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谈股论金 >  季凯帆老师论基金

发表于 2008-01-19 15:20    IP属地:未知

查看 16.2W | 回复 35
季凯帆老师论基金

怎样用存款买基金

季凯帆

投资基金,我可以说既是一个老兵,也是一个新手。 说老兵是因为我在美国从2000 年开始就投资开放式共同基金(MutualFund),到现在依然在投;说新手,是因为介入国内的开放式基金的时间不过是2006 年春节后开始的。
钱到底是自己的,所以投资之初比较慎重,当然也花了很多力气去钻研。 毕竟投资不是买小白菜,不搞清楚了, 心里没有底是不行的。而且既然是共同基金,实际上就是大家把钱集中到一起投资。 基金净值涨了,大家都赚钱,跌了,大家都亏钱。如果很多人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式不对, 势必影响到基金公司的操作,当然也就影响到每个基民(包括我自己)的投资利益。 所以有些话还是想讲出来,咱们共同讨论,共同进步,共同赚钱。
   无论怎么说, 投资都不是一个“穷人”的游戏。如果吃穿都还有问题的话,暂时还是不要考虑投资吧。如果咱们已经有了一处房子, 除了支付银行按揭、 生活必需品和一些享受以后,而且每个月也能结余下一些钱,这时候,怎么使用这些“闲钱”,才是一个要认真筹划的问题。
那么,拿多少钱来投资呢?看到过一些人的帖子,有人说把存款全部投到基金了,也有人说把私房钱也投进基金了。 这其实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从长期投资看, 基金投资的风险很小,而短期投资的风险则很大。万一你急需用钱,必须打破你原来投资计划的时候,恐怕就不得不在一个形势很不好的时候,赎回你的基金,那样的损失一定是非常惨痛的。
为了避免损失的出现,有两种简单的方式, 可以来帮助你配置资产,确定到底该把多少钱用来投资基金。
第一种是三分之一法。很简单,分别把三分之一的钱用来买房地产、投资证券市场、用作储蓄或者买国债。 这是一种非常古老但也非常合理的分配。
   第二种更简单的算法就是 “指头算法”。即根据你的年龄来估算自己应该把多少资产用于投资, 把多少用于保守的储蓄。 用公式表示就是:
可用于各类投资的资产比例(%)=100-你目前的年龄。
比如说,你今年30 岁,就应该至少在储蓄上投入30%的资产,而各种投资不超过70%。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就应该调整投资的比例。
不过, 无论你是用 “三分之一法”还是“指头算法”,都强调了一条:你不能把所有的钱都去投资。你必须有充足的“应急资金”,比如万一生病、失业等等。这样一旦有事情也不必以抛售来解燃眉之急,可以比较从容地投资。即便投资失败,也不会让你倾家荡产。这点非常重要,也决定了你投资的心态。显然,如果用一种非常浮躁和压力巨大的心态去投资的时候,一定会去投机、赌博,而不是投资。
人生到处何所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19 15:22    IP属地:未知

基金的风险是什么
                                        ■季凯帆
    投资开放式基金到底有没有风险?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开放式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本质上还是投资股票市场。 大部分人说有风险,也有人说没风险。我认为这两个答案都对。实际上正确的答案是:短期有风险,而且风险很大;长期则无风险,或者风险很小。
    股票市场的波动经常是整体的波动,虽然用投资组合的办法,可以平衡一些个股之间的差异, 但长期的、 系统的波动只有一个办法来平衡———时间。 在一个长时间的期限内,这种波动就变得很小,完全被长期的大趋势压制下去,只是一些“小毛刺”而已。 时间越长,这种“毛刺”的影响就越弱、越不起眼。
    看准大趋势
    在投资领域,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 “过去的业绩不能用于预测未来”。 但未来是没有数据的,我们也只能依赖过去的数据去预测未来,或者用其他国家的数据预测中国的市场。 看看1925-2002 年美国 77年的股票交易历史。 如果1925 年投资1 美元在大公司股票上,到2002 年,收益是 1775 美元。 在这77 年中, 包含了多次股市崩溃,最终的收益依然是1775 倍, 而同期通货膨胀是10 倍。 如果你真能投资77 年, 显然大大地赚了一笔,平均每年收益12.2%。
    这种平均12%的收益就是大趋势。 但这77 年中,如果我们独立地看每一年,却有23 年是亏本的,也就是说有30%的年份是亏钱的。最大一年的亏损达-43.34%, 而在其余的盈利年份, 最赚的年收益是53.99%。 70%的年份是赚钱的,而且赚钱的幅度也比亏损的大, 所以最终是赚钱的。 但这些盈利年份和亏损年份是非常随机的, 也没有任何规律可以寻找, 市场是根本没有办法把握的。 所以我们如果任意投资一年, 我们有30%的可能会亏钱,70%的可能会赚钱。
    但如果我们连续任意投资5年, 平均下来亏本年份的可能性就降到了接近10%。 最亏的年平均收益为-12%,最赚的为 24%,波动明显变小;如果连续投资10 年,平均下来亏损的概率只有3%。 最亏的年平均收益为-0.9%, 最赚的为20%,波动更加减小;如果连续投资20 年,平均下来最少的年平均收益为3.1%,最赚的为 17.7%。 也就是说,即便你运气非常非常糟糕,在一个非常高的点位进行了一次性投资,20 年后也不会亏,只是赚得少。
   所以,按美国的股市历史,如果你仅仅进行一年的投资, 你亏的可能性是30%; 如果做 5 年的投资,亏的可能性是10%; 如果做 10 年的投资, 亏的可能性是3%; 做 20年投资,就不会有亏损。
我没有算过也没有见到资料。如果只进行小于1 年的投资,3 个月或者1 个月亏钱的概率有多大,我猜应该和抛硬币差不多吧。 所以我认为: 短期有风险, 而且风险很大;长期则无风险,或者风险很小。
    增加投资期限降低风险
    对于基金来说, 股票型基金显然是一种激进的、 高风险高收益的基金。对于配置型基金,投资股票的份额越大,风险就越大;投资债券的份额越大,风险就越小。所以一定要记住,风险和收益是一个共生关系,没有高收益低风险的事情。 要降低风险,只有增加投资期限,或者买债券基金,但收益也低。
    投资股票基金的话,最好是一笔长期的资金, 用来养老和子女上大学,有接近或者超过20 年的投资周期,就算亏也不会有多大,这其实也是基金投资的根本目标。如果你3-5年就要结婚买房子,我建议你投债券基金吧; 如果你只想投个三个月、半年,那还是买货币基金吧。
人生到处何所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19 15:23    IP属地:未知

先做投资风险心理测试题
                                  ■季凯帆
    下面有一则投资风险心理测试题目,是我从一本英文版《投资学基础:估值与管理(第 3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翻译过来的。
   这套题目实际上是根据你对风险的认识来测量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并提出投资参考意见。 我希望每个准备投资的朋友都来做这个测试。 而且隔一段时间就应该再做一遍。 因为当你对风险的理解不一样的时候,承受能力也就不一样了。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没有哪个分数段好, 哪个分数段不好的问题,这只是个人心理对风险承受能力的一次评估。
投资风险承受能力测试
1.选择最适合于你自己对投资理念的描述:
A. 我的主要目标是得到最高的长期回报,即使我不得不忍受一些非常巨大的短期损失;B.我希望得到一个很稳定的资产增值,即使这意味着比较低的总回报;C.我希望在长期回报最大化和波动最小化间进行平衡。
2.当你购买股票或者基金的时候,请对下列每个因素分别回答:
A.非常重要;B.有些重要;C.不重要
A. 资产升值的短期潜力;B.资产升值的长期潜力;C. 对于股票,这个公司被其他人收购的可能性;D. 过去6个月盈余或亏损的情况;E.过去5年的盈余或亏损的情况;F. 朋友或者同事的推荐;G.股价或净值下跌的危险性;H.分红的可能性。
3. 你会把 5000 元投入到下面的项目中吗?请分别回答“是”或者“不是”:
A.有 70%的可能性,你的资产翻一倍到10000 元,而有 30%的可能性把5000 元都输光:是/不是?
B.有 80%的可能性,你的资产翻一倍到10000 元,而有 20%的可能性把5000 元都输光:是/不是?
C.有 60%的可能性,你的资产翻一倍到10000 元,而有 40%的可能性把5000 元都输光:是/不是?
4.假设你要在下面两只基金中做选择,你会选哪只?每个基金都含有6 只不同种类的股票,下表显示了每只股票的年收益情况:

5. 如果你拿出 10000 元的投资亏了2000 元,你会怎么办?
A. 割肉, 卖掉;B. 保留着,有50%的机会反弹,有 50%的机会再损失2000 元;C.不知道。
6.假设你在一只基金上投资了1 万元,但一个星期中亏了 15%。你看不出是什么原因, 大盘也没有跌这么多,你会怎么办?
A.补仓,降低平均投资成本;B.清仓,把所有的基金都卖掉,然后投入到一只波动小的基金中;C.卖掉一半基金;D. 等着价格反弹再卖掉;E. 什么都不做 (觉得这是正常的)。
7.下表中显示 2 只基金在过去2 年中每季度的收益情况, 你选择买哪只?

8.作为一个投资者,和其他人相比,你怎么评估你的投资经验?
A.非常有经验;B.比平均水平高;C.平均水平;D.比平均水平低;E.基本没有经验。
人生到处何所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19 21:51    IP属地:未知

通过基金理财而不是发财
■季凯帆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问题:“我准备投资,你给我推荐几只基金吧”,或者“我是新手,昨天刚刚买了只基金,你给评价一下好吗?”说老实话,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的问题。不但是因为这些问题太笼统,更关键的是他们并没有认真做功课,在投资之前没有认认真真地去研究什么是基金,为什么要购买基金。
    说起来也许你不相信,我估计有80%的基友在决定拿出10万元、8万元购买基金之前,考虑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比买件衣服的时间都少。我真为这些基友担心。
    不要患上“Charmin综合症”
    美国非常著名的一个基金经理林奇把这种现象称之为“Charmin综合症”。Charmin是美国宝洁公司出的一种卫生纸,几乎在美国任何一个超市里面都可以看见。林奇说:“很多人在买宝洁公司股票前花的时间还不如花在挑Charmin卫生纸上的时间多”。这就是“Charmin综合症”。
我曾经向一些朋友推荐了一本投资方面的图书,大部分人只想到网络上下载,更有甚者居然说:“我没有时间看书,谁看完了给我讲讲吧。”
其实,投资不是比智商,比的是谁更理性。而理性的前提就是理解,要理解就得花点时间吧。买基金的时候,你无需成为一个投资大师,无需像考大学一样,每天学习到深夜,但你总得花点精力,至少要花买件衣服的时间吧。
    理财和发财之间的区别
    投资基金是理财,而不是发财。我认为理财和发财的一个区别是:理财是有目标的,比如养老或者孩子的教育,而发财似乎是多多益善。理财的目标是比较明确的,比如你希望有200万元养老,50万元为孩子留学,而且你也知道有多长的时间去实现这个目标。显然,如果你已经是个巨富,便无需理财,因为这些钱已经在你的保险柜里了。但在还没有这些钱的时候,你就希望通过理财投资来实现这个目标。可投资是有风险的,你需要考虑如何在最小的风险下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的养老金已经在保险柜里,那你需要的就是克服通货膨胀;如果你有50万元,但你还有20年才退休,而退休的时候需要200万元,那也就是需要20年翻2番,也就是年收益7%-8%;如果你只有10年的时间理财,那就要年收益率15%才行。高的收益意味着你要承担高的风险,如果你只有2元钱,而希望几天后有500万元,那你就买彩票吧。
    基金并非是发财的工具
    所以,我认为理财就是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实现你的既定目标。我们必须在目标和风险中平衡。而大的风险并不能确保大的收益,反而意味着你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基金投资是一种稳健的、达到你目标的方法,而不是发财越多越好的工具。
实际上,投资是平衡你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的事情。你现在投入的越多,享受的就越少,但对未来的保证越多。如果把所有的资产都用来投资,那现在的生活靠什么维系?既要保证现在,也要拥有未来,用高风险来赌未来实在没有必要。上帝是公平的,他不会给咱们免费的午餐。如果我们投机取巧,上帝一定会用某种方式来惩罚我们的。
    基金是用来理财的,是打理你的钱财,让钱财使用得更合理。基金绝对不是来发财的,不会一夜让你暴富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很多人却抱着侥幸的心理,甚至是赌博的心态去买基金,而这种侥幸和赌博就是“基金能发财”。
    华尔街有句话:牛也赚钱,熊也赚钱,只有没脑子的猪会被屠宰!这话有点难听,可是要认真想想,咱们会被屠宰吗?咱们是那个没脑子的家伙吗?如果指望基金是发财工具,最终是否会被市场屠宰呢?
人生到处何所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19 22:05    IP属地:未知

学习...
聚焦膜坛 享受清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19 22:16    IP属地:未知

该选择什么类型的基金
■季凯帆
    就如我们前面几期所说的一样,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投资期限不同,心理风险承受能力也不同。投资基金也一样,并没有放之四海都可以通用的标准的模式,而只有适合每个人自己的模型。
    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目标
    作为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你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不妨对照以下几个案例。
    案例1:如果你是为自己准备养老金,也许还有20年到30年的投资期,而且对投资的风险有足够的了解,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大,那么,你就可以充分利用长期投资的优势,大着胆子选择最激进的股票型基金,而且可以选择那些投资中小企业的“中小盘”股票基金,也就是所谓的最激进、风险最大、收益最大的基金。
    案例2:如果你正在为幼儿园的孩子准备上大学的教育费用,只有10年多一点的时间,你就得稍微稳重点,例如选择投资大型企业的“大盘”股票基金。如果你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并不是很强,也许你同时还要再投资一些债券型基金之类的品种,以降低总体波动。
    案例3:如果你的投资期只有5-10年,例如你已经50多岁,那一定要选择更稳健的投资方式。就算你的心理素质很好,也不能把所有的资产都投资到股票型基金里,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债券型基金。
    案例4:如果你的投资期限更短,比如只有一两年,恐怕就要选择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甚至是货币基金。这样基本能保证在投资期结束的时候,你不会亏本。
    要记住,投资不是冒险。希望的收益越大,承担的风险就越大。但并不是承担的风险越大,最后能得到的收益就一定大。还要记住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有一个长期的投资,却选择一个风险小、收益小的投资方式,也是非常非常不对的。就像咱们一辈子把钱存在银行里面而不投资,那短期看是很安全的,但长期看一定是很愚蠢的。
    我们已经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基金的风险越来越小,但短期波动永远都是存在的。那咱们选择一个波动小的投资方案,虽然损失了一些年平均收益率,但长期下来是不是也差不了多少呢?答案又会让你吓一跳。还是第一个例子,25岁的年轻人,月投入175元,只是收益从12%下降到10%,到60岁的时候,总资产只有62万元。虽然年收益仅仅少了2个百分点,但对比12%收益率时的最终100万元,居然少了40%。如果再降2个百分点,平均收益是8%,那60岁的时候,就只有40万元了。
    投资要趁早
    但你的投资期会有多长呢?你会说我还有20年退休,或者我的孩子还有10年上大学,或者说我没有5年内使用这些钱的计划,但这些其实都低估了你的投资期。20年后退休,并不是意味着你会一次性把所有的投资都赎回,甚至也有可能退休后几年都不赎回,或者你会把投资作为一种遗产留给下一辈;上大学的学费也是一年一年缴纳的;而你5年以后的经济情况很可能会比现在好,投资很可能继续。所以,如果你只是按照你看得见的、确认的时期,去计划你的投资,也许你会损失很多机会。
    时间会是我们投资最好的朋友。只要我们把他当作长期朋友看待,他就会和我们站在一起。所以,如果是长时间投资,一定要追求最高的收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收益带来的高风险就会被平滑掉。也就是说在风险和收益的角逐中,时间会帮我们很大的忙。美国77年股市统计数据表明,大公司的股票在77年后,增长了1770多倍,而波动更大的小公司股票却涨了5000多倍。
    可见,你投资开始的时间越早,就越可以承担更多的风险,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不要太厌恶风险,一味躲避风险,最后就只能让你失去非常好的机会。
人生到处何所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20 10:30    IP属地:未知

LOAK的基金博客2年前就开始读了受益匪浅!去年已经正式出版了,他严重看好的上投、广发基金公司这几年旗下基金业绩稳定优秀!!
投资也需要: 独立之思想 自由之精神。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20 15:43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wonw 于 08-01-20 10:30 发表
LOAK的基金博客2年前就开始读了受益匪浅!去年已经正式出版了,他严重看好的上投、广发基金公司这几年旗下基金业绩稳定优秀!!
我最近刚看到他的博客,看了之后感觉也是大有收获!
人生到处何所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20 15:44    IP属地:未知

如何利用资产配置比率选基金
■季凯帆
    咱们都知道有股票基金、配置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等不同类型的基金,也知道这些基金的风险从高到低,长期收益率也是从高到低。但在中国市场上,似乎并没有一个“纯正”的股票基金,几乎所有的股票基金在投资股票的同时,也投资一些其他的领域,只是比例份额多少不一,这就是基金的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金的激进程度,而资产配置是在基金发行公告里公开披露的,也是基金经理要严格遵守的。
    先以上投基金公司的基金为例。上投基金公司目前发行的股票基金是上投成长先锋、上投阿尔法、上投中国优势基金。哪个更激进?或者说哪个风险更大而收益更多?其实,这些都可以从基金公司公开的基金招募说明书中看到,只是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去仔细看。
    比如,这3只基金在招募书中明确写明:
    上投先锋:“本基金投资组合中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总资产的70%-95%,债券及其它短期金融工具为0-30%,并保持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5%的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债券。”
    上投阿尔法:“本基金投资组合中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总资产的60%-95%,其它为5%~40%,并保持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5%的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债券。”
上投中国优势:“本基金投资于股票的比例为基金资产总值的30%-95%,投资于债券的比例为基金资产总值的0-50%,但现金或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债券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5%。”
    在这些投资品种中,现金和**债券是为了确保正常基金持有人赎回而保留的,一般都不能低于5%,否则基金就得大量抛售股票换取现金,大大影响了基金的投资收益。所以在股票投资上最大的比例就是95%。显然股票比例越大,风险和收益就越大。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当市场情况好的时候,也就是所说的“牛市”时,上投先锋、阿尔法和中国优势都有可能持有95%的股票,从而获得牛市上涨的好处。但上投先锋股票的下限是70%,阿尔法是60%,中国优势是30%,就是说在熊市(股票市场下跌)的时候,上投先锋也必须保留70%的股票,阿尔法要保留60%,中国优势则只保留30%。所以上投先锋比阿尔法激进,上投阿尔法又比中国优势激进。
    由于广发小盘主要投资于中小盘股票,所以虽然其股票持有率和广发聚丰相同,但依然比广发聚丰激进。将基金的激进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广发小盘最高,然后是广发聚丰、广发策略、广发聚富和广发稳健。
对比这两个公司,咱们也可以看出,广发聚丰和上投阿尔法基本处在一个风险和收益水平上。
    要注意,即便是同种风险收益水平的基金,也不意味着同涨同跌,只是从长期来看,风险和收益应该在同一个水平上面。
    显然,不同配置的基金收益和风险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你不能单纯地比较两个基金的收益。比如将配置型基金上投双息和股票型基金广发聚丰来比较,这是没有意义的。短期来看,上投双息也许会比广发聚丰收益好,但从长远来看,广发聚丰一定比上投双息涨得多,这是由其资产配置决定的。而且由于资产配置比例是在基金招募书中严格规定的,如果要修改也必须先更新基金招募书。■
人生到处何所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20 15:44    IP属地:未知

如何利用统计指标选基金
■季凯帆
    基金的配置从根本上决定了基金的风格,但基金运作统计资料是不是也会反映同样的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一些基金评级网站上,有成立一年以上基金的主要数据,从这些数据里面可以看出比单纯基金评级更多的信息。
    以中国晨星网站为例,无论你通过什么方式搜索到一个基金,都会有“风险评估”一栏。如果是1只1年以上的基金,也就是参加评级的基金,在这项里面会有6个指标:平均回报、标准差、夏普比率、阿尔法系数、贝塔系数和R2。
    平均回报指标是按照今年到目前的数据去推算一年的总回报。一般说来,当然是总回报越大越好。从这3个基金的收益来看,广发小盘最好、广发聚富次之、广发稳健最差。
    标准差指标是表现基金增长率的波动情况,也就是平均涨跌幅度的变化。标准差越大,说明基金收益的变化越大,波动短期风险越大。显然广发小盘最大、广发聚富次之、广发稳健最小。
    夏普比率是综合了收益和风险的系数,基本上是收益除以风险。夏普比率高,也就是说在收益相同的情况下,波动较低;反之,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收益较高,也就是高收益低风险。在这3个基金中,广发聚富最好,广发小盘和稳健基本差不多。当然,收益小、风险也小的基金,很可能夏普比率也高,例如债券基金。所以,夏普比率一定要在同类基金中进行比较。
    对于这3只基金,如果你喜欢高收益的,可选择广发小盘;如果你喜欢平稳的,可选择广发稳健;如果要在收益和风险中得到一个平衡,就选择聚富。这个结论基本上和从资产配置上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因为这本来就是因果关系。
    阿尔法系数是代表基金能在多大程度上跑赢整个市场,当然是数值越大越好,也就是说,基金的收益能超越市场。比较下来,广发小盘跑得最快。
    贝塔系数也是表现基金相对于大盘指数的波动情况。如果是一个指数基金,那么贝塔系数就是1,因为指数基金是完全按照大盘情况来设置的。贝塔比1大,说明基金比大盘波动还要大,也就是短期风险比大盘还大;贝塔比1小,说明比大盘波动小,风险比大盘小。可以看出广发稳健的波动最大,聚富最小。
    R2代表基金和大盘的相关性。如果是1,表示和大盘完全相关。其实,R2和1相差很大的话,贝塔系数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简单地说:平均回报和阿尔法都代表收益,当然是越大越好;标准差和贝塔代表波动,也就是短期风险,数值越小,基金表现得越平稳。夏普比率是收益和风险两者的综合,在收益或者风险相同时,这个数值越大越好。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我们必须在同类基金中进行比较,也就是相对于同样的资产组合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用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去比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这些系数彼此得到的结论有时候是不统一的,甚至不同的基金评估公司算出来的数据都不大一样。
    当我们确定了投资方向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后,具体想比较几只基金优中选优的时候,比如到底是上投中国优势还是广发小盘,是富国天益还是易方达策略,这些指标会给出一个参考。
    不过,由于我国的基金发展历史还很短,而这些数据都是统计得出来的,可能还不具备太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但至少是选择基金时候的一个参考。
人生到处何所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