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8-05-22 12:01 IP属地:未知
再解释如何实现的关键 柔性生产 (所以资料网上搜来的,所以还是要动脑)
揭密三:柔性工厂
事实上,所谓的途安工厂并不只是生产途安一款车型,在这条生产线上,途安与帕萨特完全是共线生产的。而上海大众三厂在设计之初已经具有柔性生产潜能,这使得这座现代化工厂在上马途安时只是在电气配备和运送系统的节点上做了一些相应调整。
所谓柔性生产是继世界汽车产业大规模制造模式之后诞生的一种新生产理念。简单来说,这种生产模式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随时生产多种不同的车型。并且除了一些基本的共性模块,例如车身、底盘之外,其他一切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等都成为选择性模块,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多种组合。
而严格来说,途安与帕萨特不仅仅在外形和市场定位上有很大区别,两者所依托的底盘平台也完全不一样:途安是依托PQ35平台的A级车;而帕萨特是B级车;途安是一款紧凑型多功能轿车,而帕萨特是一辆较大的中高档轿车。从这一点上来说,途安的上线无疑是在更高层面上实践了上海大众三厂的柔性生产潜能。
事实上,在国内汽车行业中最早实践柔性生产方式的正是上海大众。除三厂之外,目前在大众一厂、二厂生产线上也经常可以看见POLO、桑塔纳3000、桑塔纳2000、桑塔纳B2及其变形车、GOL、出租车、警务车、双燃料车等混线生产。
配合柔性生产模式,途安工厂在管理上采用了与帕萨特一样的订单化生产控制系统。这一管理系统确保车身在进入到总装车间第一道工序之前,已经根据顾客的需求对装配什么样的发动机、什么样的变速箱、甚至什么样的轮胎等各种选装配置进行了定义。在装配过程中,所选定的零件会根据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到达正确的装配工位。为此,三厂在原来的装配流水线前部增加一条存储线和一片存储区域。装载帕萨特和途安底盘的装配小车进入到存储线轨道上时,系统会自动识别,从而将不同的底盘分开存放,然后根据装配线需要一一对应送至底盘装配模块。
[ 本帖最后由 pipaltree 于 08-05-22 12:0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