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5-25 21:03 IP属地:未知
查看 19.1W | 回复 1
彩云之南,穿越临安城
建水 古称 临安 ,是一个有1200年历史的古镇,整个县城历史古迹非常多,是一个不小的惊喜,对人文感兴趣的小伙伴肯定会非常喜欢这里。这样的一个地方,既是穿越历史时空的天堂,同时又是一个吃货的国度。云南 有太多久负盛名的美食都是发源于这里,行走在 建水 古城,无论是视觉还是味觉,都会让你茅舍顿开。
建水 县位于 云南 省的南部,自元代以来一直都是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建水 文化发达,能人辈出,漫长的历史里产生了许多的名胜古迹。建水 有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文庙,还有 朝阳 楼、双龙桥、指林寺、朱家花园等等许许多多的古建筑,当然,还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  建水 古城古 称 步头 也叫做巴甸,唐朝时期在此建筑起惠历城 所以 建水 至今已经有了12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县城  到了明朝的时候,惠历城扩建 后逐渐成为了滇南的重镇。当时的 建水 还叫 临安 ,当年的 临安 四门有东 迎晖门、南 阜安门、西 清远 门和 北 永贞门。后来 临安 历经了岁月消磨,如今只有东城门 迎晖门 得以保留。  朝阳楼 历史悠久,历经沧桑,是 建水 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地方。 朝阳 楼就在 建水 古城,如果感兴趣,游玩儿 建水 的时候还是很推荐顺带来这里逛逛的。如果你对人文,对历史比较感兴趣,那这个地方一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来到 朝阳 楼,除了欣赏精美复杂的建筑之外,里面以 回首 临安 为主题的百年老照片影像展也不容错过。我很仔细的看完了这些照片,内心受到挺大的触动,十分推荐来 建水 旅行的你也来看看。  朝阳 楼里面在播放着一些很有历史的视频片段,同时在这里还可以看到许多有年代感的东西。  米轨小火车
1915年这条仅有0.6米轨距的寸轨铁路开始修建,历经21年才完成 是 中国 铁路史上修建时间最长的铁路,也是 中国 的第一条民营铁路。这条寸轨于1970年改为米轨,一直运营至今,被称为铁路的 活化石。来到 建水 旅行如有机会 一定记得来感受一下 建水 米轨小火车。  米轨小火车的路基窄,不能跑快,一小时最多也就三四十公里。 云南 十八怪,其中一怪叫做 火车没有汽车快,说得就是这种米轨小火车。  这条新开放的铁路属于个碧石铁路的一段。个碧石铁路也叫做个碧临屏铁路,是 中国 最早的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03年的时候,个碧石铁路客运停止运行,到2010年的时候,货运也全面停运了,从此个碧石铁路进入了历史。  建水 县政府与 昆明 铁路局达成了合作意向,依托个碧石铁路 建水 段的资源,开启了 建水 古城至团山的米轨旅游项目。这一项目以原来的 建水 火车东站为基础,重启米轨运营。  建水 米轨小火车与普通火车大有不同,整个火车从内到外都散发出一股文艺的气息。米轨小火车采用了半开放式的车厢,车身与车内的座椅都是黄色木头的装饰,充分融合了 中欧 艺术的特点。  双龙桥
火车从 临安 站驶出来,从田野穿过,从民居旁边穿过,铁路两边的路人们会放下手里的活儿来向火车行注目礼。火车就到第一站双龙桥站,到站后游客有时间下火车游玩儿。  双龙桥建于乾隆年间,俗称 十七孔桥 ,是一座三阁十七孔的大石拱桥。双龙桥在 建水 古城以西五公里处,是 建水 米轨小火车第一个停靠的站点。  双龙桥是 云南 省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从建筑学上来说,双龙桥已列入 中国 造桥 史册,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双龙桥的建造时间跨度较长,在乾隆时期先建了三个孔,到了 清道 光年间,又建了十四个孔与之相连。  桥中有一个三层阁楼,在桥的两端还各有一个亭阁。双龙桥中央的三层阁楼建造精美,就算是不懂建筑的人也能够看出其工艺上的复杂性。  双龙桥的造型奇巧 是我国现在保存完好的优秀古桥之一 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的时候又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览完双龙桥,继续登上小火车,前往下一个站点乡会桥站。  乡会桥站
乡会桥站是当年 法国 人修建的,典型的黄色法式建筑,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乡间小站,现在已经很陈旧了,留下了不少时光的印记。由于乡会桥站停留时间不长,所以没拍什么照片。  团山站
火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行驶很快又到达了此行的终点站团山站。列车在终点站停留的时间较长,给乘客预留了充足的时间去游览著名的团山民居,这是我们接下来的目的地。 团山民居
团山民居位于 建水 古城以西13公里处,历史上曾是彝族的居住地,彝语称 突舍尔 意为 藏金埋银 之地。
团山村是一个典型的滇南汉族移民村,始祖张福于明朝洪武年间由江西 饶州府 鄱阳 县许义寨通过贸易进入 云南 先在 建水 城西门 外的蓝头坡定居,后来又搬迁了三次,最后才定居在团山。
定居团山之后,人丁逐渐兴旺起来,慢慢的发展成为了一个族群。在长达6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张氏族人遵 百忍 家训为安身立命之本,家风良好,后代子孙都好学上进,出了不少的文武人才。
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张氏族人积极的参与到 个旧 锡矿的开发当中,挣得巨额的钱财,于是个个都回乡建盖豪宅,光耀门庭。就是因为有这么一段历史,所以如今的团山村遗留下来了大量的精美的古建筑。  现在团山民居有保存完好的大型民居15座,寨门3座,寺庙3所、宗祠1座、祖祠1座、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团山的民居很好的表现了滇南民居的特性,代表了那个时代 云南 本土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走进团山民居,你第一印象会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  在团山村经常可以看到售卖手工艺品的摊位,这些手工艺品的价格一点不贵,性价比很高。  走在安静的小巷中,遇见喜欢的民居就可以走进去观摩。绝大部分的民居里面都还有村民生活,所以虽然是文物级别的古宅,内部也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很喜欢这些木头上的雕花和镂刻的纹路,那个时代的建筑师真的每一个都堪称是艺术家。  这是团山村的的东寨门,历经沧桑的东寨门看起来已经略显残破。  路上随处可以见到在编制手工艺品的妇女  看看这些精致的手工艺品  团山民居的张家花园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到团山村来记得来这里看看。  张家花园位于团山村内,建于清代末年,是张氏私人的住宅。张家花园名气很大,规模也比较不错,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保存得十分完整。  整个花园是 建水 传统民居中 四合五天井 的平面形式,纵向横向并列联排组合成两组三进院和花园祠堂。整个花园的造型精美,整体给人的感觉很协调,一点儿都不长杨。  现在张家花园已经没有人住在里面了,我们去的时候也没有遇到人管理,完全被我和小伙伴们包场了。去了许多的 江南 园林,我居然觉得张家花园跟那些 江南 园林也有一些想通的地方。具体的条条款款我也说不上来,但整个花园给人的感觉就是精致又大气。  在团山村游览了大概两小时,还有许多的地方没有去到,因为要赶回程,于是匆匆离开。天气非常棒,夕阳美到爆,心情都莫名其妙的好。  紫陶街
晚上回到 建水 古城比较早,离晚餐还有一点儿时间,于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紫陶街逛了逛。
建水 的紫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建水 紫陶已经成为 建水 对外的一张名片,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一个有规模、上档次的场所供游客选购紫陶产品。于是 建水 第一条紫陶文化主题商业街- 建水 紫陶街开业了。  紫陶街比我想象的大了太多,这条街上除了有紫陶销售及展示之外,还有许多的休闲体验和度假观光的项目,是一个适合瞎逛逛的地方。  下午刚在团山民居看到了这些手工艺品,晚上回到 建水 县城就又看到了  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  紫陶街上还有许多的美食,大部分都是 建水 特色的小吃,看起来都很诱人。  还有烧烤  像这家店一样的紫陶店在紫陶街可以用数不胜数来形容  店里面琳琅满目的摆满了各种规格,各种档次,各种造型和各种价位的紫陶。紫陶的价格从便宜的到贵的都有,但总体来说还是偏贵
还有这些紫陶烧纸的小玩意儿,买来作为摆件还是不错的。  紫陶街比较适合晚上的时候过来逛逛,这边不但可以欣赏到 建水 传统的紫陶文化,还可以亲自动手体验紫陶的制作。除此之外,这里也可以品尝到 建水 的一些特色美食。关于在紫陶街的购物,大件的贵的紫陶制品一定要了解清楚了再买,如果不懂行情,千万不要随意购买。至于那些小的紫陶制品,喜欢就可以买,但一定记得要讲价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