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走进中原,走进中华文明的起源 寒假亲子游之一郑州行

发表于 2019-02-07 21:57    IP属地:未知

查看 44.6W | 回复 54
走进中原,走进中华文明的起源 寒假亲子游之一郑州行
趁还没过年,上个月底,错峰带小朋友去了趟郑州及洛阳,参观了一下河南省博物院,大河村遗址,洛阳龙门石窟和白马寺等地方。收获不小,感觉不虚此行。
这片黄土承载着叱咤风云的脚步,历经仰韶时代、龙山时代和夏、商时代,一脉相承,几无断裂,序列完整,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中几乎完整的链条和标尺,见证了中华民族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它承载了 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现在还不断地为我们传递着远古的信息。
一楼老规矩,先来几张图润到。



PS:错峰出行就是爽,几乎专场的节奏
[ 本帖最后由 tynp 于 2019-2-21 15:43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2-07 22:16    IP属地:未知


做人要厚道,否则别做人。 天下爱卡是一家 ! 活到老,学到老 。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2-07 22:26    IP属地:未知

行程计划安排:
D1:  成都-郑州,早上飞郑州,计划河南省博物院+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D2: 郑州-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
D3: 郑州-成都,上午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下午返回
1.本来计划第一天河南省博物院+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结果遇到冷空气来袭,郑州机场出现冻雾,能见度低,航班延迟3个小时的样子,只能取消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只去了省博物院。
2.住的郑州,郑州-洛阳坐动车往返,40多分钟,还是比较方便,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洛阳龙门高铁站去龙门石窟要注意公交车车次,按地图和站台的那趟车等死都不来,问了保安说这班车一天都没几趟,后来滴滴解决了。
3.由于第一天航班延误,所以把第三天上午的行程改成了去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9-02-07 22:38    IP属地:未知

飞机一落地,出了机舱门,之前成都冬天那种熟悉的末日灰的感觉就回来了。讲真,今年冬天成都的雾霾天气还是没有去前年厉害,郑州这雾霾跟成都之前的简直一样。
到酒店,房间已备好了空气净化器。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2-07 22:39    IP属地:未知

抵达当天,郑州PM2.5 超过了300,估计也是麻木了,几乎无人戴口罩。
别人管不了,自己还是戴起稳当些

[ 本帖最后由 tynp 于 2019-2-7 22:42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02-07 23:03    IP属地:未知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2-07 23:05    IP属地:未知

第一站: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旧址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三胜街31号。馆址几经变更,1961年迁至郑州,新馆于1998年5月1日落成开放展馆面积1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物14万件。馆藏文物多来自于二十世纪初商丘、洛阳、安阳、开封、淅川、三门峡、辉县、新郑等地的考古发掘,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余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一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博物院的部分珍贵文物几经辗转最终被珍藏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
2015年7月14日起河南博物院将闭馆,对主展馆实施维修,所以把精品弄在侧面小厅集中展出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2-07 23:08    IP属地:未知

贾湖骨笛
单看得这一件展品就已经是不虚此行啦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前期(距今9000年前,约为公元前7000年).贾湖骨笛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截止至2014年末) 该骨笛是用鹤类尺骨管制成。磨制精细,7孔。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该墓出土有两件形制相似的骨笛。

据测音研究,它们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雌雄笛的传统。此笛经试奏,证明是一种竖吹骨笛,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祖型。当时的人们利用此笛吹奏出有节奏的音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神灵的尊敬;现代音乐家们使用此笛仍能吹奏五声阶的曲子《小白菜》。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2-07 23:12    IP属地:未知

妇好鸮尊


商代晚期(公元前11世纪)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高45.9厘米 口长16.4厘米、 盛酒器,形体呈猫头鹰状,昂首、圆目、宽喙、小耳、高冠,双翅并拢,双足与垂尾共为三点支撑,后颈有口,上有盖,内壁铸“妇好”二字铭文。背有兽首弓形鋬。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2-07 23:14    IP属地:未知

杜岭方鼎
商代中期的青铜器。 杜岭方鼎是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也是最早装饰饕餮纹与乳钉纹的中国礼器。1974年郑州市出土,共两件,大的在国博,小的在河南博物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