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灯增光线】
——原理简单,性能卓著,品质卓越的星级产品★
新车到手的第一时间,强烈建议加装此增光线组,能起到改善过电性能,延缓原车线束老化,从而起到保护线束与大灯组合开关的功效。
国产车型尤其必须!!!
在原车线束中,大量的弱电信号和小功率电气使用的供电线缆基本都是线径较为细小的电线。它们只是用来完成传递一些传感器的通断信号,以及小功率电气设备的供电等等。
莫名其妙的做法,不知为何?汽车大灯所使用的供电电路,多少年来,不曾改变地一直沿用着古老的原车线束弱电信号线,即保持着细线径供电的传统方式。
众所周知,在汽车电路中,如发电机、冷却风扇、启动马达、空调压缩机等等大电流工作下的电器设备,均需要一条特制的较粗导线进行独立供电,否则在连续大电流工作条件状态下,容易导致线路发热(过热短路)熔断,以及电缆线束提早老化变质,缩短原车线束的整体使用寿命。
同样是需要大电流工作的前照大灯,却一直保留着采用原车线束中弱电信号控制线的供电方式,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当前照大灯(60/55W)开启后,两盏大灯的额定功率加起来已经超过100W,实际工作电流基本都在10A甚至以上。
以如此细线径过如此大电流,有心人不妨试试触摸大灯座后面的细小电线,就知道有多烫手了。
再捏捏发硬的线皮,这就是已经开始老化的症兆。
无论任何车型,通常行驶三年以上,该大灯部分线束将陆续开始产生龟裂。
其过高的热量辐射,并进一步影响着整组线束中的其他线路,为避免老化变质最终导致的车辆自燃,而需要整车线束进行彻底更换,代价不菲。
故此,新车落地后的首要改动,就是强烈推荐加装大灯增光线组,从根本上杜绝加速老化的可能,有效延长整车线束的使用寿命。
大灯增光线的品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灯头,即大灯插座,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通常,由大灯发热导致的故障,多数集中在灯座插脚上。
普通材质的塑料基座插脚受热后容易熔化,
而陶瓷基座虽然不会熔化,但其内部使用的铜簧片插脚质量普遍存在问题,接触不良导致的电弧跳火如电焊一般,瞬间即可产生极高的热量,同样可能导致线路的熔断或产生自燃。
市面上常见的普通增光线,由于设计与选材的随意性,大多连续使用一两年后,问题同样存在。
所以,质量过硬的高品质产品,才是一劳永逸的明智选择。
涉及到汽车电路改动,首先必须合理布线,随意乱穿和胡乱捆扎,都将埋下无穷隐患!!!
增光线的走线应该遵循:(面对发动机舱)
1. 电池正极(从电池右边下);
2. 绕过电池后面(将增光线上的保险丝头抽出至电池表面,方便日后更换保险丝);
3. 穿至左前照大灯(驾驶位前方的);
4. 将右前照大灯(副驾驶位前方的)插头从左前大灯的下方穿过(走线必须在固定水箱与空调冷凝网的龙门架以外,参见原车的喇叭线和电子风扇线路,右前照大灯线路的处理方式相同);
5. 两只大灯插口上的地线必须分别搭铁(用距大灯最近处的车壳翼子板固定螺丝固定之,注意要拧紧);
6. 将两只大灯之间的增光线束,塞向前方的塑料保险杠缝隙内,并适当加以捆扎定位;
7. 将多余的线束捆扎在左大灯后方的空挡里。
8. 连接电源“+”时,应先将电池“-”(负极)拆下(最后再装),否则,容易引起工具搭铁跳火!!!
经过这样连接布置的大灯增光线束,不顺藤摸瓜,几乎看不到任何改装痕迹,且非常安全。
在一般店面里加装的,总能挑出布线不合理甚或隐患之处。
【H4前照大灯泡】——更换灯泡必须注意:
▲不能用手触碰灯泡的玻璃头,指纹容易使灯泡损坏炸裂▲
灯泡的取出方式:
1. 将大灯插线口拔下;
2. 取下橡胶防水、防尘罩;
3. 面对大灯,按下、并向自己方向,向上松开大灯插脚左边的钢丝卡扣,即可取出大灯泡;
4. 更换车右大灯时,应先取下空气进气嘴(只有一粒塑料扣卡住,用一字改锥将塑料卡扣的中间芯挑起,然后将空气进气嘴向上拔出);
5. 安装与上述程序相反。
安装注意两点:
1。H4灯泡是否安装到位——卡紧卡簧后,用手晃动灯泡检查;
2。大灯插脚是否到位——接插不好容易导致大电流跳火,烧蚀灯座插口。
[
本帖最后由 雨知 于 07-05-10 13:44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56.16 KB)
使用5个月后的原车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