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也很荣幸被邀请参加了今年的爱卡年度车评选。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福利,一方面满足我自己的驾驶私欲,集中两天去开40台车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哎各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能跟各位前辈评委相处两天受益匪浅,要知道他们可都是行业内的大咖,若不是这次活动真没机会交流到学习到。
连续举办了多年的爱卡年度车评选本身就意义非凡,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次年度总结,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行业变化,但如果将各个级别最优秀的代表车型集中到一块儿,这一年车市的变化和进步就很直观了。这是年度车评选最重要的意义,无论对于车迷吃瓜还是对于消费者买车,都有很大帮助。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福利,一方面满足我自己的驾驶私欲,集中两天去开40台车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哎各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能跟各位前辈评委相处两天受益匪浅,要知道他们可都是行业内的大咖,若不是这次活动真没机会交流到学习到。
连续举办了多年的爱卡年度车评选本身就意义非凡,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次年度总结,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行业变化,但如果将各个级别最优秀的代表车型集中到一块儿,这一年车市的变化和进步就很直观了。这是年度车评选最重要的意义,无论对于车迷吃瓜还是对于消费者买车,都有很大帮助。
来之前就被“恐吓”说去年现场的温度有多恐怖,带上最高寒冬防御装备来了之后却发现今年的北京太友好了,活动这两天不但温度高,太阳好,连风都没有。
今年的活动地是在密云机场,到场评选车辆是42台,评委一共是15人,分成专家组、编辑组和KOL组,两天的评测环节分成爱卡特色的盲测、静态体验、动态体验、多媒体评测、今年新增的智驾体验以及第二天的道路驾驶评测。先表扬爱卡一句,尽管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但一切还是按照既定流程有条不紊地走完,各位现场的编辑老师们真是辛苦了。
好了,下面我会来说一说两天评选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和时刻。我算是现场的晚辈,资历不够说不出什么行业阔论,就来说说车本身吧,我想这也是你们最关心的吧。
好了,下面我会来说一说两天评选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和时刻。我算是现场的晚辈,资历不够说不出什么行业阔论,就来说说车本身吧,我想这也是你们最关心的吧。
两天内要为42台车打分,也挺亚历山大的。
42位选手中,有些是事前就笃定他优秀的,等待现场验证而已。但其实最有意思的是那些事先并未关注或并不看好现场给我我惊喜的。
首先进行的是艾特特色的盲测环节,闭眼感受一台车的内饰用料、异味程度和怠速噪音等。
露一小脸哈哈。这个环节还是挺公正的,不排除通过一些尅们警示声音和特色设计能迅速判断出这是什么车,也不排除一些自主品牌车会通过材料“作弊”营造高级感,但结合触觉嗅觉和听觉,每台车的整体水平还是能立分高下。
多媒体体验环节,编辑老师带领我们体验注入热点链接、导航使用以及语音控制等多媒体功能。不得不说,这个环节国产车完胜,尤其是语音交互,国产车的车机不但可以精准识别,更是普遍能实现比如开闭天窗这些丰富功能,而合资车的交互几乎都是局限为固定句式固定功能。本土化优势啊。
混动雅阁是我心水的一台车,虽然设计并不那么“雅阁”了,但整台车的质感几乎给人越级感受。
然而他的车机还是很难用,屏幕分辨率也很低,白搭了这块屏的颜值了。
语音交互似乎是近年自主品牌车的一项优势,确实使用体验很不错。
我心中敞篷E的优雅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新一代扁平化的设计也丝毫不影响他继续优雅。
当然,奔驰整个品牌就是优雅的代名词,尽管我不喜欢现代奔驰的设计风格,但他的精致程度还是能够打动我。
大屏、氛围灯这种东西都是割韭菜的利器——国产A级上市的网友感想。
热门菲斯塔,不管事前他的官方图拍的多漂亮,但拉开车门你就会知道,嗯,还是那台现代,略有轻薄感。
动态表现我不敢给太高评价,引擎爆发力确实有,但变速箱有些跟不上趟,底盘倒是挑不出大毛病。性感的排气声倒是很有意思。
低价买高配置,低价买高性能,菲斯塔目标受众很明确。
讴歌卖不好是不是公关的锅一点儿也不重要,要是公关能决定一台车卖得好不好,那这个市场的消费者也太幼稚太可悲了。
RDX是丝毫不愧对讴歌车标的这样一台车。
今年的评测还新增了智驾体验环节,图上为360全景行车辅助体验。
这是自动泊车体验,说一句,大众这套系统的逻辑清晰度与操作便利性并不如新福克斯的好。
这是全场最给我惊喜的一台车。
惊喜在于牧马人在动态体验中表现出的失控性——完全在控制范围内的时空性,也许是轮胎跟场地不绝对匹配的关系,也许牧马人就是这样的底盘设定,总之那种被放任但又受到保护的驾驶感觉很好。
融入很多新式设计,牧马人也变得精致起来。
但相比精致,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忘记该粗糙的还得粗糙。
途锐给我的动态体验印象也很深,只不过跟牧马人相反,ESP这类的电子设施介入非常早,早到会在弯中产生明显的推头感,正如编辑老师所说的那样,这在极端性况下对于救车并给是一件好事。其他方便途锐给人的感受都很好,动力充沛,舒适性极佳。
现代汽车的屏幕真是越来越大了...不过也因为此,加上内饰材料,途锐可以很轻松跟一群大众SUV区分开。
领航员这么大块头的车能有这么好的动态体验相当出乎人意料。第二天的路试我开的第一台车就是他,很奇妙的一种驾驶感受,他的动力或是底盘设定让这台大车很容易驾驶,但又保留了一定的力度,为的是让你时刻记得自己驾驶的是一台不能再纯粹的超大美式SUV。
和林肯大陆一样,领航员是我认为最像林肯的车,我单指设计,车内车外很容易让人回到六十年前那个疯狂崇尚奢华主义的美国车鼎盛年代。
这是全场的一个遗憾,所有人的遗憾,很明显没有人愿意错过四叶草的演出,可惜机械故障。
这台名爵HS也是一个惊喜,没曾想这样一台相貌相对平平的自主SUV却将运动口号贯彻得最彻底。
如果是动力释放有些许捉襟见肘的嘶吼,那底盘的调教就很游刃有余了,弯中的支撑力也好响应性也好,这台车的底盘能给人十分的信心,超出期望值太多。
贴标音响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这个Super Sport虽然有些雷人,但按下去以后威力不小呢。
操控要高于别人,这种浮夸风也不能落后,毕竟生在现在的中国市场,前者只能迎来口碑,后者才能带来销量。
探歌的动态表现也不错,好过同平台的Q2L。
可是Q2L有更吸引人的东西啊...
奥迪是以科技先锋的形象示人的,这种本能并没有蜕化这些年。
年度豪华标杆A8L,当之无愧。
不管你喜欢双屏还是传统的物按键,A8L的驾驶舱都会让你心甘情愿说出“真香”。
说新生的ES是这个级别的标杆你可能不同意,但他代表这个级别最强大的竞争力不会错。都说ES是最不纯正的雷车,这一代ES出来大打脸了。
我想主要是设计,向着LS看起让ES的档次变得高了很多。当然他的驾驶感和配置也是对得起这种高档次的。
这种不知所谓的东西为什么要出现在一台汽车上面??
现场少有的手动档,尽管出现在这台小面包上也让人热血啊,我应该是第二天唯一开他上路的人吧……这台瑞风R3开起来还不错,尽管坐姿很有创业先锋的感觉,但舒适度空间都还不错,也很好开,本本分分,内饰要点赞。
当然绝大部分时间绝大部分人的目光还是集中在这几位身上。
现场我们一直在讨论什么人会买这个车,因为他除了形态像一台跑车,剩下的都不太像。
这车还挺抢手,第二天路试我竟然没轮到开他,似乎大家都要亲自去感受他究竟有多不堪……
其实静态的K50已经能打消不少的驾驶欲望,因为粗制滥造。
这个很土的启动按钮或许不能成为吐槽点,但他真的很土。
排挡头我不形容触感相信你也能看出来触感,太不走心了。
在前途K50的衬托下,LC的形象立马上升到LFA的高度……
虽然从沿袭角度来说,LC接的是SC的班,但从精神角度,LC乃是LFA的传人,虽不如LFA那样传奇,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仍是雷家的当家GT。
场地内的极限动态当然是挑不出毛病,但第二天的路试我对他倒是有些许怨言,主要是他那套引擎声模拟系统,太过吵闹了,或许我潜意识里认为应当以LS的姿态去优雅驾驶LC,而不是以LFA的炸裂姿态吧。
不得不说的一个事实是,这两年2.3T的野马受尽了嘲讽……但5.0一出,全民野马迷!V8的魅力太大了,声浪太过迷人了。而且即使场地内空间有限,但直线加速的过程还是能感受到大排量在中后段绵延不绝的爆发,那是一种痛快,一种狂野,一种刀尽头让你藏不住内心深处害怕的狂野。
一天的场地测试意犹未尽。
第二天的路试,尽管不能像在场地内那样试探各位选手的极限,但这是另一种考量各位综合实力的测试。
最后的总结会,各位前辈和老师发表了感想,又技术角度的,有行业角度的,受益匪浅。
爱卡年度车评选,有趣且有深度的活动,再一次感谢爱卡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