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8-01 11:34 IP属地:未知
科普一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金果坪是巴、建、鹤三县的军事要冲。贺龙元帅曾率部五次屯兵于金果坪乡,打土豪、分田地,开展武装斗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著名军事家、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将军就殉难于金果坪。1928年11月,贺龙首次率红军由长阳枝柘坪到达金果坪,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29年5月,贺龙又率红四军由长阳枝柘坪经巴东县石门台、朱家台、连天坡(今连天村)开展革命斗争,并在金果坪留下了红四军政治部的花顺桃等同志进行建政工作。同年12月,贺龙又率红四军从长阳资丘到金果坪,居住数日,亲自筹建区、乡苏维埃政府。1930年2月至4月,金果坪、马家沟等苏维埃政府相继建立,同属鹤峰金果坪区苏维埃政府管辖,区政府设在今下村湾村的岩岭上。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就着手建立自己的武装队伍,建立了金果坪区游击队,连天坡、金果坪2个乡赤卫队。此前于1929年8月在金果坪建立的巴、建、鹤边防司令部,经常得到游击队的支援和补充。从此,勤劳勇敢的金果坪人民在红军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武装斗争。1931年,贺龙亲自指挥了著名的花园包歼匪战役。同年1月,由红四军和红六军合编的红二军团回到湘鄂边苏区,适逢川军一个师向苏区“围剿”,敌约2000人,在其师长杨铭指挥下,经金果坪乡石板水向建始县官店进发。3月,贺龙亲率大军,分三路包围敌军于建始县战场坝歼灭,取得重大胜利。紧接着,拉开了花园包战役的序幕。花园包在今天的桃李溪村,山头有巨石垒成的碉堡,高10米,内置土炮台和罐子炮,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是团防曾德圣、唐贵登修筑和占据之地,他们拥有100多人枪,成为苏区的心腹之患。从2月13日至26日,联防司令曾宪文和五路指挥39团副团长肖发明发兵攻打,均未得手。3月11日,贺龙亲自出马,带领千余人,分别由汪家包和黄先淌两路进军花园包之敌,在强大炮火和政治攻势下,敌人一片混乱,原先打入敌部的少年赤卫队员陈海明乘机点燃香签插入火药库内。碉堡被炸毁后,红军立即发起冲锋,仅半日就结束了战斗。次日,红军在枫树坪(桃李溪村境内)召开了千人大会,贺龙在会上讲话,并检阅了红军。随即,红二军团在枝柘坪进行休整,并改编为红三军。1933年2月12日,湘鄂西中央分局、红三军军部从鹤峰迁至金果坪乡。军部设于现江家村组刘汉清家,军部下设保卫处、枪炮局、特务大队和医院。红三军军部和湘鄂西中央分局迁至金果坪后,在中央分局书记夏曦的主持下召开会议贯彻“左”倾路线,错杀了大批优秀的军政干部,有名有姓的红军干部及地方干部就达107人之多。同年3月25日,中央分局以开会为名,逮捕了九师师长段德昌,并于1933年5月1日召开大会,段德昌被错杀于金果坪江家村,时年29岁。1952年,毛泽东主席给段德昌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一号烈士证。在革命战争年代,金果坪人民有500多志士投身革命事业,其中有200余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以肖发明、陈遵山等人为代表的优秀红军干部,为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