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泉州到崇武古城的路上,一路上的风景很美
图为勤劳的惠安女
崇武古城是闻名中外的惠安女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她们头戴黄斗笠,披着白底小碎花头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蓝色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腰间佩有银腰链,下穿宽大飘逸的低腰黑裤, 配之那精巧艳丽的头饰。俚语称之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崇武一带的男子多出外谋生或出海打鱼,惠安女里里外外一把手,可称得上全能媳妇。(当然全国各地的美女都是好媳妇)
说明一下,不是所有在 惠安 的女子都叫做 惠安女,我们通常所说的 惠安女是 惠东女,主要分布在 福建 惠安 东部 崇武 一带。所以并不是说大家来到 惠安 就能看到遍地的 惠安女,大家只有来到 崇武 这一代才能看到 惠安 女,只有这个地区的 惠安 女才会穿这种典型的 惠安 鲜艳又美丽的衣服。
图为勤劳的惠安女
崇武古城是闻名中外的惠安女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她们头戴黄斗笠,披着白底小碎花头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蓝色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腰间佩有银腰链,下穿宽大飘逸的低腰黑裤, 配之那精巧艳丽的头饰。俚语称之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崇武一带的男子多出外谋生或出海打鱼,惠安女里里外外一把手,可称得上全能媳妇。(当然全国各地的美女都是好媳妇)
说明一下,不是所有在 惠安 的女子都叫做 惠安女,我们通常所说的 惠安女是 惠东女,主要分布在 福建 惠安 东部 崇武 一带。所以并不是说大家来到 惠安 就能看到遍地的 惠安女,大家只有来到 崇武 这一代才能看到 惠安 女,只有这个地区的 惠安 女才会穿这种典型的 惠安 鲜艳又美丽的衣服。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仿佛卷起千堆雪
捕鱼归来,在补网的渔民
崇武 古城坐落于 福建省 泉州市 惠安县 东南海滨,濒临 台湾 海峡是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 德兴 经略 海防 时为抵御倭寇所建,是 中国 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是明政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
崇武古城墙是为了抗击倭寇而建,以前对于倭寇的理解仅停留于书本上,实地走访后发现,在这曲曲折中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镇,第一不知道倭寇会从哪里登陆,第二倭寇捞一票就跑,兵力根本来不及调动,难怪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
崇武古城墙是为了抗击倭寇而建,以前对于倭寇的理解仅停留于书本上,实地走访后发现,在这曲曲折中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镇,第一不知道倭寇会从哪里登陆,第二倭寇捞一票就跑,兵力根本来不及调动,难怪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
作为标志性建筑,真的霸气。挡不住要拍拍的念头呀!
古城墙,要是斑驳这历史的痕迹,该有多少故事可以诉说
当走进崇武古城的时候,会使你感到石头城名不虚传。城墙是石头的,城门是石头的,村民居所是石头的,街道地面也是石头铺就的。小城房屋虽有一些拥挤,但是卫生条件是很好的。房屋装饰说不上精致,但是不失厚重。崇武古城名扬全国,城内破门开店十分少见。但愿保护好古城的风味,让人们还能看到一些传统的东西。
日军炮击处
崇武古城 在一九八八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诵经的 惠安女
粘土加米浆铺成的路,经历过多少人和事
快乐小朋友们,她们将来也许也会会离开这里, 崇武 也许只能是故乡吧
当年的戚将军可曾在这里远眺?
日出日落,周而复始,但人世间却换了模样
安静的小镇,很少见到青壮年,他们都散落在天涯
崇武古城里石雕很多,人口较少,海风很大!海防前线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台风登陆地。石头是厚重的,经得住风雨,扛得住硝烟战火,所以这里的就是一座石头城!
连窗框门框都是石头!不求温暖,只求遮风挡雨!坚固的很。
村中路面都用青石铺就,房子用石头砌成,城墙也由花岗岩筑成,所以,崇武古城又有 石头城 的称号。
老婆婆,在寻找什么呢?没有儿女在身旁陪伴她们不孤单吗?
金色的阳光依然慷慨地洒满古镇,无论小镇兴与衰
至今屹立在古城墙的炮台
连装水和坐的都是石头做成的 不亏是石头城
古老的石头水井
村中的街巷纵横交错,路面很窄,小的不到2米, 宽的也不过3米。
古城墙下一座小门洞,墙根立一石碑,刻着 水关 二字。从水关门进去就是崇武古城中的潮乐村。潮乐村位于古城堡西南边,它是古城内四个村落中比较特别村庄,集中了古城大部分有价值的人文史迹。据说,当初人们在崇武半岛上最先落脚的地方,就在潮乐水关。
崇武古城有东南西北四座正规城门, 水关 则是四大城门之外的偏门,历来有崇武古城 第五城门 的称号。据说水关是为了排水用的
崇武古城有东南西北四座正规城门, 水关 则是四大城门之外的偏门,历来有崇武古城 第五城门 的称号。据说水关是为了排水用的
就分享到这啦
由于时间关系石雕和海边景色都没拍,
由于时间关系石雕和海边景色都没拍,
我的自驾功臣小七(汉腾X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