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西山林屋洞赏梅随拍*****

25.4w+ 浏览
37 评论
2008-03-11 10:38:32
IP属地:上海
12008-03-11 10:38IP属地:上海


"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梅花作为四君子之首,自古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在全国著名赏梅胜地中,无论是按植梅的历史、规模、数量还是品种排比,西山可是最大的赏梅胜地。以往人们习惯于去光福赏梅,要知道,苏州西山植梅始于唐而盛于明清,已有 500 多年历史,现有梅林面积达 4200 余亩,远胜过光福邓尉。因为以前西山岛的地理交通等原因,人们对西山岛的了解甚少,除了偶有骚人墨客前去探望外,便无人亲泽,真有种“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孤寂。

西山处处都有梅花,地理环境特殊,四面皆水,山态林姿,风情万般,千倾梅林,一片茫茫,似云、似雾、似雪。仿佛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彩画;游人行在花间,阵阵暗香飘然而至,朵朵梅花笑脸迎人,白色复瓣的玉蝶株株相连,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恍若朵朵白云飘入凡间,阵阵清幽的馨香沁人肺腑,置身香阁,悠然遐思,暗香涤去心灵的尘垢,触动着每一个细胞,为之发颤,花如笑靥,人已醉...

=====================================================================================================

林屋洞在西洞庭山岛的东侧中部,可游面积4000多平方米,约占全洞之半,另一半淤塞如旧,尚未清理。



  林屋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壁光滑,水线清晰。石块表面圆润,体态顽夯,雄浑沉实, 只有少数石头呈透、漏、瘦形状。洞内立石多于钟乳,因而自成一格,独具个性,在国内颇 为罕见。



  洞内既有被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洞壁基岩水蚀石景,又有在渗流水作用下所形成的次生化学沉积石景,而更多的是在多种物理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堆积石景,为溶洞主景。在石芽群体的外缘,伴有状如壕沟的石堑。石堑有宽有狭,有高有低,有弯有直,有分有合,通前达后,殊多含蓄之意。林屋洞的石堑之多,形态之美,在国内首屈一指。



  嵌在溶洞顶板中部的曲槽,长达20多米,不但它断面的水平宽度大于垂直高度,而且在槽体上伴有石纹,因而被视为龙的形象。洞顶有穴口朝下的天锅,洞底有穴口朝上的石臼,洞壁上有状为阁子的石龛和呈条状挑出的石台,以及迎水面薄缓、背水面陡峭的石坝。



  林屋洞曾是太湖流域一个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据道书记载,十大洞天中,林屋洞居九,故名“天下第九洞天”,又称“左神幽虚之天”。唐宋两代,凡是信奉道教的皇帝,几乎每年都派供奉官,组织道士在洞中打醮,并向洞中投放金龙玉简。1980年,在洞中发现唐代和宋代的金龙各两条,宋天禧二年(1018)的玉简一块,五代十国时石雕神像一尊,以及陶碗等其他道教文物共25件。它们是研究道教历史的重要资料,今都有复制品陈列在洞内。



  林屋山上,除了无数玲珑剔透、秀润多孔的俏石之外,还有驾浮阁和20多处摩崖石刻,其中数南宋绍兴二年(1132),户部尚书李弥大撰的《无碍居士道隐园记》最有文物价值,其书法之优美、雕刻之精湛,堪称杰作。山下即为西山万亩梅海,山上驾浮阁为太湖赏梅最佳处,苏州“太湖梅花节”每年在此举办。



  太湖西山梅园以林屋山为中心,环山数千亩梅林连绵不断,面积之大,梅种之多,密度之高堪称全国之最。这里有红梅、绿梅、白梅等各个品种,尤以白梅最多。每年梅花盛开之时,太湖西山梅园景区都将举办盛大的“中国苏州太湖梅花节”活动。“林屋梅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赏梅及梅文化研究、活动基地。

22008-03-11 10:41IP属地:上海
拍摄器材SONYT7,就一爷爷级的傻瓜机,大家凑合着看看,砖少拍点,米多T点哈(俺就废话少点,照片多贴点





梅海
32008-03-11 10:43IP属地:上海
鸟瞰林屋梅海
42008-03-11 10:48IP属地:上海
含苞待放的红梅
52008-03-11 10:50IP属地:上海
灿放的白梅
62008-03-11 10:51IP属地:上海
勤劳的小蜜蜂正忙着呢
72008-03-11 10:52IP属地:上海
继续采蜜
82008-03-11 10:55IP属地:上海
继续~~~~~~~~~~~~~~~~~~~~
92008-03-11 10:56IP属地:上海
这感觉咋样
102008-03-11 10:57IP属地:上海
继续~~~~~~~~~~~~~~~~~~~~
认证卡友
认证卡友

等级:

爱车:

暂无

申请认证
认证卡友
关注 723
粉丝 966
内容 1.8w+
等级 版主
位置 上海
嘉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