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1-23 19:12 IP属地:未知
查看 85.5W | 回复 5
自驾畅游西藏青海甘肃陕西记 (五)
(2018年7月23日一天行程)
本游记中图片使用小米手机拍摄
摄影、编写:活一年少一年
7月23日,左贡县境内 (海拔5008米)XX乡---邦达县城(海拔4200米)--- 业拉山口(海拔4658米)---怒江七十二道拐---八宿县(海拔3280米)---然乌县(海拔3960米)---来古村来古冰川游玩后,再往回开60多公里回到然乌县城,在出城20多公里的地方住帐篷),今天堵车不知道有多少次。下图是我们今天的行程路线。
第一站 业拉山口与怒江72拐

虽说路难走,但是你看这蓝天有多美啊!著名的72道拐(天路)马上就要到了。 哈哈,求美之路总不是一帆风顺的!

今年的雨水特别大,水毁路段很多,破坏的特别严重。这就叫甘苦相随。

又一处水毁路段,再次堵车!我们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在西藏区域修路的工人全部是汉族人。难道藏族人不会操作机械,不会修路?

海澜天空,又见蓝天,找回了开心。

走出困境,喘了一口气。女司机去路边取水。早晨起床后开了一个小时的车,找到了一处有水的地方,在路边洗脸刷牙。盛夏季节这水还是冰凉冰凉的。

318国道上的业拉山垭口海拔5005米,在这里行走,多多少少有一些气喘。马上要进入怒江72道拐了,由于这段路奇险,全部由武警部队维护管理。怒江天险72道拐从帮达西行,经过业拉山口后,便是怒江山。在此垭口留个纪念吧。

怒江72道拐全景,是老国道318最艰险的路段,难开程度如同其名,怒江的72拐拐得你晕头转向!司机长时间的踏刹车会使刹车系统过热失灵,建议司机多休息,也让刹车部件自然降温。

怒江72道拐之一。

怒江72道拐之二,没有什么,不都在我们的脚下么!

瞧!这是女司机勇敢地闯过了怒江天险72道拐后的高兴劲。

走完72道拐,在山脚下,女司机的高兴劲还没返过来,就被警察拦住,“你是接受罚款200元扣3分,还是自己主动把车顶行李架缷掉?”。女司机下车通过一番交涉,放行了!厉害!哈哈,一个小插曲!

途径一段防滚石的公路路段。这样的路段我们快速通过。

山上滚下来的石头,怎样防也防不住,照样扎了个大窟窿。路过时惊心动魄!
第二站 怒江大桥和怒江遂道

马上进入怒江大桥和怒江遂道,所谓的怒江遂道并不长,其实只有50米左右。

在老桥的旁边另选地方,正在重新做一座新桥。

这是在原老桥的桥面上铺设的钢架桥。怒江大桥位于西藏八宿县境内,国道318线由此经过,海拔2730米。东距帮达镇约100公里,西距八宿县城约40公里。桥梁飞架而过,与对岸遂道相连。
上图是老桥。怒江大桥是一座单行车道。2013年大桥被列为险桥,2014年在原桥面上铺上了钢架。大桥与遂道紧紧相连,横跨两山。狂躁的怒江最窄处只有十几米宽。气势磅礴。四周的高山海抜达到4500米以上。当时的解放军第十八军于1950年4月进军西藏时是一面进军,一面修路。1953年在怒江修建了第一座钢架桥,1972年被拆掉重建,只留下了这个桥墩(上图),原来由部队驻守,1983年交由武警部队驻守。(但我们经过时并没有看见哨兵)。

过了怒江大桥和遂道,就是遂道另一端的景象。水在山涧,天在山巅。

夏季是雨水季节,但是怒江的洪水江面在这里仍然不到15米的宽度。

陡峭的悬崖,荒凉的大山,实为险恶要冲。正是抬头一线天,十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江水似狼嚎,此时此景不得不由人感叹!

这是紧邻怒江遂道的公路。一边是陡峭的悬崖,另一边是悬崖下的滔滔的怒江,女司机沉着冷静,熟练地穿岩而过。

过了怒江遂道不远,遇见公路边上有一块毛主席语录石碑,这块石碑至少有50多年的历史了。毛主席的话句句语言精炼、坑腔有力,内容丰富、高屋建瓴。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读后有一种使人热血沸腾,积极向上的感觉。伟人的个人魅力就是气势磅礴!
第三站 然乌湖

然乌湖边上的一块草地。
这是只是然乌湖的一小部份,然乌湖面面积为22万平方千米,湖面的海拔高度为3850米。湖畔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构成了然乌湖主要的补给水源。然乌湖的湖边是一大片碧草如茵的草甸、碧蓝的湖水、白雪皑皑的雪峰,景色如诗如画。随季节的不同,河水也呈现出或碧蓝或青绿等数种颜色。河道中许多岩石和小岛点缀其间,湖面上春季树影婆娑、秋冬薄雾弥漫,四季美景都会使人如进梦幻之境。我们到达时由于是雨季湖水浑浊。

然乌湖和女司机。

然乌湖湖边的小草原,
第四站 来古冰川

远处白岂岂雪山就是来古冰川。沿然乌湖边的公路向上游前行,远远可见来古冰川在山谷中铺展开来。

给来古冰川来个特写。7月份,来古冰川景区正在开发中,从318国道到来古冰川景区已经全部修成了水泥路。来古冰川是一组冰川的统称,因山谷旁的小村落叫来古村而得名。我们去时门票是免费的。

来古冰川下的来古村,是个原始而静谧的藏族村落,别具一格。藏族风貌、古补风貌十足!近年来也开办了藏家乐,可以提供简单食宿。我们在这个小小的村庄中转了一圈感觉到没被过渡开发。总之,米堆冰川和来古冰川对比是小巫见大巫。

“米堆冰川”底下是一个小小的人工湖。而来古冰川底下是一个巨大的自然湖---然乌湖。来古冰川体量巨大、气势雄伟,沿山谷倾泻而来,它是然乌湖的水源之一。上图是站在来古冰川观景台上看其正面景色。

站在来古冰川观景台上看南边景色。

站在来古冰川观景台上看东边景色。

站在来古冰川观景台上,看西边景色。

离来古冰川的冰湖再近点。冰山融化夹杂着泥浆,断裂的融冰漂浮在浑浊的冰渍湖。夏季湖中还有没被溶化的巨大冰块。

来古冰川回程时看夕阳。

来古村草原上的夕阳高照!阳光像一缕缕金色的细沙,洒落在草地上。

夕阳下的来古村小草原。

太阳快下山了,美不胜收,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在这里看云雾慢慢聚集,消散,雪山隐遁显现,时间仿佛变慢,内心无比充盈。

然乌湖边上的小村庄。

启程返回然乌县城。

太阳快落山了,要找地方休息了。无奈时间太过短暂,后边行程已定,只得跟来古冰川、然乌湖说再见。

偶遇一群大伙伴和小伙伴。就在这个地方过一夜,准备做晚餐了。

今天我们在露营地找不到平整的地方,只能把帐篷架在车顶上睡觉,这样也许更安全。在此之后又来了一位伙伴,三辆车在路边一起住帐篷。瞧!深山中的月亮,车还有帐篷。有意思,够刺激吧!
我们这个露营地选择的不怎么好,离公路太近,所以整晚开着车子的警示灯,在转弯处放了二块汽车警示牌,再后堆了二处高石堆。朋友们,选择露营点要记住: 1、不可在近水处,避免涨水。2、不可在悬崖之下,避免落石。3、不可在高凸之地,避免强风。4、不可在独立树下,避免电击。5、不可在草树丛之中,避免蛇虫。6、帐篷的入口要背风,远离有滚石的山坡。7、避免下雨时帐篷被淹。8、帐篷四角要用大石头压住。9、帐篷内应保持空气流通。10、不在营地留下垃圾。

GS8为征服而来i4WD为传奇而聚,华夏传奇,全国车友,祺聚一家。明天怎么观赏?请看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