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3月购买比亚迪豪华版e6车,开三年了,感觉车子不错,厚重沉稳,整个的电力驱动、电子控制,相对于老油车有一种新鲜感。
使用三年车子力量还是挺足,提速、超车不让须眉,续航里程有点降低,不出远航,工作、生活倒是得心应手。
e6作为国内纯电动车优点不少,作为汽车感觉底盘稍低,侧面看着不像底盘低的样子,趴下细看,底盘下面向下突出约120毫米,这样算来,离地间隙确实小了,使用环境受到局限,出入车库、或路况稍差及拉货购物时有托底,生怕磕坏底盘伤及电池,底盘低考虑增高问题考虑已有两年,两年中微信群、朋友圈时不时议论这个问题,集思广益寻求解决的办法,一是安装增高弹簧增高,二是改避震器增高,多次安装试验,效果均不理想,三是最终采用增高件的方式,车子前面增高3厘米,后面增高4厘米,这才真正解决了e6的底盘低的问题。增高件与原车安装位置精密适配,不改动、不更换原车部件,是真正意义的无损安装,不影响原车的性能,且增高效果明显、增高尺寸准确,认为是解决e6底盘低一劳永逸的好方法。
使用三年车子力量还是挺足,提速、超车不让须眉,续航里程有点降低,不出远航,工作、生活倒是得心应手。
e6作为国内纯电动车优点不少,作为汽车感觉底盘稍低,侧面看着不像底盘低的样子,趴下细看,底盘下面向下突出约120毫米,这样算来,离地间隙确实小了,使用环境受到局限,出入车库、或路况稍差及拉货购物时有托底,生怕磕坏底盘伤及电池,底盘低考虑增高问题考虑已有两年,两年中微信群、朋友圈时不时议论这个问题,集思广益寻求解决的办法,一是安装增高弹簧增高,二是改避震器增高,多次安装试验,效果均不理想,三是最终采用增高件的方式,车子前面增高3厘米,后面增高4厘米,这才真正解决了e6的底盘低的问题。增高件与原车安装位置精密适配,不改动、不更换原车部件,是真正意义的无损安装,不影响原车的性能,且增高效果明显、增高尺寸准确,认为是解决e6底盘低一劳永逸的好方法。

这是增高件安装完成的样子,看着是不是高了一节。e6增高件有几种增高尺寸组合,一是增高前3后3厘米,二是增高前3后4厘米,三是增高前4后4厘米,本车选用的是前3后4厘米一种,安装已经两个多月,跑了已经4000多公里,高速沉稳、操控自如;低速雄劲、一往无前,目前感觉比较好,没有各种不适与异样。

对车辆保养勤快,爱车有加,时不时吹一吹、擦一擦,时刻保持整洁,拉的出,跑得快,用得上、用得好,正所谓养车千日千日用,用车一时一时精。

到达工位,安装师傅检查安装位置,思考操作方法,准备安装。

安装师傅检查完毕,顶升车子开始安装,首先卸下前轮毂,然后卸下前避震。
安装过程中,需注意四轮的abs传感器保护好,防止线路断线引起故障。
安装过程中,需注意四轮的abs传感器保护好,防止线路断线引起故障。

这是麦弗逊式前避震,弹簧与避震一体组合,性能较好。e6前避震组合值得称道,麦弗逊前避震再加双叉臂,这样的组合一般用在高档车上,在e6上采用可谓配置厚道。
正是这样的配置,紧密紧凑,适配完美,如果想改变弹簧组合,极不容易做到适配。增高件的改装方式完美诠释了原组合的工作性能。
正是这样的配置,紧密紧凑,适配完美,如果想改变弹簧组合,极不容易做到适配。增高件的改装方式完美诠释了原组合的工作性能。

车子使用三年,避震顶有点污渍,安装增高件应擦拭干净。

增高件与避震顶精密适配,坚固耐用,安装不用拆解避震器,方法新颖且安装操作简单,拧上拧紧螺丝,套上缓冲环即可回装。

前增高件回装到位,安装完成。

后轮卸下轮毂,开始安装后轮增高件。

后避震也是弹簧一体式,安装也是比较简单,拧上拧紧螺丝,螺丝要垂直向上,如果不垂直需要矫正。避震弹簧粗壮,承载力较强。

套上缓冲环,准备回装。安装操作是一种智慧与技巧的再创作,巧手安装只是相应部件的卸下与回装过程。

安装完成后轮立时存照,整个安装过程在地面用千斤顶操作安装,避震器属于弹性元件,安装需要有点技术技巧,两边同时安装较容易些,避免了平衡杆两端高差产生的扭力力矩。

前轮的增高件高度增高3厘米,后轮增高件高度4厘米,安装完成,实际增高高度大于增高件高度,接近角大了,离去角也大了,通过性大幅提高,托底的问题彻底解决。

45度审视一下。

正侧面最能说明问题,高度合适,协调匀称,驾驶沉稳,通过性强,增高到这个高度,与越野车底盘高度差别不大,好路、赖路将一往无前。

16年购买的黑e6,车子皮实抗造,力量充沛,增高使用一直挺好,没出过毛病,已安全行驶20万公里。

16年购买,已经行驶20万公里的增高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