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锐志论坛 >  迟到的作业 - 中置后驱车的中尼公路游记 (比较长)

发表于 2008-12-05 22:44    IP属地:未知

查看 29W | 回复 92
迟到的作业 - 中置后驱车的中尼公路游记 (比较长)
这位问了,咱的锐志是前置后驱,那啥是中置后驱啊?
答案就是:

这不就是自行车吗?
是啊,看看自行车的驱动方式,标准的中置后驱啊!我们就骑着这东西,从拉萨出发,沿中尼公路318国道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当然,这是计划。
实际上呢?倒是也没差太多,不过最后还是有200公里没完成。总共骑了800公里的样子。还算不太丢人。
机车斑竹一直鼓励我发帖子,但是回来之后实在太忙了。拖了一周又一周,看到人家去成都的兄弟都发了帖子,想想机车去西藏回来转天就发了,实在是汗颜啊。所以说什么今天也得把这个作业交了!
318国道是一条非常吸引人的路,从上海起,到中尼边境樟木止。曾经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中国最美的公路。著名的川藏公路是成都-拉萨段。我们这次走的是拉萨-樟木-加德满都这段,风景果然是相当的棒,后面有大堆照片可以看。
2008年10月27日,新闻不断的报导着西藏大雪,抗雪救灾的事,318国道甚至因雪灾中断。大家都问我们,你们还去吗?答案是当然去。就在这一个个关于西藏的坏消息中,我们出发了。
小队成员5个人首先在成都汇合,28号早晨顺利到达拉萨。
先介绍一下成员吧。中国人 我和Wangbo,墨西哥人Aldo,美国人Phil。因为有两位外国同学,所以事情变的很复杂。从314之后,外国人要进西藏变的越发的难,必须要旅行社办进藏函(之前其实也要,但是不严),旅行社不可能放他们自己走,所以必须要有导游跟着,然后就要有车跟着。
所以结果很简单的自行车活动变成了奢侈游,我们租了一辆4500,用来放装备。当然事后的遭遇证明了这车还是非常必要的。

照片里面就是这几个人和4500。
[ 本帖最后由 茄子茄子茄子 于 08-12-28 22:38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5 23:01    IP属地:未知

28号到达了拉萨,印象中拉萨的海拔是4000多米。结果到了发现只有3000多。顿时就觉得不怕了。想当年在松潘,也3000多米,我不还是照样在县城跑步,也没大问题啊。所以我就没尊大家的嘱咐,没在飞机落地立刻去睡觉,而是做了很多事情。
计有:
(1) 去拍签证需要的照片
(2) 去大使馆签证(未果)
(3) 去布达拉宫预定了转天的门票,得到了转天11:40的那批。
(4) 去吃了顿地道的藏餐
(5) 去买自行车,然后还骑了一会。
腾完了这些事情,已经晚上9点多了。然后我们又不仅不慢的吃了顿晚饭。等回到旅馆的时候我感觉就有点不对劲了。心跳速度变的很快。幸亏带了体温表,试了一下,发现超过了37度。果然发烧了。不听别人的话果然要遭报应的。幸好我还算结实,转天就好了。

拉萨的街头,背后就是大昭寺,八角街
本来我们的计划就是在拉萨呆一天,然后就开始顺着318国道骑自行车的。但是不幸的是,似乎最近是尼泊尔的什么节日(后来知道是新国王登基),他们的领事馆不肯发签证。必须要等到10月31号。这样对我们来说时间非常紧张了,在拉萨呆的时间超过了预算。
不管了。既然来了也只好这样了。
这一天没什么新鲜的。去大昭寺看了看。

这是大昭寺门前的塔。
转天去了布达拉宫

从布达拉宫看拉萨

布达拉宫的墙。紫色的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草,可以抗震,保温。


非常雄伟的入口
走在拉萨街头,会觉得气氛非常紧张,所有路口都有武警站岗,一般是2个人一组,一个持盾牌,另外一个持微冲。还有大量的武警来回l流动巡逻。警察的精神面貌虽然一般,也几个人一组,带着霰弹枪四处巡逻。武警部队还开放了很多便民服务点,可以供人们休息,提供免费的热水和纸杯。这也是3.14事件的付产品了。
[ 本帖最后由 茄子茄子茄子 于 08-12-28 22:50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5 23:09    IP属地:未知

我们终于等不下去了。所以决定先骑60公里到曲水,当天返回,然后转天回来办签证。这一天算热身。

出发!

这条河是拉萨河。乘飞机到拉萨的朋友们恐怕都不陌生,从机场到拉萨市区就要路过这里。第一天的行程有一大部分就是沿着这条路骑。
拉萨河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在这些山背后就是雅鲁藏布江了。这通常是到西藏之后看到的第一处美景。

拉萨河



这条路,严格来说已经不是318国道了。在地图上可以看到,中尼公路有从和平机场走和翻越岗巴拉山两种走法,我们选了后面一种。因为据说这条路风景极美。当然美景总要有代价,代价就是要翻4990米的岗巴拉山,对体力的挑战很大。
傍晚顺利到达曲水,这一天非常轻松,只有60公里。在北京呼吸了太多的悬浮物,在拉萨会觉得空气异常清洁,所以运动起来也很舒服。

合影,这一天,大家都满脸的轻松啊
[ 本帖最后由 茄子茄子茄子 于 08-12-28 23:00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5 23:28    IP属地:未知

上午到尼泊尔办事处,终于递交上了表格和护照。导游留在拉萨,帮我们取护照,然后我们会在2天后在日喀则见面。大家一起吃了一顿藏面,然后我们就启程了。先乘车回到昨天到达的曲水,取我们昨天存在那里的自行车。
一切就绪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4:30的样子了。今天最大的挑战是岗巴拉山,海拔4990米。土豆的王微曾经和我们骑过同样的这条路线。如果你看过他当时的视频,一定会对他们的导游对于岗巴拉的描述记忆深刻。他们的导游说:“岗巴拉山,会给你们这些勇士当头棒喝!”。我们几个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到过这段视频。当头棒喝,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路上仍然是美景不断。
绕过了昨天的山,到了雅鲁藏布江大桥。这就是雅鲁藏布江,地理学过,考试考过,郑军唱过,今天终于到达了这条伟大的河流。

虽然是冬天,虽然光秃秃的,但是雅鲁藏布江还是非常美。这种美很难用语言形容。这个帖子后面还会有很多照片,这些照片足可以体会到西藏确实是最美的地方之一,然而,这些照片和现场比起来,还是差距太远了。我想没有什么设备可以把西藏的美丽放在镜头内,原原本本的展现出来。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亲自去一趟。
雅鲁藏布江和曲水大桥

这个路牌,指出的就是我们后面的路程

今天应该到达浪卡子,91KM。
在雅鲁藏布江大桥两端,Aldo连续2次爆胎。后来终于从外胎上找到了一枚蒺藜的刺,才算彻底解决问题。到达山脚的时候已经接近15:30了。这时候我们还完全没什么感觉。几个小时之后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终于开始翻山了。岗巴拉山的可怕在于,20公里的爬坡距离,海拔上升了1000多米。山的弯道非常多,所以对体力的挑战很大。高原反应确实始终困扰着我们。前面说过,到这一天,除了Phil,另外三个骑自行车的人都发过烧了。爬山的疲倦感觉是很难形容的。前面还可以比较轻松的快骑,但是山势险峻起来就只能非常非常慢的骑,最满的时候速度只有5公里。和走路差不多。Wangbo和Phil速度很快,差距最远的时候我竟然可以在头上的那段盘山公路看到他们,实在领先我太多了。
下过雪的岗巴拉

[ 本帖最后由 茄子茄子茄子 于 08-12-28 23:06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5 23:33    IP属地:未知

公路,雪山,云

岗巴拉的天空

岗巴拉山顶有个收费站,每人收费40。但是不交费的秘诀是,不要停,直接冲过去。中午吃饭的时候说起这个秘诀的时候,大家狂笑。爬山途中我就笑不出来了,这样的体力消耗,到了地方我还能冲的过去吗?
漫漫长路

经过了无数次的休息,推车慢走,我终于看到了躺在地上的Wangbo同学,这家伙因为长时间的重复蹬车运动,腿抽筋了。但是诡异的是脸上的表情竟然不是痛苦,而是笑。他很快就恢复了。
休息一下...

我们继续上山。到达山顶已经18点了,收费站的人早下班了。这下倒是省事,也不用冲了,的确如我所料,确实也冲不动了,如果有人收费,恐怕也得乖乖的交了这40块钱。
好了,没人收费,我可以从容的对着周围的山拍张照片了。

大家在路边合影,休息了一下,决定开始下山。此时阳光已经不那么强烈了。温度很低,风很大。西藏的天黑的比较晚,但是这也已经接近天黑的时间了。

合影,我最矮了。。。。

给自己也来一张
山顶就可以望到羊湖,的确如很多攻略所说,风景极其优美。在这种自然的创造面前,一切都是无力的,语言根本无法描述。照片也无法表现出真实情景。最好的方法大概还是亲自去看一看。但是我总觉得我们所看到的,会比其他人看到的更美。我们在爬山的时候付出了比普通旅游者更大的努力,那么我们所感受到的自然也于其他人不同。
日落时的羊湖。

岗巴拉的下山路非常爽。非常多的弯道等着你挑战。路面质量很好,车也少,只要技术过关,胆量可以,自行车可以达到非常可怕的速度。这种速度感是汽车所不能比拟的。风呼呼的吹过来,你的余光可以看到速度表上的数字在拼命的蹦,一个弯道转过来,远方强烈的阳光刷的打在你脸上,突然出现的阳光会令你暂时什么也看不到,高原反应和缺氧所带来的头疼始终伴随着你,甚至当车轮压过公路减速带的时候,你会感觉你的头好像被锤子猛砸一样震的生疼,但是这些比起来下坡的速度感,都可以忽略掉了。在过了一个剪刀弯之后,我看到速度表上的数字是51km/h。这个速度在这个区域已经严重超速了。汽车的限速是30km/h。确实,我们的4500远远被抛在了身后。就这样用40-50的速度,一路下坡拐弯,18分钟后我们就到达了山脚下。Aldo的最快速度达到了62km/h,实在是非常的疯狂。51km/h也是我在整个旅程中速度最快的一次,之后再也没超越。因为这个速度确实是非常的危险。山路又不同于平路,一旦出现意外绝无挽救。不过我想我终于有资本来嘲讽一下只会在门头沟山里开快车骗小姑娘的家伙了,我注重安全,因为我是来玩而不是玩命的,但是我并不缺乏勇气。如果你有种,有机会到这段山路来证明你是个男人吧!
下山之后又以30km/h的速度骑了一段。然后天不可阻挡的黑了。这就是15:30才出发的结果。天黑了就不能再继续骑了,因为路上没有灯,所有人也都没准备头灯和反光设备,危险性相当大。我们拦了一辆大巴,到了4,5公里外地图上标记的一个村子,此时距离最近的城镇浪卡子还有20公里。
这个村子虽然有能住宿的屋子,但是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也没有被子。这一天,Phil也发烧了。终于全体成员都烧过了。在我的劝说下,最后Wangbo和Aldo留在村庄,我们留下2个睡袋给他们,其余人坐车去浪卡子。
这是非常艰苦的一夜。浪卡子找到的招待所也没有任何取暖设备,虽然有被子。Phil吃了药,感觉好了一些。其实我知道这天我在也发烧。夜里没睡好,不断的醒来,头非常的疼。
这就是岗巴拉山的当头棒喝,名不虚传。这一天之后,作为非装备论者的我开始意识了装备的重要,也总算知道了高原反应的厉害。在此之前,我把困难估计的太低了,总觉得以我的身体基础,应该没什么问题,事实上远非如此。未来的几天,我们会碰到更大的困难。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已经不是独立完成的全程了。

这一天我还算正常,没晒伤,没变黑。后面几天就糟糕多了。
[ 本帖最后由 茄子茄子茄子 于 08-12-28 23:15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5 23:42    IP属地:未知

在浪卡子的一夜都没睡好。嗓子非常干,头也疼。这地方海拔有点高,有4454米。高原反应通常在10多个小时后发生,所以这一夜完全是处在高原反应的折磨中。这一天,不仅Phil发烧了,连我们的藏族司机曲塔也发烧了。我还惦记着靠睡袋坚持在距离我们20公里的村庄里面的Wangbo和Aldo,不知道同样发烧的Aldo会怎么样。
早晨起来,Phil和司机曲塔回去村子里面找Wangbo和Aldo,他们要补上昨天没走的20公里。这点我没有这么严格,所以我放弃了。我想全力面对今天的路更重要。在这么高的海拔,今天明显比前一天更加艰难。今天总共要走80多公里。
10点钟,Phil,Wangbo,Aldo完成了20公里,到达浪卡子,大家汇合,然后开始今天的行程。Aldo到了浪卡子决定不继续骑了,据说早晨他连装睡袋的力气都没有了。于是今天就剩下了我,Wangbo和Phil。
从浪卡子到江孜要翻2座山,
出门不多久,就进入了斯米拉山的范围。这座山虽然海拔也有5000米高,但是从4400多米开始爬,心里上的感觉还是比岗巴拉轻松的多。事实上也是如此,没太费力气就到了山顶。随后又是一个下坡。比起来岗巴拉,这个下坡逊色很多,不长,弯道也不多。路上的景色虽然也不错,但比起昨天也算不上什么了。
到这时候,我还以为这一天也就这样了。但是随后,卡若拉冰川就到了面前。

在我们刚刚开始翻越卡若拉冰川的时候,WangBo满不在乎的说,这山可真搞笑,一会上坡一会下坡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高海拔,稀薄的空气,和已经消耗的很厉害的体力都不断的带来新的考验,其实后来才知道,在那个时候我也开始发烧了。我觉得心脏好像一个时刻会过热的发动机,稍稍用力就立刻疯狂的跳起来,这时候甚至会觉得眼前一阵发花。必须要把动作放缓,才能稍稍好一点。太阳穴两侧的血管也变的非常的涨。这是最难受的一段路。无论怎么样呼吸,氧气总是不足的。
路的旁边就是雪山,伸手可及

后来我发明了一种方法,就是根本不看路,只盯着码表,蹬100下自行车,下来走100步,往返交替。这样倒是让动作变的缓慢了起来,心脏的负荷也因此降低了,同时因为没什么目标,也不觉得速度太慢。其实当时骑自行车已经跟走路速度差不多了,都是5km/h左右。即使这样,后来我也实在骑不动了,于是抓着汽车走了一段。这段路虽然不长,但是对我非常重要,不然我可能要再多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不过我也觉得非常惭愧,其实就算慢,我还是能独立完成的,不过人总是很难拒绝这种诱惑。后面几天里面,我有意让我离车距离保持的比较远,以克服这种惰性。人的本性恐怕就是喜欢偷懒的。
路上随处看到的都是这样的雪山:

还有这样的雪山

这就是卡罗拉冰川

那段路上的时间变的非常漫长,好像永远也到不了头。甚至都没顾的上欣赏路边美景。直到到达山顶,才得以环视四周。我们在山顶,坐在雪里合了张影,快门按下之后,每个人都跳起来玩命拍打沾在身上的雪,实在是太冷了。这毕竟是座冰川啊!
我们坐在冰川上的合影!

又到了很爽的下山的时候了。刚才的狼狈一扫而空,又是以远远高于限速的速度到达了山底。路上经过了一片颜色非常美丽的水域,本来以为又是个大湖,后来发现是满拉水库和满拉水电站。我用相机拍下了满拉水库的大坝,说来也神奇,这种人工造成的景色,和山势合为一体,完全不显得突兀。满拉水电站对西藏,尤其是日喀则地区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记得我说过,沿途好多地方没有电吗?),有了这个电站,至少很多地方可以用上电了。在我拍摄的照片中,很多照片中都清晰的能看到电缆的存在。我并不想用任何手段躲避开他们,或是去掉他们,因为这是现代西藏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也可以算作伟大的工程之美。
很难想像,这样的景色只是水库

大坝

给我的自行车来一张

下坡完成,回望卡若拉冰川,美的令人窒息。在这里我又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就一路直奔江孜而去。
在山下扭头看到的景色,这就是卡若拉的全貌吧。

在江孜的川菜馆里面,Wangbo进门就兴奋的要了一瓶啤酒。我喝了一碗,但是几分钟之后就觉得浑身不对劲,难受的连头都抬不起来。迅速的跑回酒店,躺在床上,测了下体温,果然烧的不清。吃阿斯匹林一片,随后就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幸运的是大约3个多小时之后,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开始退烧,也觉得舒服多了。看来在高原真是不能随便喝酒,尤其是大量的运动之后。
可见经验这个东西是要相信的。我觉得自己体质已经算非常不错了,但是几次三番都是因为不听劝告而被放倒。人不能逞强啊!
但是Wangbo同学似乎没什么事。后来听说,不仅喝完了其余的酒,还吃了四碗米饭。这一天同行的所有人都没胃口吃饭,我又直接倒下没吃,结果他自己吃掉了水煮鱼,大盘鸡等一桌子菜。以至于撑的肚涨,要去医院看病。
当我说起这个故事的时候,Wangbo总是羞涩的说,没都吃掉,其实还是剩下了不少的....
人和人还真是不同啊!
[ 本帖最后由 茄子茄子茄子 于 08-12-30 00:15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1.87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5 23:56    IP属地:未知

江孜到日喀则,只有96公里,中午经过白朗县,有很好的补给。而且没有山,只有微小的上下坡,几近于平路。计划里,这是全部行程里面最轻松的一天,事实上也确实是的。而随后面对的从日喀则到拉孜的158公里(我的码表显示的距离),海拔在3800-4000米之间,则是计划里最长的一天。我看所有的攻略都是分成两天来骑的,但是我们最终还是用一天完成了。
从过了卡若拉冰川之后,景色逐渐变的普通了起来。我想这或许是季节的原因。冬季让雪山和湖水变的更加迷人,但让田园风光变的黯然失色。
虽然景色一般,但是天还是这样蓝

江孜是电影《红河谷》中藏人抗击英军的地点,不过忙着赶路的我们并没有去宗山凭吊。说起来《红河谷》,其实我更喜欢的是冯小宁的《大空战》和《北洋水师》,可惜领导们不爱,《大空战》现在恐怕是难寻了。

如果是夏天,这里的景色一定很美。

一路平路,自然可以放开手脚狂奔,基本是用30km/h的速度飞奔到了白朗,吃午饭。路上我看到白朗的邮政局,就进去买明信片,但是被告知日喀则方面下来的文件说旧的禁止出售,新的还没到货,所以没买成。我始终在琢磨,这都是风光的明信片又能犯了那般忌讳?圣意难测啊!
午饭仍然是川菜。四川人很厉害,真是川菜打遍全国,一路上四处都是川菜,而且价格便宜分量足,比藏餐便宜的多。也是我们这一路的主要食品。
如果是夏天,可能山上没有雪,不过也不会这么光秃秃

我们到达日喀则的时候,才下午4点多,这是出发以来,除了曲水的热身,到达目的地最早的一天。确实是最短的一天。在日喀则顺利的和导游汇合,拿到了签证好的护照。总算是可以去尼泊尔了。

日喀则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很繁华。这一天我们得意忘形,忘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取款。所有攻略上都说,一定要在日喀则取到足够的现金,不然后面到樟木一路都没办法取了。我们完全忘光了这事,以至于后面变的非常尴尬。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我和Wangbo商量着,明天这150公里,还要爬一座山,相当有难度,所以我们要早点出门,才能骑的完。最后决定我们2个人7点起床,8点出发这样可以在10个小时之后,也就是晚上6点到达拉孜吃晚饭。导游和司机都觉得我们肯定骑不完。不过不管他们,反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其他人都不想骑了,他们坐车可以晚点出门,还可以参观一下扎什伦布寺。
[ 本帖最后由 茄子茄子茄子 于 08-12-30 00:24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6 00:04    IP属地:未知

转天早晨,我们果然按时起来了。按时吃了早点,按时出发。这也是本次旅行中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以往我们这帮人的懒散和不准时,让导游和司机都大为头疼。说好了10点的通常能变成11点半。可见人少也是力量,就两个人,想不准时都难。顺便说一句,西藏的包子怎么那么贵呢?小包子都要1块钱一个,真惊人啊!
我们顺利的出了日喀则市,看到了318国道珠峰方向的路标,沿路直行。这个季节的西藏,早晨尤其的冷。背山一面的路面上还有冰覆盖着。一路边走,边看着太阳一点点升起,慢慢的感觉身上暖和起来。这是我觉得早晨运动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你可以感觉到太阳逐渐慷慨的把热量赋予你,把光明赋予你,这种感觉非常好,似乎从地狱慢慢走向人间。我又想起来了初中的时候,早晨沿着海河的日出跑步,想起来2年前的那个冬天,在清晨的兰州街头散步。我总是分不清时间过的快还是过的慢,你说,这2年的时间发生了那么多事,这算不算时间过的真快?但是发生了这么多事才刚刚过去2年,这是不是时间过的真慢?

看到这样的石碑总是很令人高兴
胡思乱想之间,已经走了30多公里。我和Wangbo一边聊天一边骑,倒是轻松的很。中间停了几次休息,其中包括一次涂防晒霜(之前我一直不肯涂,结果被阳光强烈的灼伤了,后面只好乖乖的涂了),但是从这次之后,防晒霜就再也找不到了,真是见鬼了。

中午到达了一个县城(我忘记名字了),想买点东西吃,结果发现所有卖的饼干里面,只有旺旺雪米饼是我们听说过的,其他的都是一些希奇古怪的牌子,真是不太敢买,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其实远比三聚氢胺严重的多,我们知道的只不过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故事,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简直让人不敢想。就在我们蹲在路边吃雪米饼的时候,坐着其余人的车终于追上了我们。

下午继续赶路,又走了几十公里出去,开始翻山。这个山比起来前几天好翻的多,好翻到我连山的名字都忘了。只记得山体是暗红色的,我暗暗琢磨里面应该含铁,但是未经证实。我的相机被压在了汽车后备箱的最下面,也就没机会拿出来拍照了。午后的阳光很舒服。路上我们经过了5000KM纪念碑,也就是说距离318国道的起点上海有5000公里。想想人类确实也挺伟大的,就在这种自然环境下竟然就这么修出来了一条路。
一路上就是这样的山

还有这样的山

这样的路

当然也有这样的水

这样的动物们

Aldo和Phil从车上搬下来自行车,也要享受下山。到这时候,大家完全都没想到后面是多么的艰难。下山当然是很爽的。到完成了下山,我们就已经骑了100多公里了。而在之前的计划里面,这个山就是今天最大的挑战了,下山之后就是平路,100公里都完成了,剩下的50公里还算的了什么?
事实上,最难的部分才刚刚开始。下山没多久,就开始刮起了风。公路两边是一望无际(原谅我用这么俗的词吧)的土路。我想如果是夏天,这里一定是充满了绿色植物,相当的美丽。但这是什么都没有的冬季,所以只有土。风卷着土就这么毫无遮拦的吹了过来。我时而感叹,为什么我们的人品这么差?凡是遇到风,永远是顶风。这次又是顶风。而且随着太阳逐渐落山,风越来越大,土也越来越大。最大的时候,风力达到了7,8级。对于骑自行车的难度,就是把变速器放在最小的挡位,仍然非常吃力。之前我觉得最困难的时候就是上山,现在知道了,比上山更困难的就是顶风。还有没有更困难的?当然有,就是顶风上山,不过那是明天才会碰上的。今天嘛,先练练顶风吧。
我们就这么顶着风玩命的骑啊,因为确实也没其他办法了,一路都是一望无际的土,不可能有住宿的地方,不骑到拉孜,就什么也没有。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根本不管你的客观条件,主观理由,反正就是这样,没有就是没有,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只有一个选择。起初我们还以为拐过这个弯风会变小,或是拐过那个弯风会变小。不过这种幻想很快被现实打破了。没有什么地方的风是小的。所有地方都一样。只要在这条路上,风都这么大。后来随着体力的衰竭,我绝望的看着码表上的速度降到了8km/h,这时候距离拉孜还有20多公里。就是说,我们还需要3个小时才能到达!此时距离我和Wangbo出发已经有8个多小时了。
这条路似乎永无尽头。风始终是那样,土也始终是那样。我相信导游和司机都捏了一把汗,我也相信他们一定在预计最糟糕的情况怎么办。我们总能看到地平线的尽头有4500的双闪在闪,这多少让人感觉温暖一点。对面车道飞速开过的大卡车总是卷起巨大的风,风力大到能吹的我们东倒西歪。
天终于无可逆转的,完全的,彻底的黑了。终于在前面出现了一块路牌:拉孜县城。大家松了一口气。Phil不知道什么时候拿出来一个手电筒,一亮一灭的在手里按着。我猜想他可能是为了让对面来的汽车多少能看到点东西?我怂恿Phil按个SOS的摩尔斯电码出来,Phil果然照做。然后他问我,这有什么用呢?我说你可以对着天上,看看能不能有UFO来帮帮咱们。他果然对着天上开始打SOS。大家就这么在狂风中大笑。
看到了那个路牌之后,路变的非常的窄,路况也差,土仍然是一样多,所以虽然天黑了,但是还是不敢把墨镜摘下来。这段路也长的令人崩溃,Aldo都已经愤怒的大叫:"Where is the fucking town."了。但是我们仍然连拉孜县城的影子也没看到。
其实后来想想,那大概可能也就只有5,6公里的路程,但是对于已经骑了140多公里的人们,还顶着8级风的人们来说,这点路程已经太长了。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吧,确实这是最黑暗的时候。
后面就不用说了,我早就说过,大部分非竞技运动靠的都是意志,而非体力。能达到终点的都是意志力过人的家伙,而不是最优秀的那个。最后我们终于顺利的到了拉孜,住在了“拉孜上海大酒店”。这名字真够奇怪的。据说是当地最好的酒店。一路上我们都奢侈的选了最好的酒店,好在是淡季,最好的也并不贵。
我几乎摊倒在酒店大堂的沙发上。此时距离我和Wangbo出发,已经整整12个小时了。不过我们终于完成了!
还好我还有力气跟导游说,你看,我们说了我们能到吧。他也笑眯眯的说,还是中国人行,老外都不行!
这就是最长的一天。后来Wangbo总结,我们之前认为最大的困境是山,但是从来没想到下山之后的一马平川会遭到这么大的困难。精神上的压力太大了。
[ 本帖最后由 茄子茄子茄子 于 08-12-30 00:32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6 00:11    IP属地:未知

在150多公里顶风大迁徙之后,这一天大家都起晚了。10点多才纷纷去吃了早点,准备出发。80公里。一个缓慢的大上坡之后就进入了喜玛拉雅山的势力范围。今天将到达白坝,距离珠峰最近的一个县城。计划上是转天坐车去看珠峰大本营,顺便修整。
计划当然永远也赶不上变化了。
出门,没多久就开始上坡。起初一切良好,后来越来越吃力,因为和昨天差不多的风又开始吹过来了。这就是比顶风更困难的顶风上坡。车速逐渐降到了4.5km/h左右。这时候我们距离出发走了17公里。大部分都是上坡。

这次感觉到了真正的力不从心。之前所有的困难体验都来源于头疼和呼吸困难,都可以算作高原反应,而肌肉其实从来没感觉到过疲劳。那种情况总可以安慰自己说,其实并没有那么累,继续下去还是可以的。但这一天的感觉不同,这次是真的肌肉疲劳了。毕竟,顶风上山需要克服的阻力太大了。用那么大的力气来骑自行车,事实上比走路累的多。

我还是依照了我的走一段,骑一段的老办法。边骑边被风吹的东倒西歪。这样骑了1个小时之后,发现果然只移动了4公里多一点点。这实在是个令人绝望的发现,因为照这样的速度,还需要13个小时才能到。那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了。不幸的是风竟然还在越变越大。这种天气实在让人心里没底。
经过一番商量,大家统一意见,今天偷懒放弃了。既然明知道不可能完成,那么就不要逞强给别人添麻烦了。如果等到天黑,又在半路上,那就太麻烦了。
好一通折腾,终于把所有自行车都塞进了4500里。这个车的承载能力实在是令人惊奇,4辆自行车,算上司机一共七个人,还有一大堆行李,竟然真的塞进去了。

看到了经幡,也就是到达了山顶。
这是毫无悬念的偷懒的一天。说实话,很遗憾。但是没办法。这趟出门,对我最大的教训就是,有一些事确实是没办法的。就算你再强大,也有一些无可奈何的事,总有一些时候要认输。既然认输,那么就认的痛快点吧。这次就算被喜玛拉雅山的狂风打败了。
就这样,下午4点多钟到了白坝。下坡的时候还是很令人激动的。不过为了团队利益,没有人提出下去骑下坡这个要求。我想大家应该都累的够呛了吧。
晚饭的时候,所有人都量了下体温,结果都发烧了。怪不得路上觉得非常的无力。我估计这也是早晨都起晚了的原因吧。看来这一天的放弃还是非常明智的。
随后知道了珠峰竟然是一个景点,要买门票。这实在是太荒唐了。而且门票价格竟然高达180/人,而且一辆车还要收400块钱。我觉得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在中国旅游就是受交通部门和旅游部门盘剥的。我向来抵制这种离谱的事,所以决定不去了。有人问我会不会觉得遗憾,其实我宁可到每个城市逛逛菜市场,也懒得去看景点,没什么遗憾的。旅游对我最重要的是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体验,而不是看点景点人云亦云。
这一天碰到的另外一个困难是,我们没什么现金了。所有人的现金加起来,只有3000多。日喀则没有取款的隐患终于爆发了。好在最终导游给我们出了个主意,他去找酒店借2500块钱,等我们到了樟木再还给他。酒店的房费也可以等到了樟木再由他们带回来。总算救了命。不然后面几天就要郁闷了。
转天去看珠峰的同学似乎也没说出来什么特别令人激动的体验。不过这2天的休息还是很重要的。下一天,又要出发了!
这一天,导游的建议是到达老定日,60多公里,然后再下一天到聂拉木,再下一天到樟木。我们觉得花费时间太长了。决定压缩行程。我们从地图和一些其他人的攻略中找到了古错这个地方,距离老定日40多公里上坡。决定把这100公里一天完成了。然后下一天挑战樟木。这样分散一下,下一天不需要骑100公里上坡,只要骑60公里上坡就可以,听起来比较现实。
谢谢导游趴在地上给我照了这张照片。

最终决定采用这个方案。出白坝,最让人受不了的狂风终于停了。天气变的非常好。中午顺利到达老定日。进入定日的路比较难走,是未完工的318国道,土路。非常多的石头,非常多的土。走起来比较吃力,速度也慢。从定日开始,后面的40多公里就都是这样的路了。
长的很可爱的牦牛

司机说:“现在你们都干干净净的,等今天晚上就都成了泥人了。” 可见后面这40公里还是颇有难度的。
午饭过后,最悲惨的折磨终于开始了。
在这40公里中,我不停的在考虑,我到底是在西藏还是在甘肃的戈壁滩上?过去听说过在戈壁滩上开车,人和车会发生共振,最后搞的全身酸疼。当时我的反应是肯定比较过瘾。这次就真的尝到这种滋味了。因为是未完成的公路的路基,所以并不像普通的土路那么柔软温和,路基上已经铺满了非常多的大小不一的石头,这些石头会带来极大的震动。这种震动的结果就是:前一天晚上睡觉姿势不对导致的颈椎疼,在这一天过后完全好了。看来按摩作用也不一般。
就这样的路

在这样的路面上上坡,确实是非常刺激的。至于周围的景色,也和戈壁滩差不多,荒凉的不像有生命的痕迹。而路面上细碎的尘土,在烈日烤灼之下变的毫无附着能力,随风起舞。所以一旦有汽车开过,就像起了一次沙尘暴。如司机曲塔所说,很快,自行车上,身上,头上,一切一切能容纳尘土的地方,都被这种细细的尘覆盖了。
这是西藏还是戈壁?

如果没有山,这是西藏还是戈壁?

更糟糕的是,我们没有能挡住这种尘土的口罩。我的头套只能对付一般情况,但对于这样细的尘土完全没有抵抗能力。这些尘土最后一定是被我们悉数吸进了呼吸道,然后再由人体强大的处理能力慢慢处理着。这种情况对我来说是非常糟糕的。本来我就常常咳嗽,这下更严重了。一路上我就一边玩命咳嗽一边玩命骑车。然后一边还在琢磨这到底是戈壁还是西藏。这段路的难度可能不次于卡若拉冰川,那时候只是难受,但不会有什么实际伤害,但是这一天是有实际伤害的。至少我的咳嗽一直没停下来。
很壮观的尘土。其实这张照片还不是尘土最大的时候

路上看到很多非常惊人的事情。比如,在这样暴土扬长的路边,竟然有个小学。一方面教育的普及令人赞叹,另一方面,把小学放在这,也太摧残孩子的身体了吧?非常矛盾。修路是好事,但是这路就这样摊在这好多年,未免也有些残酷了。据说,至少在下面的1年里面,这条路还不会完工。
尘土中的学校

在戈壁还是西藏的问题中,太阳逐渐落山。我们也终于到达了古错。古错是个非常小的镇子,没什么正经的旅馆,只有一些当地居民开的旅店。这地方没有电。只有白天利用太阳能蓄电池积累一点点能量来维持照明。门外就是尘土飞扬的318国道。
尘土中的我

我们就住在这里了。晚饭吃了手抓羊肉。非常新鲜。这也是到西藏之后最本地的一天。这就是当地居民的生活,他们就住在这样的地方,吃这样的东西。前面几天我们都在找酒店,其实也比较无聊,太像奢侈游了。
这一天大家毫无例外的又都发烧了。不过在羊肉汤和阿斯匹林的作用下,转天又都正常了。想想看,到达西藏以后,每天都有人在发烧。甚至还有一些时候所有人都发烧,对于这种情况大家都习惯了。
这一天的悲惨,除了吸入了大量的尘土,让我咳嗽了整整一夜之外,就是各种设备都没电了。手机没电了,相机没电了,所有电子设备都差不多没电了,我们还住在了一个没电的镇子。这100公里可真不容易啊!
这时候已经是11月6号了。早晨接到了一个早到的生日短信,是怕我出境就收不到了吧?是的,下一天是我的生日。樟木,我们来了。
[ 本帖最后由 茄子茄子茄子 于 08-12-30 00:45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6 00:23    IP属地:未知

早上起来,估计又至少有2个人发烧。这一天我已经不想骑了,因为咳嗽的实在太厉害了。Wangbo他们3个人出门试了一下,20分钟之后回来了。太冷,太大的土,确实很难。
导游问还骑不骑,Phil说不骑了,今天要到樟木开生日party。
我很感动。
其实今天开始这段比较难,但是之后有接近100公里的下坡。分成2天享受一下也不错。不过,最终还是决定不骑了。整个路程中应该最爽的部分就错过了。
长话短说,装上4500,这次可不能4辆车,7个人坐一辆车了。WangBo和Phil去搭班车,我们坐在4500上。就这么翻过了喜玛拉雅山。
Aldo到了山顶之后,拿了自行车骑了下来,据说一路非常的爽,确实都是下坡。我没骑,我这个性格,不是我自己上来的路,我也不想去享受下坡。
到了喜马拉雅山南侧,果然一切都变的不一样了。北边光秃秃的,但南边完全是绿色的,生机盎然。我理解了为什么牟其中想给喜玛拉雅山炸个口子了。导游告诉我们,远方灰蒙蒙的地方就是尼泊尔的天空了。西藏的天空仍然是让人心醉的蓝。
如果不说,能看出来这是西藏吗?这就是喜玛拉雅山的南侧

雪水所融化成的小溪。在无数地方看到:xx河源头发源于喜玛拉雅山麓,雪水融化而成,这次终于亲眼所见。当我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条雪水融化的小溪,竟然会顺山势直下,到了尼泊尔境内,变成了一条壮阔的大河。

看看这样的山

还有这样的树,这么高大的树不知道用了多少年时间长成。往下看,深不见底。

海拔迅速降低。很快降到了3000以下,2000,所有不舒服的感觉都消失了,天气也变的越来越湿润,温暖。傍晚时分,顺利到达樟木。
樟木就是中尼边境了。樟木沿山而建,全城只有一条从上到下的路可以走汽车,所以天天堵车。大量尼泊尔来的塔塔牌大货车充满了这个城市,边贸很是发达。如果不是满大街的尼泊尔车牌和藏开头的车牌,你不会想到这里是西藏。樟木就像一座南方小镇一样,有着温暖潮湿的空气和大堆的绿树。甚至还有泉水哗啦啦的流。
这就是美丽的山城樟木。过去的口岸就在我身后,过去之后还要再走13公里才能到达友谊桥,过桥才是尼泊尔。现在大概是为了方便,这里已经被取消了,海关也挪到了友谊桥桥头中方这边。

如果不堵车,樟木还是很美的。可惜尼泊尔的塔塔牌汽车造成了严重的交通问题,而他们的汽车喇叭发出的声音又那么别致,让人不由得烦躁起来。堵车的时候,我发现路边所有人,无论是尼泊尔人还是中国人都很热心的指挥,他们动作非常一致的往左挥手或是往右挥手,看起来是天天堵车堵出来的经验。不同肤色种族的人用一样的节奏挥手,感觉很奇妙,好像是一部无声的MTV,如果能拍下来,配上音乐,应该非常精彩。还是留给有乐感的同学们来做这事吧,我这种五音不全的是不成了。
到了樟木,其实我们最艰难的旅程已经结束了。我很高兴的恭喜Aldo,这是他入藏以来第一天没有发烧。所有人都很正常,真难得。
晚饭之后,我说请大家喝酒。结果Wangbo买了2瓶芝华士,开始给我庆祝生日,这个生日酒直到前几天在北京的酒吧里面我才还回来。哈哈。Aldo一点都不像一个外国人,因为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付扑克牌,一般都中国人才有这个毛病啊。事实上Aldo的扑克不是用来玩的,是用来喝酒的。我这才发现,原来老外的酒鬼们和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是用菜下酒,老外是用扑克牌下酒。我们就在酒店的大厅里面放着音乐,喝酒,他们有很多非常变态的游戏用来喝酒,而且这些游戏通常都不用动脑子,全看运气。我这种从来没中过奖的人运气当然最差了。很快我就喝的晕头转向了。
后面在导游罗布的带领下,大家又跑去了一个酒吧继续喝酒。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睡着了。等我再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被大家拉着在樟木的街头狂吐了。虽然听起来有点无聊,但是当时的感觉非常爽,经过了那么多困难,最终我们终于到了一个不管怎么折腾也不担心发烧或是头疼,可以随便喝酒而不用担心后果的地方,有一种特别的淋漓尽致感。
这确实是我最特别的一个生日。
转天早上起来,继续骑车下坡,10多公里之后到达樟木海关过境。在海关大厅里,我正在给我的相机填申报单,突然听到海关的人大喊:“那个就不用了!” 扭头一看,Wangbo同学举着自行车,正在试图斜着塞进安检机里。大家都笑翻了。可惜边防武警不允许拍照,当时的画面实在太有幽默效果了。到现在我想起来还是狂笑不止。
顺利的过境,离开了难忘的西藏。进入了尼泊尔境内。后面我也不想骑了,考虑安全问题和条件,我实在不想在到达加德满都之前在路上住一夜,所以我就找了个大巴,把自行车扔车顶上了。Wangbo他们打算继续骑,所以我们就约好了到加都见面。
当然,从最后的实际情况看来,我的选择是对的。这3个家伙遭到了无比多的痛苦。包括和蟑螂老鼠蜘蛛住在一个房间里(后来我怀疑那可能是三个女孩子的名字),路上遭遇农民起义被堵了8个小时,三个可怜的家伙身上只有80卢比,他们挣扎了5个小时终于花掉了其中75个卢比买了冰淇淋等等...
我的自行车800块钱买自拉萨,约合780人民币在加德满都卖掉,做了一笔国际贸易,虽然因为汇率的原因赔了20块钱。
在尼泊尔主要是修整,然后就飞回北京了。也没去太多景点,只是在街上逛逛,去巴尔图塔(巴德冈)看了看古城。对我来说,艰苦而兴奋的自行车游记其实到这里已经结束了。
最后贴几张尼泊尔的照片作为结束吧!
加德满都


巴德冈



尼泊尔的佛和各种守护神,形象都很可爱,很卡通。

这种古建筑直接就作成了咖啡厅

其实我很遗憾没有先来巴德冈,没有在古老的房子里面住一夜。


尼泊尔不富裕,但是他们很快乐。

[ 本帖最后由 茄子茄子茄子 于 08-12-30 00:55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