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0多公里顶风大迁徙之后,这一天大家都起晚了。10点多才纷纷去吃了早点,准备出发。80公里。一个缓慢的大上坡之后就进入了喜玛拉雅山的势力范围。今天将到达白坝,距离珠峰最近的一个县城。计划上是转天坐车去看珠峰大本营,顺便修整。
计划当然永远也赶不上变化了。
出门,没多久就开始上坡。起初一切良好,后来越来越吃力,因为和昨天差不多的风又开始吹过来了。这就是比顶风更困难的顶风上坡。车速逐渐降到了4.5km/h左右。这时候我们距离出发走了17公里。大部分都是上坡。

这次感觉到了真正的力不从心。之前所有的困难体验都来源于头疼和呼吸困难,都可以算作高原反应,而肌肉其实从来没感觉到过疲劳。那种情况总可以安慰自己说,其实并没有那么累,继续下去还是可以的。但这一天的感觉不同,这次是真的肌肉疲劳了。毕竟,顶风上山需要克服的阻力太大了。用那么大的力气来骑自行车,事实上比走路累的多。

我还是依照了我的走一段,骑一段的老办法。边骑边被风吹的东倒西歪。这样骑了1个小时之后,发现果然只移动了4公里多一点点。这实在是个令人绝望的发现,因为照这样的速度,还需要13个小时才能到。那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了。不幸的是风竟然还在越变越大。这种天气实在让人心里没底。
经过一番商量,大家统一意见,今天偷懒放弃了。既然明知道不可能完成,那么就不要逞强给别人添麻烦了。如果等到天黑,又在半路上,那就太麻烦了。
好一通折腾,终于把所有自行车都塞进了4500里。这个车的承载能力实在是令人惊奇,4辆自行车,算上司机一共七个人,还有一大堆行李,竟然真的塞进去了。

看到了经幡,也就是到达了山顶。
这是毫无悬念的偷懒的一天。说实话,很遗憾。但是没办法。这趟出门,对我最大的教训就是,有一些事确实是没办法的。就算你再强大,也有一些无可奈何的事,总有一些时候要认输。既然认输,那么就认的痛快点吧。这次就算被喜玛拉雅山的狂风打败了。
就这样,下午4点多钟到了白坝。下坡的时候还是很令人激动的。不过为了团队利益,没有人提出下去骑下坡这个要求。我想大家应该都累的够呛了吧。
晚饭的时候,所有人都量了下体温,结果都发烧了。怪不得路上觉得非常的无力。我估计这也是早晨都起晚了的原因吧。看来这一天的放弃还是非常明智的。
随后知道了珠峰竟然是一个景点,要买门票。这实在是太荒唐了。而且门票价格竟然高达180/人,而且一辆车还要收400块钱。我觉得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在中国旅游就是受交通部门和旅游部门盘剥的。我向来抵制这种离谱的事,所以决定不去了。有人问我会不会觉得遗憾,其实我宁可到每个城市逛逛菜市场,也懒得去看景点,没什么遗憾的。旅游对我最重要的是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体验,而不是看点景点人云亦云。
这一天碰到的另外一个困难是,我们没什么现金了。所有人的现金加起来,只有3000多。日喀则没有取款的隐患终于爆发了。好在最终导游给我们出了个主意,他去找酒店借2500块钱,等我们到了樟木再还给他。酒店的房费也可以等到了樟木再由他们带回来。总算救了命。不然后面几天就要郁闷了。
转天去看珠峰的同学似乎也没说出来什么特别令人激动的体验。不过这2天的休息还是很重要的。下一天,又要出发了!
这一天,导游的建议是到达老定日,60多公里,然后再下一天到聂拉木,再下一天到樟木。我们觉得花费时间太长了。决定压缩行程。我们从地图和一些其他人的攻略中找到了古错这个地方,距离老定日40多公里上坡。决定把这100公里一天完成了。然后下一天挑战樟木。这样分散一下,下一天不需要骑100公里上坡,只要骑60公里上坡就可以,听起来比较现实。
谢谢导游趴在地上给我照了这张照片。

最终决定采用这个方案。出白坝,最让人受不了的狂风终于停了。天气变的非常好。中午顺利到达老定日。进入定日的路比较难走,是未完工的318国道,土路。非常多的石头,非常多的土。走起来比较吃力,速度也慢。从定日开始,后面的40多公里就都是这样的路了。
长的很可爱的牦牛

司机说:“现在你们都干干净净的,等今天晚上就都成了泥人了。” 可见后面这40公里还是颇有难度的。
午饭过后,最悲惨的折磨终于开始了。
在这40公里中,我不停的在考虑,我到底是在西藏还是在甘肃的戈壁滩上?过去听说过在戈壁滩上开车,人和车会发生共振,最后搞的全身酸疼。当时我的反应是肯定比较过瘾。这次就真的尝到这种滋味了。因为是未完成的公路的路基,所以并不像普通的土路那么柔软温和,路基上已经铺满了非常多的大小不一的石头,这些石头会带来极大的震动。这种震动的结果就是:前一天晚上睡觉姿势不对导致的颈椎疼,在这一天过后完全好了。看来按摩作用也不一般。
就这样的路

在这样的路面上上坡,确实是非常刺激的。至于周围的景色,也和戈壁滩差不多,荒凉的不像有生命的痕迹。而路面上细碎的尘土,在烈日烤灼之下变的毫无附着能力,随风起舞。所以一旦有汽车开过,就像起了一次沙尘暴。如司机曲塔所说,很快,自行车上,身上,头上,一切一切能容纳尘土的地方,都被这种细细的尘覆盖了。
这是西藏还是戈壁?

如果没有山,这是西藏还是戈壁?

更糟糕的是,我们没有能挡住这种尘土的口罩。我的头套只能对付一般情况,但对于这样细的尘土完全没有抵抗能力。这些尘土最后一定是被我们悉数吸进了呼吸道,然后再由人体强大的处理能力慢慢处理着。这种情况对我来说是非常糟糕的。本来我就常常咳嗽,这下更严重了。一路上我就一边玩命咳嗽一边玩命骑车。然后一边还在琢磨这到底是戈壁还是西藏。这段路的难度可能不次于卡若拉冰川,那时候只是难受,但不会有什么实际伤害,但是这一天是有实际伤害的。至少我的咳嗽一直没停下来。
很壮观的尘土。其实这张照片还不是尘土最大的时候

路上看到很多非常惊人的事情。比如,在这样暴土扬长的路边,竟然有个小学。一方面教育的普及令人赞叹,另一方面,把小学放在这,也太摧残孩子的身体了吧?非常矛盾。修路是好事,但是这路就这样摊在这好多年,未免也有些残酷了。据说,至少在下面的1年里面,这条路还不会完工。
尘土中的学校

在戈壁还是西藏的问题中,太阳逐渐落山。我们也终于到达了古错。古错是个非常小的镇子,没什么正经的旅馆,只有一些当地居民开的旅店。这地方没有电。只有白天利用太阳能蓄电池积累一点点能量来维持照明。门外就是尘土飞扬的318国道。
尘土中的我

我们就住在这里了。晚饭吃了手抓羊肉。非常新鲜。这也是到西藏之后最本地的一天。这就是当地居民的生活,他们就住在这样的地方,吃这样的东西。前面几天我们都在找酒店,其实也比较无聊,太像奢侈游了。
这一天大家毫无例外的又都发烧了。不过在羊肉汤和阿斯匹林的作用下,转天又都正常了。想想看,到达西藏以后,每天都有人在发烧。甚至还有一些时候所有人都发烧,对于这种情况大家都习惯了。
这一天的悲惨,除了吸入了大量的尘土,让我咳嗽了整整一夜之外,就是各种设备都没电了。手机没电了,相机没电了,所有电子设备都差不多没电了,我们还住在了一个没电的镇子。这100公里可真不容易啊!
这时候已经是11月6号了。早晨接到了一个早到的生日短信,是怕我出境就收不到了吧?是的,下一天是我的生日。樟木,我们来了。
[
本帖最后由 茄子茄子茄子 于 08-12-30 00:4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