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宠物生活 >  爬宠宝典—眼镜蛇

发表于 2007-03-20 23:49    IP属地:未知

查看 38.4W | 回复 39
爬宠宝典—眼镜蛇

眼镜蛇饲养心得


眼镜蛇科主要特征:上颌骨较短,前端具有沟牙,沟牙之后往往有1至数枚细牙,系前沟牙类毒蛇,毒液含神经毒为主。头部呈椭圆形,从外形看与无毒蛇不易区别。头背具有对称大鳞,无颊鳞。瞳孔圆形,尾圆柱状,整条脊柱均有椎体下突。
除了欧洲和马达加斯加外,在世界大部分的温暖地区都可以发现它们。各种类占有不同的分化中心。


最基本的安全措施:
眼镜蛇属于智商较高的毒蛇,所以危险性也较大。
1
.无论它们显得多温顺,都不建议直接用手去抓弄它们,避免突然在它们面前做大的动作,有可能它们因为各种原因突然情绪失控,进而攻击你,有部分个体会咬住对方不松嘴。
2
.不要因为满足视觉感而过分惊吓它们,有些个体较神经质、害羞,过分惊吓容易拒食。
3
.尽量避免它的头部正对你的面部,可能它们会因感到威胁而喷出毒液,目标是你的眼睛。
4
.工具:一把蛇钩, 一只蛇夹, 一副厚厚的皮手套, 一副眼镜,及一个牢固的饲养箱,如果有条件应该备有抗蛇毒血清。使用蛇钩时, 手务必在蛇攻击范围之外。



饲养要点:


蛇箱:
应该大小适中,容易清理,通风状况良好,可用木制,正面玻璃门,上方或两侧蒙上通风的砂网;也可以用塑料整理箱,两边或上面刺些小孔通风。饲养箱面积要相当于蛇体长平方的3/4,当然,可以尽量大一点。建议单条饲养,避免两条以上混养,尤其不同种类,否则会互相撕咬,甚至吞食。蛇箱内必须长期放置一个足够大的器皿来装水。水容易被蛇的排泄物污染,最好每天或隔天换水一次,适当的湿度也不会发生蜕不了皮的病状。


箱子底材铺上报纸,毯子,树皮,可以使箱子的清理变的容易的多;用半切的花盆给一个蛇能稳身之所,或者放上一些树枝,至于其它岩石、植物等点缀之物根据各人爱好而定,使蛇住得舒服又有视觉魅力。


活动周期:
眼镜蛇耐寒性较差,向阳性,一昼夜的活动高峰基本有两个,从早上10点至下午2点,曾多次发现在35度以上阳光下暴晒长期不避开;部分野生个体在闷热的日子,也会在晨昏,甚至晚上时段活动,活动周期与当地食物种类活动时间有关。


温度:
饲养箱的温度宜保持在25~30之间,闷热天气,夜间则须降低3—5度左右,气温低于10会患呼吸道和口腔疾病,甚至死亡;可以箱的上方装上普通灯泡、太阳灯、聚热灯泡加温。


过冬:
亚热带温带种类(如舟山)大致从小雪开始进入冬眠,越冬时候箱内温度不能低于10;高于16,用半切的花盆、木箱营造越冬的蛇窝,最好选择较深的挂盆,蛇窝内铺上木屑或竹叶,使蛇感到安全;越冬其间切勿经常把蛇拿出来玩弄,眼镜蛇是比较神经质的蛇,越冬时候经常玩弄会感到不安,消耗大量能量,免疫力下降,容易得病,在冬天得病的蛇,治疗起来比较棘手。


食物:
眼镜蛇4月之后开始进入捕食旺季。人工饲养下成蛇可投喂白老鼠、蟾蜍、青蛙、幼蛇吃泥鳅、乳鼠、小蜥蜴。食物种类和大小关乎蛇的个体大小而定,出蛰不久的眼镜蛇未完全恢复主动捕食状态,应该喂一些营养高,易消化的食物,所以春末、夏初时期适合投喂蟾蜍、蜥蜴、乳鼠;夏秋两季活动频繁,而且要吸收大量营养准备越冬,在这段时期应多喂营养丰富的老鼠。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1.27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6.57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3.89 KB)
  老外高手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89.27 KB)
  专用蛇钩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7.76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34.19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8.19 KB)
 
活着不曾迷失自己,醉一次又何妨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3-20 23:51    IP属地:未知

个别种类介绍:
1)舟山眼镜蛇
学名:Naja atra ( Cantor )
英文名: Chinese CobraFormosa cobra.
俗名:万蛇、饭铲头、蝙蝠蛇。
分布:长江以南各省,西至广西东北部、贵州、重庆东南部,包括台湾、海南及香港。越南、老挝北部。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 700 m左右的平原、丘陵与山区,见于灌丛、竹林、溪涧、稻田、路边、城郊,甚至进入花园或住房。多为白昼活动。捕食鱼、蛙、蜥蜴、鼠、鸟及鸟蛋、蛇等,每年5月前后出蛰,11月进入冬眠。
毒性:强(致命。如抢救及时一般24小时后会化险为夷)
性情:部分个体较凶猛。
特征:全长1~2,中大型毒蛇,体色变异较多,为黄褐色至深灰色、棕色或黑色,头部为椭图形,腹面污白色,颈腹具灰黑色宽横斑及其前方的两个黑点。头呈椭圆形,当其兴奋或发怒时,头会昂起且颈部扩张呈扁平状,状似饭匙。又因其颈部扩张时,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看似眼镜状花纹,或在基础上的饰变。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8.4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1.87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3.19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5.88 KB)
 
活着不曾迷失自己,醉一次又何妨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3-20 23:51    IP属地:未知

2)孟加拉眼镜蛇
学名: Naja kaouthia
英文名:Monocled Cobra
别名:泰万、单眼斑眼镜蛇、泰国眼镜蛇。
大小:100-150 cm, 有时候达到 230 cm
分布:北部印度、阿萨姆、尼泊尔、孟加拉、缅甸、泰国、马来亚、越南、老挝、中国.(云南、四川南部、广西、西藏东南部)。生活在河谷的平坝及低山农耕地附近灌丛中。以鼠、蛙、鸟、蜥蜴等脊椎动物为食物。
性情:凶猛
毒性:强(致命。毒性发作类似眼镜王蛇)
特征:中大型毒蛇,发怒时会发出粗旷的呼呼声,颈部膨扁时,项背的"眼镜"状斑仅有单个圆圈,或在此基础上的饰变。不同地区,眼镜斑的饰变略有不同。腹面或咽喉部色稍浅,呈黄白色,背面无横纹,或仅在眼镜斑后面有一浅色横斑。


孟加拉眼镜蛇的各种颜色差异:
俗称广西万的个体,分布广西/中南半岛
(有专家认为是N.atra N.kaouthia 的中间过渡类型。)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0.05 KB)
 
活着不曾迷失自己,醉一次又何妨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3-20 23:52    IP属地:未知

俗称:泰万的个体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6.18 KB)
 
活着不曾迷失自己,醉一次又何妨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3-20 23:52    IP属地:未知

四川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7.58 KB)
 
活着不曾迷失自己,醉一次又何妨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3-21 00:02    IP属地:未知

黄色系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1.29 KB)
 
活着不曾迷失自己,醉一次又何妨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3-21 00:03    IP属地:未知

Albino 白化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7.66 KB)
 
活着不曾迷失自己,醉一次又何妨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3-21 00:03    IP属地:未知

马来西亚北部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52.13 KB)
 
活着不曾迷失自己,醉一次又何妨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3-21 00:04    IP属地:未知

被称为素攀眼镜蛇”Suphan cobra Naja kaouthia suphanensis)的无饰斑个体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5.32 KB)
 
活着不曾迷失自己,醉一次又何妨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3-21 00:05    IP属地:未知

白化(暴风雪型)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15.18 KB)
 
活着不曾迷失自己,醉一次又何妨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