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继尧(1883—1927年),又名荣昌,字蓂赓,汉族,云南会泽人。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云南滇系军阀的主要领导者。1883年8月14日出生。就读东京振武学校,然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深造。
作为滇系军阀的代表人物,唐继尧在近14年的执政期中,兴办教育、筹办市政、发展实业做了若干件利民兴滇的大事。然而他也是一位十分有争议的人物,念其护国之功,逝世后补行国葬仪式。
唐继尧墓位于昆明圆通山公园西后门。
俗称:唐坟
破土动工于1930年,竣工于1932年,墓为石砌圆丘形,高6米,直径为16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在国内为较大的陵墓。
墓前有石质厦式阁,碑阁宽17.6米,镶嵌着8个大碑。阁厦由14根石柱支撑。
墓的豪华气派,在昆明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显示了墓主生前的威赫和权力
唐继尧1904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6期,回国后任云南督练公所参谋处提调,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监督,新军第十九镇参谋官、管带等。参与昆明辛亥起义。辛亥云南军都督府成立后任军政、参谋两部次长,1912年任贵州都督,1913年—1927年间任云南都督、督军。1915—1916年曾参与领导反袁护国战争,1927年为革命浪潮所推翻,随即去世,唐继尧统治云南达14年之久。唐继尧在辛亥、护国中有重要功绩,创办东陆大学亦功不可没。
唐坟正中刻写着“会泽唐公冥墓”,两边对联是:“功业须当垂永久,风云常为护储胥。”唐坟前神道两旁立有石狮、华表,唐坟之上还有许多石雕,气势壮观!
唐继尧在辛亥 革命和护国战争中都建树奇功,然而其后期卷入了军阀混战,后人为其题写的挽联是:“治滇无善政,护国有奇功”
唐继尧墓前建有廊柱式石牌坊,面阔16.70米,镶嵌着8个石碑,这8个石碑,刻着1916年护国战争期间被推举为护国军务院抚军长,大总统黎元洪的授勋令;孙中山大元帅1924年关于推举唐继尧为广州军政府副元帅的文件,以及周忠岳为唐继尧写下的长篇墓表。把这些内容合起来,就是唐继尧一生中最精彩、最辉煌的人生岁月。
光绪廿八年(1902年)唐继尧东渡日本,入士官学校第六期,和赵恒惕、阎锡山等同期。毕业后返国,遍游东北,凭吊日俄战场,又至北京,在保定观秋操。
宣统元年(1909年)返云南,在讲武堂担任教官及从事革命活动。
辛亥年(1911年),唐继尧任陆军第十九镇卅七协七十四标第一营管带(就是今天营长地位),当时卅七协协统是蔡锷,七十四标标统是罗佩金,唐继尧是第一营管带,刘存厚是第二营管带,雷飚是第三营管带。云南光复后,蔡锷就任云南都督,出兵北伐,派雷飚、彭新民护送前云贵总督李经羲离滇。派谢汝翼、李鸿祥率师出四川,迫四川总督赵尔丰独立。派罗佩金、庾恩旸率一军赴滇南。派李根源率一军赴滇西。这时候贵州也起义,贵州士绅任可澄、刘显世、戴戡等吁请蔡锷派唐继尧率军援黔。讨平黔乱,即被推为贵州都督。
民国2年秋,唐继尧继蔡锷出任云南都督。
1913年11月,唐继尧正式接替蔡锷担任云南都督兼云南民政长。
1915年12月25日,他与蔡锷、李烈钧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率先在西南边陲打响了护国讨袁的第一枪。护国战争结束后,任云南督军兼省长。尔后,参加了孙中山发动的护法、靖国运动。
1916年5 月8 日,护国军中央机构军务院宣告成立,以代行北京国务院的职权,推唐继尧为抚军长,以岑春煊为副抚军长。军务院设于肇庆,唐远在昆明,乃由岑以副抚军长代理抚军长。并推刘显世、陆荣廷、龙济光、梁启超、蔡锷、李烈钧、陈炳焜为抚军。
1918年被推为护法军总裁,并任滇川黔鄂豫陕湘闽八省靖国联军总司令。
1922年被驻川靖国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驱逐。次年不听孙中山先生的劝阻,率先回滇复职。
1925年10月10日,五洲洪门第四次恳亲大会在旧金山召开。来自美洲各地、香港、澳门和上海等地的洪门组织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选举早年加入同盟会并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的陈炯明(1878—1933)、唐继尧(1883—1927)为党的正副总理,这一次恳亲大会实际上也就是中国致公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7年2月6日,胡若愚、龙云、张汝骥、李选廷四镇守使联合起来,对唐继尧实行兵谏,威逼去职。
1927年5月23日,唐继尧含恨病逝,享年44岁,云南当局举行公葬,抗战初期,感念唐护国之功,国民政府于1935年明令褒扬,于1936年改公葬为国葬,补行国葬仪式,唐继尧铜像也在昆明大观楼落成。
这个墓把建筑上的希腊式、威尼斯式、哥德式与中国传统融为一体。
此外,还采用了拉丁式的铭刻,墓顶树木葱郁,形成了一个绿色墓冠。
民国三年(1914年),唐继尧在云南首开西南兵器工业先河,在昆明海口建兵工厂,该厂能生产步枪、轻重机枪。之后这一兵工厂在护国、护法和靖国战争中都派上了大用场。
他还组织依靠云南人民自己的力量修建了第一条铁路——个碧石铁路。民国元年(1912年)在唐继尧支持下,以发行股票的形式集资,从民国四年(1915年)至民国十年(1921年)历时7年建成个碧石铁路,它连通了滇越铁路。强了云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加了云南财政收入。
他主持修建了积善村、明波村的电力抽水站,提灌面积达七八万亩,使滇池周边农田实现了规模灌溉,解决了小农分散的生产方式无法解决的难题。唐继尧还在昆明农村推广使用肥田粉(化肥)。
民国四年(1915年),在王鸿图、黄毓成等人倡议兴办自来水厂,在唐继尧支持下,在翠湖建起了自来水厂,改善了部分昆明人饮用井水、河水的不卫生状况。这是西南创办的第一家自来水厂。
民国十一年(1922年)秋,唐继尧聘请了广东人刘沛泉等旅美华侨来滇,组建了云南第一支空军部队,所建昆明巫家坝机场,是我国继杭州苋桥机场之后开辟的第二个机场。
民国十四年(1925年)2月,云南无线电台及长波天线大铁塔在昆明东郊安装竣工。当时无线电事业在我国还处于萌芽时期,全国仅有北京、上海、沈阳等少数大城市建有电台。
在市政建设方面,唐继尧主持了昆明市的改造工程,整修街道,疏浚下水道,开辟公园,例如在翠湖由东至西筑了道长堤,与阮堤在湖心岛相交,名“唐堤”。这些市政工程使省城面貌为之一新。
唐继尧仿效省外一些省城设市管理的经验,将原本归警察厅管辖的昆明县划出来,实行民治,正式划定省会区域,昆明也正式定名为昆明市政公所,市区仍以“原省会警察区域为范围”,总面积为17.96平方公里。
唐继尧还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在云南创建了第一所大学——东路大学(现云南大学)。
离唐继尧墓不远,还有远征军将士纪念碑
陆军第8军滇西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该碑专门为松山战役阵亡将士而修建
1947年,原第8军军长、后任昆明警备总司令的何绍周,原副军长、后任第8军军长的李弥以及云南各界人士等,在云南昆明市圆通山公园修建了一座“陆军第八军滇西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背面署名何绍周、李弥等等。正面刻有碑文:“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文革时,此墓碑遭到破坏,现在看到的为重建
一声叹息
发生在1944年著名滇西松山战役中国军队先后共伤亡7763人其中阵亡4000人失踪50人歼灭日军1000余人俘获9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与日军在正面战场持续时间最伤亡比例最为悬殊场战役
“缅甸战役中国阵亡将士纪念碑”又称“安澜纪念塔”,为原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率部所建,1944年10月4日奠基,1945年2月19日举行落成典礼。因为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在缅甸抗日英勇善战,最后壮烈殉国,功勋卓著,所以又名“安澜纪念塔”。该碑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被拆除
又是一声叹息
本来此贴原名想叫唐坟,但是后来又加了远征军两座纪念碑,觉得再这样叫不合适,再加上两座纪念中国远征军牺牲将士的纪念碑均被毁坏过,心里很不是滋味。
反而不知道此贴该如何收尾
草草结束吧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反而一些历史被后人了解到本来的面目后
会让人回味 耐人寻味
但更会更让人敬仰
就到这里吧
谢谢观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