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江边路1号,中山北路与江边路交叉口西侧长江岸边。民国时期,电厂几经曲折,历经坎坷,有过“全国模范电厂”、“首都的眼睛”之兴盛年代,也有过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衰落时期。民国首都电厂是中国第一家官办公用电气企业,与杭州闸口电厂、上海杨树浦电厂共称为江南三大发电厂。解放南京时的渡江第一船“京电”小火轮出自该厂,号称“渡江第一船”。解放后,该厂一度是江苏省装机容量最大、同时是华东电网的主力骨干发电厂,承担了江苏省三分之一的发电任务,是具有代表性、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
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曾是民国时期首都电厂(解放后下关电厂)的煤炭装卸、煤灰外运和取水专用码头,电厂搬迁后停用。码头边停靠的浦龙号趸船曾承载孙中山灵柩跨江上岸,赋予该码头浓厚的历史意义。1997年进行翻扩建后形成了旧址公园。改造后的民国首都电厂旧址主要用于餐饮娱乐及工业遗存展示,两者是可互相串通并且相对保持独立的,电厂旧址与中山码头一起重点突出下关区码头文化及工业技术交相辉映的历史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