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8-09-17 10:13 IP属地:未知
查看 12.6W | 回复 31
自恋是一种自我保护
我喜欢照镜子。 也许这就是自恋的佐证。
自恋的人,会有明显地表现,镜子里的影像,无论怎样的装扮,都在自己的眼睛里象朵水仙。
几年前,自学心理学后才懂得剖析自己,自恋,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多年前的一个10岁的孩子,一个从小就缺少疼爱,家中排行最小的孩子,在两个姐姐把父亲刚买回来的新衣服先挑过后,默默拿起那条粉色的,又瘦又小的裙子,没有再争辩什么。父亲买来的衣服都小,大姐挑的二姐穿着正好,二姐挑的应该是她穿这正好,但是,她知道,最喜欢的最合适的,永远不会轮到她的。
尽管她那时比同龄的女孩还要瘦小,但是,她依然穿不上那条裙子。
后来她在母亲的衣橱里找到一块小小的粉白格的粗布,她拿起剪刀,把裙子沿腰间拆开,然后把一圈粗布拿针缝上。她忙活了一下午,终于完成,当她把裙子穿在身上的时候,她站在镜子前笑了。她把裙子穿到学校,没有人能看出那条漂亮的新裙子是经过她自己改制的。那一圈红白格的粗布,在腰间,恰似一条精心设计的裙带。
她渐渐长大,工作后,很喜欢买衣服,有些衣服明知道是没有机会穿的,如去北京在一家真丝店看中的那条浅绿色真丝晚礼服,试穿时她看到镜中的自己,有种梦幻般的优雅,她没有犹豫立刻买了下来。她时常在一个人的深夜,换穿衣橱里的自己钟爱却没机会穿的衣服,不分季节地搭配,随心所欲地摆姿势,看自己的表情千奇百怪。
她曾经把一顶粉色的帽子放在碳素墨水中加水煮,后来就变成一顶银灰色的帽子,来搭配黑色的毛衣;也曾买蕾丝内裤,剪下花边装饰衣领……她在自己的设计和创意中不亦乐乎。
一个孩子的渴望和需求如果在童年得不到满足,那么在成年后他会渴望来弥补。
一个孩子在童年缺少疼爱,那么她在长大后会非常非常渴望有份爱能让她幻化回童年,象一个孩子一样被人宠,即使犯错也能得到原谅。
但是,没有一份爱可以替代和弥补童年的缺憾,没有一个人如原谅自己孩子般原谅一个成人,即使是他深爱的人,他会在意,他会计较,他会心理失衡,付出,是为了得到对等的回报。这,和对待孩子恰恰相反。
于是,那份无法弥补的缺憾,就渐渐长大,长成自恋,自哀自怨。
只有没有得到足够的爱的人,才慢慢学会爱自己——除了自己,谁还可以这样爱自己呢?没有人,那么,我们选择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