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提起这句话,许多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600年前发生在明朝初年的大移民,给他们的前辈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代代口口相传,至今移民的子子孙孙仍难以释怀。
前不久,去了一趟山西省洪洞县古大槐树遗址,照了些照片与大家分享,再则,也谈点个人的体会。
要说古槐遗址的修建,时间并不算长,遗址建于民国初年,由在山东的移民后裔组织发起,他们思乡的情怀经几百年的流逝,反而日益强烈,推举一名叫景大启的同乡,回洪洞集资操办大槐树遗址,以寄托大家思乡之情。由于是民间集资修建,规模并不是很大,期间,中国经历了战争的磨难,但前来寻根祭祖的人,络绎不绝。遗址处第一代大槐树只立有一块石碑,第二代大槐树也只剩下干枯的躯干,存活的第三代大槐树现在已根深叶茂。1997年,洪洞县委、县政府为发展经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开发修建了“古槐寻根祭祖圆”,规模比以前大了许多,修建的也很有气势。
说起修建旅游景区,特别是在已经毁灭的遗址处修建新的建筑,我一直不十分赞同。但对洪洞县委、县政府修建“古槐寻根祭祖圆”却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原因如下:
一、
有历史事实,有史料记载,有遗迹存在。
二、
人心所向,有广泛的群众认同。这是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潜在的本性的东西,虽然有些人是无意识的,但都有一种寻根祭祖的情怀在不自觉间影响着自己。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每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
通过这段移民史,使前来寻根祭祖的人,记住中华民族苦难的历史,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让人的灵魂感到震撼,起到教育的作用。
四、
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洪洞旅游资源丰富,有许多有文物价值、历史价值、科研价值的景点值得参观、游览,但过于分散,单个景点区域较小,需要一个龙头景点的支撑, “古槐寻根祭祖圆” 的修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五、
从公园的建设来看,建设者是在用心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虽然其目的是带动经济的发展,但却用浓郁的文化气息感染着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