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7-03-30 12:59 IP属地:未知
查看 5.8W | 回复 4
春季安全行车七要诀
春季行车易困倦 劳逸结合保平安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这是人的生物钟规律所决定的。驾驶人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只有精力高度集中,才会少出差错。因此,防困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行车途中,若感到困倦时,要把车停在安全地带,休息一会儿再赶路,切不可神疲力倦,甚至一边打着瞌睡还一边“硬撑”着开车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春季多风灰尘起 风向风力要注意
春季多风,灰尘较大,影响视线,影响行驶。在灰尘较大的公路上行车,驾驶人要特别注意行人为了避尘而抢路,因此,驾驶人应当在这种时候适当减速,尽量少扬尘土。当风力较大时,应当注意风向、风力给行车带来的影响。风向和车辆同向时,由于风力的作用,制动距离会相对增长,制动的非安全区增大;风向和车辆反向时,风力阻碍作用就大,并会使车辆转向半径和离心力增大,易使车辆发生侧滑或翻侧,因此,驾驶人在行车方向改变时,须加倍注意风力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雨天驾车有影响 行人匆匆多提防
春天大气回升,时有阴雨天气。行人来去匆匆,为避雨往往突然横穿公路,而且低头猛跑,不注意来往车辆,特别是路边的少年儿童,常令驾驶人防不胜防;骑自行车的人也在雨衣里只露出面部,很难注意到左右和后面的情况,耳朵被雨衣裹住,听力也不佳,有的还一手打伞,一手扶把骑车,驾驶人应特别注意。 车况良好才出车 带“病”行驶隐患多
春雨霏霏,驾驶人视线不良,路面情况复杂,因此车辆性能和各项技术状况的完好不能丝毫含糊。所以出车前要仔细检查转向、制动、灯光、喇叭、雨刮器等关键部位,确保状况良好后方可出车。
雾中行车要当心 确保安全是根本
春季多雾,能见度下降,影响驾驶人的观察和判断,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要注意检查车辆上的防雾灯是否合格有效。当遇到浓雾弥漫无法前进时(能见度不到3米),应停车避让,待雾气减退后再走,能见度在30米以内时,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行进中应开 防雾灯、近光灯及尾灯。遇到前方来车要先鸣号,减速让道,不准逆 向行驶、抢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道路处处有险情 时刻小心谨慎行
春天,冰雪消融,路面泥泞,有时还有积水,掩盖了路面的真实情况,从而增加了行车险情。尤其是一些乡村土路,路基和路肩有可能出现疏松、坍塌等,所以驾驶人要密切注意,正确判断道路情况,不要太靠路边行车。特别是在简易公路行驶,遇到石板桥、简易木桥时,最好下车观察一下,确定确实安全再通过。
行驶速度要控制 中速行车防事故
遇到雨天路滑时,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下降,使制动距离增大。倘若行车过快,当遇行人横穿公路、骑自行车者不让道、突遇车辆驶入公路等紧急情况时,就会措手不及,从而引发交通事故。为此,切不可掉以轻心。保证安全的上策,是保持中速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