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一直酝酿了很久。
首先声明一下,对途安的噪音很满意的TX,可以不必在意以下的意见。事实上,每个人对噪音的主观接受程度都不同。
其次,要正视和承认这么一个事实------途安的噪音控制水平的确不行。而且,也并非是什么“德国车(其实是大众车,不能代表德国车)注重性能和技术,不注重舒适性”,要知道,德国大众在第6代GOLF身上狠下功夫,一切围绕着“质量”做文章,其中,对提升感官质量作出的努力非常大,比如内饰的改进,大量采用镀铬装饰,还有的,就是在降噪上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现在,行驶中的安静性已经是第六代GOLF的卖点之一,国内某著名汽车媒体在国外试驾6代GOLF后,除了1.4TFSI和DSG,最希望在国产化保留的,就是6代GOLF的隔音降噪工艺。可见,德国人自己都很清楚5代GOLF的缺点,我们自己也就更没必要为途安粉饰了。
我自己的途安是在08年5月份买的,入手以后,先后进行了多次的隔音改装工程,论坛里面也有我的作业。那么,到底这些隔音改装工程,对途安有没有效果呢?应该说,效果有,但是不显著,或者说没有达到我理想中的水平。首先肯定一点,我的作业是没问题的,从施工方法到材料,都是按照高标准来选择和实施的。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是不是隔音改装工程没有作用和效果?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而早在我进行隔音改装作业之前,论坛上的上虞飞哥大侠就已经告诉我“途安的噪音是设计问题,后天改装是没用的”,当时我不理解也不相信,结果在我自己进行了多次的改装后,现在开始理解这一点了。可以这么说,我的途安(隔音改装后)的安静水平,还不如长安福特的原装S-MAX,这是我自己多次试车比较后的感觉。
写到这里,可能有很多TX会不服气:“明明我做过的隔音改装,或者我朋友的车子做过的隔音改装,都是很成功、很有效果的呀!!”别急,我根本没有否定隔音改装的意思。应该这么说,隔音改装,既能够产生明显效果,也会产生不明显的效果------这是由于改装的对象,车子的不同而决定的。
这里,我们要对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一下分析,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外界噪音的传入和汽车本身产生的噪音。而现今隔音改装界所做的隔音改装工程,对于外界噪音的隔绝,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于车辆自身所产生的噪音,通过隔音改装工程所产生的效果,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导,离不开介质的振动。反过来说,振动是一切声音,包括噪音的来源,所以,只要控制好振动,就能够解决噪音问题。而车辆自身产生的噪音,就来源于车身结构和部件所产生的振动。-------对于这一点,隔音改装界也早有清晰的认识,所以所有合格的隔音改装工程,都肯定有一个最基础的工作-----减振施工。问题在于,这种后天的减振改装,并非能够对所有的车子都有明显效果。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自身噪音的来源于两大振动发生部位------发动机和底盘。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还有汽车底盘(主要是悬挂系统)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都会通过和车身的连接部件传导给车身,从而引起车身部件,包括车架、蒙皮、内饰件、覆盖件等的共振,而这些共振就会产生噪音。因此,汽车在行驶当中所产生的噪音,除了感官上直接感受到的发动机轰鸣音和轮胎摩擦噪音外,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源于车体内部的共振。而我们的途安,恰恰就是在这一环节大大失分,也就是说,途安的车内共振控制得不好。
要降低车内共振,有两个方法:第一,直接减小振动的来源;第二,通过采用不同的材质,实现共振频率的不一致或者产生阻隔效果来降低共振(这些都是我个人理解,非专业表述)。
以常见的底盘噪音为例。底盘噪音有两个方面:轮胎的滚动摩擦噪音和悬挂震动的冲击所产生的低频共振音。前者,可以通过更换静音轮胎和实施隔音改装工程来改善;而后者,却与悬挂系统和车架的匹配息息相关。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例子:
A,软性悬挂+低刚性车架:多见于低档日系车和某些低档美系车。由于软性悬挂所产生的振动小,对路面不平所产生的冲击吸收较好,所以振动的来源比较小,但是,由于车架的刚性低,较小的振动来源仍然会导致比较大的共振产生,所以噪音也不算小。但是,这种情况,通过后天的隔音改装工程,能够达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原因就在于隔音改装工程中的车体减振施工能够对较小的振动来源产生较好的阻隔作用。
B,软性悬挂+高刚性车架:多见于高档日系车和高档美系车。软性悬挂吸收的振动多,对车架产生的冲击小,再加上刚性高的车架,不容易产生共振。另外,高档车往往在悬挂结构和技术上更先进,多采用副车架结构,进一步阻隔了悬挂冲击对车架的传导,这种类型的汽车,噪音是非常低的。其实很多日系高档车之所以安静,并非是在车身内部大量铺设了隔音材料-----拆开看就知道了,隔音材料的确有,但是不是像后天隔音改装工程那样的大量、大面积铺设------而是在车身结构的设计上,避开和消除了共振产生的区间,从而达到安静的效果。
其实,软性悬挂还包括了另一种空气减振悬挂,多见于德系豪华车,如双B的高档系列,其减振效果更佳,加上结构完善的副车架设计和很高的车架刚性,其行驶噪音水平也非常低。
C,硬性悬挂+高刚性车架:多见于普通德系车和某些日系运动型车。此种组合的车辆,行驶中的共振噪音水平介于A和B之间。较硬的悬挂系统容易产生比较大的振动,以至于即使有较高刚性的车架,仍然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程度的共振。在这种情况下,悬挂结构中是否采用了副车架,并且副车架的设计、用料,就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回到途安上来,从PQ35平台的定位(A级车)和设计上看,途安应该是属于以上分类中的C类。PQ35平台的前、后悬挂都采用了副车架设计,但是经过我的研究和观察,PQ35的副车架在设计、用料和与车架的连接方式上,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比如说途安的后悬挂,副车架是U型的钢管,在结构和材料上,都不利于振动的阻隔;并且,在副车架与主车架/车身的连接上,没有采用软性螺栓(还是因为选用的橡胶垫极硬?),因此,悬挂把路面的冲击点点滴滴都传递给了车架/车身,引起了车身的共振和共鸣。而这种强度比较大的共振,通过后天的隔音改装工程是很难消除、减小的。不信的话,TX们可以把途安开到一些很粗糙的路面(比如说颗粒很粗的沥青路,我们叫麻点路)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脚下的地板的振动,这种振动,靠那些隔音减振贴是很难阻隔的。
对比一下S-MAX,由于S-MAX的底盘/悬挂来自于新蒙迪欧(B级车),在副车架的设计、用料上都要比PQ35高级,大量采用锻铝材料,井字结构,并且和车架采用柔性/弹性连接,从而对悬挂产生的冲击能够有效阻隔。因此,虽然S-MAX/新蒙迪欧的悬挂比较硬,但是它们在行驶中的噪音要大大低于途安,这并非是它们铺设了多少隔音材料,而是结构上的优势所致。
另外,国产化后的途安,车架的刚性比原装的更低,悬挂系统的材料也有所退步(比如,新款途安的前副车架/元宝梁),在底盘噪音的控制上,比原装途安更是不如。
以上是以途安为例,对车辆底盘噪音的产生进行的分析。而实际上,发动机噪音的产生和控制,道理也是一样的。所以,对汽车厂家来说,要提高车子的安静性,首先会从结构和设计上入手,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对传导进行阻隔,对车体材料进行优选,从而达到安静的效果。而隔音材料的铺设,多是在此基础上的完善,进一步减小外界噪音的传导而已。
PS,补充几点:
1,本贴的目的不是要诋毁途安,事实上,途安的技术基础的确不错,各种功能的可扩展性很强大;
2,隔音改装工程能够对外界的噪音和部分车内噪音产生效果,但是无法根治途安的先天不足。
3,和途安相比,S-MAX在底盘抑噪这一环节上更胜一筹,但是并不是说S-MAX的隔音水平很高,因为噪音是多种类、多来源的,能够全面做好的,只有豪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