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爱卡自助游 >  闽西北泰宁古城 上清溪 将乐玉华洞游记

发表于 2007-07-17 21:28    IP属地:未知

查看 27.6W | 回复 47
闽西北泰宁古城 上清溪 将乐玉华洞游记
福建省西北部的山城小县泰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美誉,曾出现过“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的人文盛况,朱熹、李纲、杨时等历史名人都曾在此读书讲学。正因为这里一度文声鹊起,虹彩斑斓,宋哲宗将曲阜孔子阙里的府号“泰宁”赐作县名。
    泰宁分布着中国东南沿海诸省面积最大、地貌类型最全、地貌景观价值最高的丹霞地质地貌,在风化、流水侵蚀等作用下,这里的丹霞地质又形成千奇百怪的岩穴地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分布在泰宁境内的大型岩穴有近百个,有人类活动及历史记载的有72个,当地人称“七十二洞”,其它如星星般点缀于丹崖之上的小型岩穴更是数不胜数。
    在千百年的历史流转中,这些丹霞岩穴被赋予不同的功能,小的属虫窝鹰巢,大的则被作为房舍庙宇,从而形成了融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奇特景观。
    泰宁碧水丹山,钟灵毓秀,是我国现有600余处丹霞地貌中,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面积之大为我国东南大陆之最。赤壁丹崖、尖峰巷谷,与蜿蜒百里、烟波浩渺的金湖交相辉映,造就了世所稀有的“水上丹霞”奇观;造型各异的丹霞洞穴和规模宏大的丹霞岩槽,更堪称“天然岩洞博物馆”,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成为全球33家世界地质公园之一,福建省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
“探幽者不易到此而为恨”

金湖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宁县境内,金湖湖面呈圆弧形,宛如一轮新月,是闽江上游富屯溪的一大支流,因河床沙里含金沙而得名。这里水深色碧,岛湖相连,湾汊相间,群峰竞秀,洞奇石美,青山绿水间随处可见丹崖悬瀑、古寺险寨、渔舟农舍和古木山花。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峰怪是金湖的“五绝”,无论春夏秋冬,展现在游客眼前的都似一幅幅浓淡相宜且富有诗情画意的泼墨山水画,令人流连忘返。金湖区有大小溪涧数十条,汇集周边 6 县市 4766 平方公里流域的水流,景区总面积 136 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 26 平方公里,全长 62 公里,有“百里金湖”之称。
   金湖碧波澄澈、鸟翔鱼跃、丹峰竞秀、林木葱郁、危岩兀立、泉瀑争奇。白水祭瀑布、大赤壁、公子峰、水上一线天、幽谷迷津、虎头岩、猫儿山以及甘露寺、醴泉古刹、尚书墓等100外名胜古迹点缀于碧水丹山之中,形成别具上格的游览区, 景区生态良好,原始次生林覆盖率达 95% 以上,水质优良,丹崖翠峰碧水相映成趣;生物多样性 丰富,珍稀动植物繁多; 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春暖秋爽,四季适游,是度假避暑、休养旅游、科考科普、水上运动的理想胜地。

  丹山和碧水是金湖风景构成的两大要素:山的雄奇俊逸,水的清丽幽雅;阳刚与阴柔相济,豪放与婉约互补;碧绿幽蓝的湖泊,同绵延数十公里的赤石群连成一体,丹崖突进湖心,碧水深入山腹;绝壁常常内陷为岩穴,溪涧时时直下成飞瀑;湖水映衬山峰的雄奇,山峰烘托湖水的深邃,加之镶嵌沿岸的岩寺古刹、渔村山寨、古墓关隘等众多人文景观,曲折多致,景象万千,充满山水灵性,造就了国内罕见的水上丹霞奇观,特别是甘露寺、水上一线天、幽谷迷津、天工佛像、天然摩崖石刻等绝世奇观,令人叹为观止,中国当代学者蔡尚思称之为“天下第一湖山”。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77.85 KB)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7-17 21:29    IP属地:未知

景点之甘露岩

         甘露岩寺位于金湖西岸,长滩人形山西侧,是泰宁最负盛名的岩寺。岩寺隐藏于赤石深壑之中,左边一块红色岩石象一口硕大无比的“钟”,右边那块像一面独步天下的巨“鼓”;甘露寺便在这钟鼓石之间,所以有这么个说法叫“右鼓左钟,庙(妙)在其中”,以这来形容其地理位置。钟鼓石前有三棵古松,叫“迎客松”,山门前石碑刻有宋代进士邹恕赞甘露岩诗:“兰若半空中,云山第几重;瀑流千丈练,鹤宿五株松;晓钟禅房黑,霜林木叶红;悬岩回首望,归思过前峰。”这首诗赞美了甘露岩寺的建筑特色和四周秋季景色。 甘露岩寺的山门,碑刻上题的是宋朝进士邹恕写的一首诗:“兰若半空中,云山第几重;瀑流千丈练,鹤宿五棵松。晓雨禅房黑,霜林木叶红;悬崖回首望,归思过前峰。”表现了甘露岩寺的建筑特色和四周的秋季景色。其中的“兰若”,就是寺庙。时光飞逝,山水依旧,庙中香火依然不断,傲霜的枫树依然挺立,只是那遒劲的古松少了两棵。
     甘露岩寺建筑奇特。甘露岩是一个天然的内窄外敞的洞穴,高约80米,深30米。洞的上下为砾岩,中层为砂岩,寺内岩层滤净,渗出的泉水清甜甘冽如甘露,人称龙泉,寺庙因此被称为甘露岩寺。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了凝和尚依附岩壁建造了这个寺庙。这个洞穴上部宽30多米,下部宽却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古人把这地理上的劣势变为建筑上的优势,以独木擎天解决岩势上宽下窄的难题。一根柱子落地,上面建起了四幢楼阁,整个重檐歇山式的层楼叠阁包括上殿、 蜃阁、观音阁、南安阁等建筑,皆仗一柱支撑,顶部无需片瓦,造型别具一格。这个寺庙的全部建筑都是木质的,用T形拱头相连接,没有用一根铁钉。据考证,12世纪时日本重源法师到福建考察,回国后在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寺大佛殿的建造中大量使用的一种“插拱”,就是取样于甘露岩的T形拱头。50年代,甘露岩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建筑研究 所还专门派人来考察,在《人民画报》上发表了该寺的照片。60年代初,庙里僧尼用火不小心,把整座寺庙烧毁了。现在的建筑,是1964年根据原有建筑风格重新修建的 。      

 甘露岩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岩穴高80多米,深和上部宽约有30多米,但下部宽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古人把这地理上劣势变为建筑上的优势,采取“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特结构建筑,即一根粗大的柱子落地,撑托起了四幢重楼叠阁,屋顶无需用片瓦,全部建筑木质的,分上殿、蜃楼阁、观音阁、南安阁四部分组成,用日本人叫“插拱”的“T”形拱头相连接,没有用铁钉,工艺精湛,巧夺天工,雕梁画栋,另具一格,是我国建筑史上一大杰作,闻名中外。据考证,十二世纪时日本名僧重源法师曾三度入闽考察,学习甘露岩寺的建筑工艺,回国后重建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 大佛殿,大佛殿所大量使用的“T”形头拱即取样于甘露岩寺,被誉为“大佛样”。五十年代,甘露岩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以前这庙很小,供奉着送子观音,香火很旺。北宋时叶祖洽的母亲特地从城里赶来求子,并许愿道:“如果生了儿子,一定重修这座寺庙,岩有多大,庙盖多大”。后来果然得子,取名叶祖洽,还高中状元。为偿还母亲的夙愿,叶状元调集天下建筑高手来此建庙。然而,由于这里地势险峻,庙无法建成、一直盖不起来。皇帝派来的建筑师也发愁。有一天,一个名叫周斫头的建筑师看见一壮汉扛着一根又粗又直的大圆木,平稳地放在抬木头用的“Y”形铁叉之间,正在树荫下休息。他顿受启发,当众宣布:“明日开工,不得有误!”弄得其他人都莫名其妙。叶家主事闻讯,忙问设计方案,周斫头便投其所好地说道:“府上状元姓叶,一木四横;这岩下窄上宽,呈倒过来的‘品’字,意为当朝一品官啊!就这样建”。叶家老少听了,无不欢喜,还提议把这柱叫“状元柱”或“如意柱”。所以,这庙的香火更旺了,人们来求子,还都爱抱一抱状元柱,便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10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7-17 21:30    IP属地:未知

水上一线天
  水上一线天,是金湖景区很有代表性的景点之一。这里岩危壁峭,合掌双峰相互挤轧,湖水上涨浸过山腰,形成深绿色的狭长水巷,只容一只小船擦崖而过。石壁左侧的五个大字“水上一线天”,是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题写的。现在小舟徐徐而入,这条水道宽仅2米,长300多米,峭壁高约百米,仰望只见残天一线,俯视惟有水光一脉。水尽处豁然开朗,进入这一个圆形深潭,各位抬头仰望,四周都是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块蓝天,有没有一种坐井观天的感觉,各位一下子都成了“井底之蛙”。峭壁竦立间突出的五道石棱,人称五马落槽。这边有块岩石,像观音菩萨的侧身像。峭壁上长满各类花草,其中有石兰、吊兰和还魂草等,还有两股飞泉由上而下直泻深潭,响声铮铮然,更显得潭色如碧。这里空气清新,如果是夏天,还可以尽情享用一下大自然慷慨赐于的“天然空调”。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07.86 KB)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7-17 21:31    IP属地:未知

去的时间早了 SF说8月才好 八月桂花香 水也会更大更清
[ 本帖最后由 大奇 于 07-07-17 21:31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95.99 KB)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7-17 21:32    IP属地:未知

原来的单竹排 现在都已经改成了双排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12.88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7-17 21:32    IP属地:未知

此地丹霞地貌 最为出名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91.8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7-17 21:33    IP属地:未知

最窄的地方 两只手 伸直了 就能够得着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07.01 KB)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7-17 21:34    IP属地:未知

来个壮观一点的 大的洞洞 至少能有几间屋那么大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90.35 KB)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7-17 21:35    IP属地:未知

PU草 那种细草席 好象就是它编织出来的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96.81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7-17 21:36    IP属地:未知

撑排的艄公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84.15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