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6-10-04 21:19 IP属地:未知
查看 7.4W | 回复 4
唐山大地震30年琐忆
7月28日,唐山大地震30周年了,这么算来,发觉老人家也去世30年了。我常常有些庆幸甚至自豪,自己也是文革里面出生的人,上个世纪中国经历的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我赶上了一个尾巴。而人类历史上这次进入排名的大灾难,我也同样保有着一些记忆的片断。
这些年中,偶尔回忆童年,很多画面仿佛就在昨天,那次地震也在其中。我可以清晰地记得当时住在母亲学校的宿舍里,地震之后所有人都从楼里搬到了操场上的帆布帐篷里,帐篷一个挨一个,排得非常整齐,有好多排,每家一个帐篷,我们家的帐篷在整个帐篷队列的最北边一排,靠近东端,但不是顶头,帐篷的门帘是朝北的。能感觉到我说的详细吗?这是我脑海中常常浮现的画面,可是我留下这些记忆的时候是多大呢?两岁零两个半月!我曾经向父母求证我这些记忆对不对,他们说对。我自己就很惊恐自己怎么能把两岁零两个半月的时候的事情记得那么清楚。我记得那是童年岁月中一段非常有趣的日子,因为所有人都搬到了操场上,对于孩子们来讲,就好像搬到了一个家里,我记得孩子们都在帐篷群里跑来跑去,一会到这家的帐篷里玩玩,一会又去那家的帐篷混混,简直开心极了,长大一点想起那段时光,觉得不象是在避难,倒像是在过夏令营。
但是我的记忆后来还是中断了,我不记得我们什么时候搬回了自己的家里,而在这次地震之前的记忆,在我的脑海中也是不存在的。所以在我的人生里,追溯最早的记忆,大概就是“地震”这个词了。
因为老董,唐山成了一个我非常熟悉的城市,记不清去过多少次了,当我今天在电台的新闻里听到那些记者对于新唐山的溢美之词,只能莞尔一笑。我没有见过震后唐山的惨象,所以可能无法站在一个对比的角度上去看今天的唐山,但是我想那些作现场报道的记者,应该比我还小,小到连防震棚都没有住过,所以他们的赞美更是出于一种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本能。
今天的唐山其实还是一个很破败的城市,比较脏,比较旧,除了老董家住的楼盘,看不出任何现代化的痕迹。也许是对于防震的永久性需求,楼都比较矮,整个城市灰突突的。这和河北省经济第一城市的名号很不协调,更加不协调的是唐山豪华车的保有量全国城市排名第二的壮举。老董常常给我讲些唐山有钱人的故事,每次都是新的,每次都让我长大了嘴巴。我觉得他不是编的,因为我就讲不出这种故事,我在中国的首都北京生活,我的家乡是中国经济最强的省山东,这都不是缺少有钱人的地方,但是我讲不出唐山富豪们那种挥金如土的故事。
在唐山也认识几位其貌不扬的有钱大哥,有一个开音像店的老李大哥,特别朴实厚道的一个人,有一次和老董一起来北京,晚上约在沸腾渔乡。我说大哥这次来忙啥?他说想买个车,来看看。我问看重什么车了,并且给他推荐我的最爱volvo s80。大哥说看上一辆保时捷……老董接话说,今天去南三环卖保时捷的店看车,到门口一看-全是唐山牌照的车……
另外几个故事都发生在婚礼上,我分不开了,就合在一起说了——某大哥儿子结婚,于是出动几十辆宝马7系、几十辆林肯卡迪拉克,来宾随份子100万都拿不出手,一般都是200万,主持人点名要李咏和王小丫一起来,歌星就从孙楠开始请吧,钱都不是问题……
听了很多这种故事,在我的脑子里,唐山是个很怪异的地方,破败的城市居住着成群的亿万富翁。现在曹妃甸在进行着大开发,首钢搬过去之前,应该还可以造就几百个千万富翁,我不知道唐山的领导、河北的领导、中央的领导到底想把唐山变成什么样,难道真的就觉得这个每晚都逼得富翁们跑到北京的夜总会来找小姐的城市已经很美很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