斗的大金寺(至今仍存在),其势力之庞大,已经超过当时一般的土司,背后还有西藏政权撑腰,事实上“白大之战”中,拉萨曾直接派出数千人的部队参战,刘文辉内忧外患中,加上中央政府当时对藏的绥靖政策,中间打打谈谈,耗了两年多,才算处理干净。
大金寺属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尽管佛教今天在藏区占据绝对的宗教话语权,但其进入藏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大约在十一世纪左右,大量印度佛教徒经尼泊尔进入西藏,在此之前,藏区的本土宗教“苯教”已经存在二千余年,随着佛教在藏区落地生根,教派间的冲突也由此开始,贞观年间,随着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相继嫁给松赞干布,大力宣扬佛教,佛教在藏区的发展突飞猛进,唐大历年间,吐蕃新王赤松德赞(唐金城公主的儿子)设局除掉反佛教的摄政大臣玛降后,开始在全国大兴佛教,至此,佛教在藏区开始占据绝对优势,同时,苯教也并没有灭亡,并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间和佛教互相影响,互相渗入,缺也保持着较多的不同,佛笨两教都有转经筒,但旋转的方向却是相反的,佛教是顺时针旋转,苯教则是逆时针旋转,两教都有万字符,方向也是相反的,佛教为"卐”,苯教则是“卍”,当然两教也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天葬的仪式。我一直想去实地看看苯教寺院,在网上找了很久,康定附近有一座“折洛寺”,但始终没找到具体的地址,连图片都没看到,估计是个小庙,没什么影响,只好悻悻作罢。
泸定县城
大渡河边的泸定县城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宝来1.6 MK4 低碳修复空滤盒...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7-03 20:26    IP属地:四川

我对藏区的文化历史,其实知之甚少,在长长的中国历史中,藏区文化总是偏安一偶,似乎在这片土地上时空转换中总是接续着一片又一片的空洞,改朝换代、历史推进、文化代谢,仿佛与这里无关,她总是隐匿于这片广袤的土地,既蒙昧、又神异,既浪漫、又荒蛮,所以藏区中有无数的神山和圣湖,藏民把大自然的赐予当做神仙的眷顾,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膜拜和守护。在战斗的不仅有人,还有神,藏区中随处可见经幡,又叫做“风马旗”,每一片都代表一匹马,那是山神的坐骑,这些战马驮着山神和妖魔战斗,保护这片土地的安宁,山神永远不必担心战马不够,当人们手拿风马旗,向着空中一洒,只要不是掉落在脚下,山神就会收到坐骑,于是,在有风的时候,人们聚在一起,一齐把手中的风马旗抛向空中,一时间,纸片飞扬,万马奔腾,仿佛可以听到山神骑在战马上冲锋陷阵的厮杀声,于是人们安了心,山神还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子民。
大概因为自认神的子民的缘故,藏区的民风极为彪悍,说来也奇怪,自吐蕃王朝覆灭后,藏族军队在历朝历代都没有什么战斗力,且纪律涣散,但散落在民间的藏家人却凶悍异常,尤其在清朝时期,各路土司之间的纷争从来没有止息过,土司的领地和权力都由清朝政府册封和承认,山高皇帝远,部分实力强劲的土司并没有把清朝政府放在眼里,不但无视清政府对土司之间的约束,同时放任手下四处劫掠,其中杀人越货,强占土地的事件直如家常便饭,以至于仅仅在如今的川西地带,清政府曾七次大规模出兵征伐,出兵数量从一万多人到十几万人不等,而当时的征伐对象“瞻对”(今天的甘孜州新龙县)、“大小金川”(今天的金川县和小金县),仅仅只有数万人口。常言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年清政府出兵的过程中,我身处的“打箭炉”正是清军兵马和粮草的重要集结地。
第一次出兵,发生在雍正年间,瞻对土司策冷工布,纵容“夹坝”(强盗)四处抢掠,阻断商路,日常侵扰周边土司领地,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一开始,万事顺利,四川方面只调集周边少量兵士,便诱杀了策冷工布,本想一鼓作气收拾余党,哪知道当地民众异常勇悍,加之对当地各种深山老林的熟悉,一仗下来,反干掉清兵数百人,让四川方面颜面无存,于是派总兵马良柱帅领一万二千多人的队伍出征讨伐,瞻对人的应阵方法倒也简单,直接拆毁雅砻江上的所有桥梁,在江边驻守,清兵到达江边,却无法过河,耗了几个月时间,马良柱无计可施,加上后勤保障无序,于是乎潦草收场,撤兵回川,好在此战确实击杀敌酋,战报美化一番层层向上递送,倒也换来了大量封赏,皆大欢喜。
第一次出兵草草结束,但其影响却远远不止于此,由于清军战力的孱弱,当地土司更为肆无忌惮,“夹坝”肆虐更甚以前,部分“夹坝”的打劫范围扩大到数百公里,逼近四川边界,直到十多年后的乾隆年间,清政府第二次出兵藏区瞻对,这一次出兵的原因却有点难以启齿,事情是这样的,某一日,驻防江卡(今西藏昌都市芒康)的几十名清兵在回川换防的途中,行至理塘附近,被二百余名“夹坝”抢了,那个时候,没有现代的各种工业污染,理塘境内的风景想必优美异常,就在这样一个蓝天白云,绿野满目的地方,数十名全副武装的政府军被抢,并且没有发生战斗,也没有人员伤亡,守疆戍边的军队在凶悍的“夹坝”面前,温顺得像牧民驯养的绵羊。
军队被强盗抢劫,真乃咄咄怪事,更引发朝野震动,清廷反应倒也迅速,做案“夹坝”来路很快查明,又是瞻对,更巧的是,此时的瞻对土司就是被清军剿灭的老瞻对土司策冷工布的儿子班滚,当真不是冤家不聚头,查明案犯后,清政府并没有直接出兵,而是要求瞻对土司交出案犯,同时安排与瞻对结临的理塘土司协助劝说,哪知道班滚丝毫不理会清廷的要求,同时理塘土司的领地还不停遭到“夹坝”骚扰,这下不得不出兵了,乾隆亲自下令征讨瞻对土司班滚,川西再次战云密布。
乾隆十年,在决定出兵约半年后,大军终于开拔,此番出动汉土官兵一万三千余人,加上西藏派出的二千人,共计一万五千人,由四川提督李质粹挂帅,兵分三路,夹攻瞻对。战斗前期,一切顺利,官军连连攻城拔寨,眼看着就要一举歼灭班滚,哪知道跟第一次出兵一样,战事进行到中段,局势陷入困境,开战初期雪片般的捷报越来越少,十天半个月都收不到一张奏折,皇帝开始不耐烦了,奈何军情并不依着皇帝的情绪变化,打不动就是打不动,期间还发生一件事,对进攻部队打击甚重,南路攻击队伍中的二千西藏军队,打着打着,眼看打不动,藏军主帅居然自己溜了,称病跑回江卡,藏兵看着主帅开溜,不由分说,齐刷刷也调头向后,这样一来,南路是更加打不动了。
提督解决不了问题,该总督出手了,四川总督庆福在乾隆皇帝要求下,亲自带领援兵上前线,可惜庆福也不是什么神兵天降,增兵后攻击力量确实也有所加强,但战场形态并无实际上的改变,清军无非靠着人多慢慢跟班滚磨,磨到后来,甚至定下的策略是“待敌兵的火药用得差不多,就没法再抵抗了”但是不同于其他军需,生产火药所需的硝石、硫磺本地实际上是比较丰富的,要等到敌兵用尽这些原料,怕不得几个世纪,打到后期,乾隆也慢慢失去了信心,开始在批复中跟前线指挥官(参数|询价)讨论此仗值不值得。战争终归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小势力的勇悍始终无法彻底左右大局,在清军没有战法的战法中,两个月后,班滚最后的官寨堡垒还是被攻破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官寨即将被攻破之时,基本做壁上观的西藏出面了,向清廷提出做调解人,让班滚投降,保证不生事端,并希望清廷撤军,乾隆看到这条奏折,气不打一处来,班滚作乱时你不出面,大军出动时你不出面,战况胶着时你还是不出面,眼看着大局已定你出面了,就凭这一点也知道你们之间的各种勾勾搭搭,愤怒归愤怒,出于对藏政策的考虑,乾隆并没有跟西藏方面计较,却把驻藏大臣批得灰头土脸。官寨城破后,并没有抓到班滚,几经辨认,庆福上报班滚已被烧死在官寨中,那些年并没有技术可以辨认被烧死人的身份,加上确实再无其他消息,于是,乾隆也相信班滚确实是被烧死了,第二次战事结束,照例嘉奖封赏少不了,但提督李质粹因为前期指挥无力被革职,还好,也算保全了一条性命,好吧,不管怎样,敌酋丧命,敌军瓦解,川西终于可以清净一段时间了吧,可惜。。。。。。事不如人愿,短短一年多以后,清政府将面对大清王朝统一以来最大规模的对内征伐------大小金川之战。



[ 本帖最后由 猪哥亮 于 2019-7-15 17:01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给夏朗换上雪地胎...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7-03 20:26    IP属地:四川


百度借图、金川县城

百度借图、金川县城
大小金川之战,其实共有两次,一次比一次的规模大,一次比一次的损失更惨重,特别是第二次金川之战,消耗白银上亿两,而当时四川全省一年的田赋收入才六十六万两,也就是说,第二次金川之战花费的钱,四川全省要近二百年才能挣回来,这里还没有计算其他方面的损失,可见战端一开,于国于民,绝对没有什么好事。
第一次金川之战,发生在乾隆十二年,前面再征瞻对之时,大金川已经开始呈现乱象,土司萨罗奔抢夺小金川土司泽旺印信,印信是什么?相当于清政府发给土司的资格证书,从律法上证明土司的权力和领地,这一抢夺,等于不承认清政府的权威,这种行动实际上比瞻对的纵容夹坝更为恶劣,况且萨罗奔的出格举动远不止于此,但此时征瞻对的战事刚刚开始,出于种种考虑,乾隆本不愿意再对大金川用兵,经过四川总督庆福的斡旋,萨罗奔归还了印信,印信风波告一段落。乾隆十二年,征瞻对之役刚刚结束不久,不知萨罗奔是担心乾隆寂寞还是怎么的,大嘴一抹,又出来惹事生非了,仗着自己兵多将广,同时进攻革布什咱土司和明正土司,前有强夺印信,今又出兵袭扰,皇帝再也端不住架子,遂决定出兵严惩,不过,乾隆决定出兵,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得到了班滚未死,并已潜入大金川的消息,他认为大金川土司之所以如此胆大妄为,征瞻对时未能擒获班滚是一个重要原因,让藏人完全不把清军放在眼里,以致今天的局面。
此时,庆福已调往别处,新任川陕总督张广泗,曾在平定准噶尔和苗疆叛乱中屡立战功,可谓一代名将,乾隆明确交代两个任务,一、平定金川、二、查实班滚下落,这张广泗确实有两把刷子,到达前线后,很快查明,班滚不但确实未死,而且清兵退出后不久就重新占领了原有官寨,几个月后还出兵攻打了当时协助清军的土司。收到奏折后,乾隆皇帝这一口老血,“川省近来何多事耶!朕甚追咎前年班滚之案,用非其人,以致酿成外夷轻视之端”,乾隆的这个认知是正确的,清政府对川西藏区的多次征伐,表面看似各无关联,其实都与战争结果相关,若上次能干净利落的拿下班滚,岂有各土司后来的各种胆大妄为,但现在一切都晚了,历史再次无奈重演。
第一次大小金川之战拉开帷幕,张广泗大军两万三千人,共分七路,自西、南两面进攻萨罗奔的主要据点勒乌围和刮耳崖,战斗初期,清军一切顺利, 西、南两路军队推进迅速,不到两个月时间,西路军已推进到离刮耳崖20余里的地方,但战斗开始变得艰难,地势险要,碉楼坚固,对清军造成极大杀伤,逼近刮耳崖的西路军还被土司军反攻,败退30余里,这仗打得。。。。。。要知道,萨罗奔仅仅只有七千人的队伍,僵持到次年五月,清援军至,加上本有的军队,共四万余人,张广泗重新调整策略,自东、西两个方向分十路进攻,但是收效甚微,皇帝对张广泗失去信心,并派遣军机大臣纳亲接替张广泗主帅职务,纳亲到达前线,便令强攻,结果损兵折将,《平定金川方略》中记录“闰七月二十七日,又有阿里山溃败,竟是清军攻碉时,忽闻应援贼番数十人从单良呐喊压下,清军三千余众自相拥及踉跄奔回,多有损伤”,几十人打得三千多人踉跄奔回!!!皇帝不依了,张广泗、纳亲斩立决,经略大学士傅恒继续接手指挥,并从四川、陕西、甘肃、湖南、湖北、甚至东北等地抽调援军三万五千人,同时启用老将岳钟琪,这一调整起到了关键作用,傅恒抵达前线不到一个月,各路援军还没有到齐,也并没有对战术做调整,萨罗奔却扛不住了,多次表达归降之意,傅恒跟皇帝商议后,接受大金川土司萨罗奔的投降,第一次大小金川之战结束,同时也埋下了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的祸根,大金川的实力其实并没有受损,萨罗奔也得到赦免,继续当他的土司,甚至连瞻对的班滚也被一同赦免,两个作乱的土司全身而退,出兵征讨的将领却没那么好命,出征瞻对的主帅庆福被赐死,提督李质粹斩立决,出征金川的张广泗和纳亲也被杀,乾隆的这一出好戏,唱得人胆战心惊,只是他恐怕没想到,二十多年后,大小金川的血雨腥风,复又再起。
按照计划,今天的行程是在塔公草原沿途逗留到傍晚,然后住宿新都桥,不料又下起了雨,雨势不大不小,没有短时间要停的样子,于是决定回到康定住宿,第二天再打算余下的行程,回到康定的时间已不早,张罗完住宿后暮色已经从四面八方合围过来,闪耀的灯光下,已经找不到旧时打箭炉的些许痕迹,昔日大军调拨的嘈杂已替换成各路旅人和商贩的喧嚣,很难说如今的康定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作为甘孜州的首府,川西藏区的腹地,街头穿着藏族服饰的人已经不多,特别是年轻人,我有意在行走的过程中留意了一下,几乎没有年轻人还穿着传统服饰,取之以代的是大城市和各类视频APP上流行的服装和发型,街头很热闹,沿街的房子几乎都是营业的商铺,因为是旅游区,所以大小饭馆特别多,招牌几乎都是“成都饭店”、“重庆XX火锅”、“内江牛肉面”之类,恍若置身于四川内地另一个普通的小城,想必有很多商铺都是外来人开的,晚上找吃饭的地方还费了一番踌躇,最后找了一家烤肉店,离溜溜城不远,具体哪条街可就说不上来,门头和堂厅都不算大,装修还算精致,是那种很典型的韩式烤肉饭店,每桌都有一台抽油烟的排风口,点菜也用的APP,可以说,一切都跟成都的烤肉馆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是,有着藏人面孔的老板娘和另一个藏族妹子,而这两位藏族女士说四川话已经没有一丝藏腔,字正腔圆的四川话听起来既亲近又有点遗憾。我并没有刻意去寻找原生态,我也不认为谁和谁应该为保留某种文化而原生态,在科技改变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所有人都应该成为受益者,我所谓的遗憾,仅仅是在告别某些事物中自然存在的一些惋惜,打箭炉走到今天,有了她该有的样子,无论是对于这座古老的城市,还是她滋养哺育的子民,都是好事。



[ 本帖最后由 猪哥亮 于 2019-7-15 10:34 编辑 ]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国产电动车600天使用感受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7-03 20:26    IP属地:四川

土司估计是个无聊的职业,天高皇帝远,无法无天惯了,互相之间总得找点事、寻点仇来解闷,第一次大小金川战二十多年后,金川涌动的暗流终究形成了风暴,大小金川土司已联姻,势力进一步庞大,乾隆三十五年,鄂克什土司向来跟小金川土司有隙,偏偏还相信自己身上带有魔法,于是在某个月黑天高夜将小金川土司三代的名字写在人偶身上下了咒,埋在土里,说巧不巧,金川老土司泽旺的孙子染病身亡,鄂克什土司更加得意洋洋,吹嘘自己的法力,金川现任土司僧格桑恼羞成怒,发兵攻打鄂克什土司并占其领地,在四川总督阿尔泰的干涉下,僧格桑罢兵并退还所占领地,但仅仅一年后,乾隆三十六年,在大金川土司索诺木怂恿下,僧格桑再次出兵攻打鄂克什,同时分侵明正土司,阿尔泰再令退兵,却没有起到作用,乾隆下谕:先平小金川、再攻大金川。
第一次进军,四川总督阿尔泰挂帅,分三路共一万六千兵力,战事伊始即遭遇打击,其中墨龙沟攻击军队一千多人被困,最后仅二百人突围,第一次攻击前后耗时约一年被瓦解。乾隆三十七年,第二次进军,大学士温福挂帅,仍分三路共约四万人,这一次还算顺利,年底扫平小金川,僧格桑领溃兵逃奔大金川,温福遂率军转攻大金川,相比小金川,大金川的地势更为险要,防守也更严密,清军在这里遭遇惨败,主帅温福战死,乾隆三十八年正月间,温福所率部进攻不力,在木果木扎营调整,大金川土司兵数百人,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潜入温福后路,并策反已投降的小金川败兵千余人,从后路袭击温福木果木大营,温福所率的绿营兵(汉族军队)大乱,营中两万名官兵四散奔逃,乱军中,温福被一枪击中毙命,此役清军各级军***死一百多人,士兵被杀、逃亡、失踪共万人,土司军仅用一千多人就击溃清兵两万,攻下木果木大营,战术大胆且计划周密,真是一次精彩绝伦的突袭作战,以至于乾隆哀叹,温福自己指挥失当,死不足惜,哪像南路阿桂的部队那样稳健。经此一役,小金川再次被土司军占领,出兵两年的成果毁于一旦。
乾隆三十八年十月,清军调集吉林、黑龙江、索伦、伊力、成都、云南、陕甘、湖南、湖北等地清军共七万四千多人,以阿桂为主帅,再分三路进攻大小金川,其中西路阿桂所率部队配备劈山炮五十五门,这一次进展尤其顺利,清军仅用两个月时间,便收复小金川全境,阿桂清点投降藏人共八千余人(并非全是士兵),除了赏赐给周边土司的四千余人,其余尽数杀死。乾隆三十九年正月,各路清军同时出兵围攻大金川,大金川土司索诺木自知无法抵抗,开始向阿桂沟通求和,同时为了争取更好的讲和条件,也在全力抵抗,当年八月,索诺木杀死小金川土司僧格桑,将僧格桑人头送到阿桂营中再次请和,阿桂不允,继续猛攻。此时,索诺木仍然坚定的认为,只要抵抗有力,清军必将知难而退,进而接受大金川的投降讲和条件,但乾隆已经上过一次当,哪会容许索诺木旧戏新演,“国家费如许力量以期永靖边疆,岂可溃于一旦,若此时准其求降完事,则祸根不除,仍遗后患”,皇帝这次是铁了心铲平金川之乱。索诺木虽然心中开始慌乱,毕竟土司兵勇悍仍在,加上在木果木之役中缴获的清军火器,面对绝对优势的清军,仗也打得并难看,直到两年以后乾隆四十一年,清军终于合围索诺木最后的堡垒“噶拉依官寨”,劈山炮日夜不停轰击,索诺木见大势已去,领剩余两千人出降,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结束,此战,历时五年,清军共出兵十二万九千余人,其中战死一万四千多人,伤病、失踪、溃散约两万七千人,共损兵四万有余,而清军的对手,大小金川兵力加在一起,仅有万余。
金川之战后续,索诺木等二百多人押解赴京,三十余人被处死,取消大小金川土司自治,分别设立美诺厅及阿尔古厅,由中央政府管辖,废除苯教,推广佛教,金川地区最大的苯教寺院雍仲拉顶推平后,原址重建佛教寺院广法寺(至今仍在),在勒乌围、噶拉依等地分设驻军,一系列安排下来,金川平,以后未有再起事者,但是川西不仅有金川,还有瞻对、理塘,不仅有僧格桑、索诺木,还有洛布七力,贡布郎加,甚至还有西藏噶厦政府的觊觎,川西未平、蛮荒正蠢蠢欲动、伺机而起。
一般我在川西行走,都是利用周末时间,顶多还能加上一天换班,时间和精力都相对有限,我并非做学术研究,只是对历史稍有兴趣,我的出行,主要还是以浏览风光,拍摄照片为主,所以不太会为某一个历史中特定的地方去爬山涉水,或是做过多的逗留,我对自己说,这样其实挺好,哪怕重复去某地,也不担心没有理由,风景总是变幻看不够的,你实在看得够了,这里还有历史,山路蜿蜒的陡峭处,溪流卵石的水道边,因为有了历史的包裹与时间的涂抹,便也有了不同寻常的姿彩。从塔公草原往康定走的路程中,雨水时歇时落,太阳被大片云挤逼着,偶尔找到一个缝隙,阳光把草坪照得透亮,车行至一个转弯处,一声惊叹,前面竟挂着一条彩虹,一端越过山梁,不知落向哪里,另一端却一头扎进道路尽头的一幢小楼,好像这幢楼释放的魔法一般,川西的神异,大约如此罢!(全文完)




[ 本帖最后由 猪哥亮 于 2019-7-17 21:25 编辑 ]

[每日热点]:【新车】宝马iX3告诉你传统大厂电动车优势...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9-07-03 20:34    IP属地:四川

花生,瓜子,矿泉水……

带不走的留不下,留不下的别牵挂。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施工的周末-rav4底盘装甲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7-03 20:42    IP属地:未知

怎么土波王朝直接就四川了
西康省呢, 那也是历史, 讲讲呗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真皮方向盘 排挡头磨损焕新修复...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7-03 20:52    IP属地:四川

引用 boompp 于 2019-7-3 20:42 发表的回复
怎么土波王朝直接就四川了
西康省呢, 那也是历史, 讲讲呗
哥,标题是三百年喃,只能写到清朝, 其他的带两句。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坦克300二保经验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07-03 21:03    IP属地:四川

先收藏

[每日热点]:【新车作业】奔驰E300 L豪华提车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7-03 21:41    IP属地:四川


[每日热点]:【风土人情】喜提小宝马一周年 谈谈驾驶感...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07-03 21:45    IP属地:未知

MARK一个

纵横城市心致远,激荡山水天地宽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长安CS756岁啦 外观依旧帅气...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