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8-04-10 10:58 IP属地:未知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希望美国派一位高级军官做他的同盟军参谋长,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推荐了陆军中将史迪威。约瑟夫·沃伦·史迪威1883年3月19日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1935年至1939年,他担任美国**驻华武官参赞,其足迹遍及中国各省市,被美国军界称为“最精通中国和远东问题的军官”。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希望美国派一位高级军官做他的同盟军参谋长,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推荐了陆军中将史迪威。约瑟夫·沃伦·史迪威1883年3月19日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1935年至1939年,他担任美国**驻华武官参赞,其足迹遍及中国各省市,被美国军界称为“最精通中国和远东问题的军官”。
1942年3月,史迪威名义上被任命为中国驻缅军总司令,但驻缅的中国军队并不服从史迪威的指挥。这年4月,第五军、第六军已悄然撤回中国,史迪威却一无所知,亲自率领中国军队的一个连坚守阵地,直至增援部队到来,他才明白真相。他拒绝了前来营救的飞机,率领着残余部队,走入原始森林。这里荆棘丛生,遍地都是蚂蚁、昆虫、水蛭。5月24日,史迪威一行终于抵达印度新德里。一时间,他成了举世闻名的英雄。
1942年7月史迪威向蒋介石递交收复缅甸的作战计划。1个月后,史迪威出任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在印度兰姆伽整训和装备中国军队。
截至1944年末,先后有十万中国士兵在兰姆伽受训,国内师以上高级军官有三分之一在这里进行过短期轮训或者合成训练。
中国驻印军的武器装备和经费开支全部由美国**提供,标准略低于美军作战部队。史料记载:“每师步兵三团,炮兵两营,工兵、辎重兵各一营,卫生队一部和一个特务连,作战开始配属一个战车营……”步兵在作战中还能得到空军的火力支援和后勤补给。这使得中国军队第一次从武器和火力上压倒了日本人。
1942年8月,中国驻印军发动缅甸反攻,历经胡冈谷地,莫冈河谷,密**等战役,1944年在中缅边境与远征军会师,至此,中印公路完全打通。
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也渐渐成了公开的秘密。他对蒋介石极为反感,用“花生米”称呼蒋介石。蒋介石三次要求罗斯福更换史迪威,前两次均被拒绝,最后一次,罗斯福派副总统华莱士到中国调查战区情况。华莱士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史迪威必须离开中国。罗斯福最终采纳了蒋介石的建议,改派赫尔利作为特使,将史迪威从中国撤回。
1944年10月19日,史迪威接到罗斯福总统的召回令,两个月后,史迪威出任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令,同时由印度雷多(又译为利多、列多)经缅北密**、至云南的中印公路初步通车,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1945年6月,史迪威出任第10集团军司令,参加冲绳战役。8月在琉球群岛接受10多万日军的投降,9月出席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946年10月12日,史迪威患胃癌在旧金山逝世,终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