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6-26 13:28 IP属地:未知
查看 118.8W | 回复 130
舌尖上的人间美味---菌子
天朗月清秋宜人,登高拾菌倍精神。
山花迎人心情爽,野果适口回味深。
随意攀行寻踪迹,上心采摘辨伪真。
日迟篮满不知累,兴致尚浓忘回村。
......
我的家乡云南,位于祖国西南端,有着太多的天然名片,提及云南,秀丽的名山大川令人流连忘返,丰富的自然资源,更为人所传唱。云南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齐全,数量众多,大自然对云南的馈赠,不仅仅于此。每年六七月,雨水滋润了山川大地。在这个季节里,各种各样的野生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山中菌子破土而出,一想到山林中它那可爱的模样,就想前往去寻找。
在我的家乡云南捡菌子,堪称家常便饭。很多山区群众每逢菌子季,挎着农家竹筐,上山寻菌,收获满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捡菌子的欣喜,自然难以言表,而见到菌子内心的兴奋,捡过菌子的人才能深刻体会。昨天刚下过雨,我也带上家人带上小九去体验捡菌子的乐趣和喜悦。
雨后的山中,出得最多的恐怕就是青头菌。它戴着独特的绿色小帽,与山林颜色相似,所以不容易发现。高调地从湿润的土壤中探出头来,虽然它全身都泛着淡淡的青铜色,却足以勾起人们的味蕾。如果你在山林中发现一朵,在不超出一米范围内必定能发现另一朵。
青头菌是不会闹人的,如果捡到早期的青头菌,菌帽团团抱着菌脚,颜色青白相间,是为上品,可以拔出菌脚,往小碗般的帽子里放肉馅,清炖,清甜可口,老少咸宜;也可以蒸熟后捣碎,放点青椒,菌泥,十分奢侈,美味;或用来煮汤,放一两片薄薄的宣威老火腿,极鲜;长老的用来炒青椒,滑溜溜的,十分滑嫩美味,或者往火锅里扔几朵,有画龙点睛之效。青头菌出现在菌季中期,松树林里,灌木丛中,常见其身影,青绿相间,拱土而出,长老后菌帽张开,像一把伞,点点斑纹,像青花碎瓷。
干巴菌又叫牛牙齿菌,顾名思义,像牛的牙齿,此菌无论挖,还是洗,都极麻烦,需要耐心。菌常常长于草根之中,夹杂着枯草,沙子,泥巴,要用镰刀才能撬起来。及洗,需要南瓜叶,或丝瓜瓤,细细洗净,再撕成一小片一小片,菌香浓郁,干炒青椒,十分香,处理不好的话会有一丝丝腥味。无论怎么细心,总会不小心咬到沙子。
牛肝菌大多都是菌根共生菌,产于每年6-10月。因其肉质肥厚,极似牛肝而得名,为“四大菌王”之一。牛肝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世界性著名食用菌。具有清热解毒、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和血、补虚提神等作用,中医认为对贫血、体虚、头晕、耳鸣有功效,可作药用,是中成药“舒筋丸”的原料之一,并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腺膘呤、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可用于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等症。
奶浆菌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菌类食材,多生长在海拔一千六百米到两千八百米的高原地带森林中,它在夏天七八月份产量最大,而且生长时间短,多在雨后出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它弄断以后,会出现大量如奶浆般的汁液。奶浆菌的特点是香味浓郁,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抗逆能力,并含有多种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磷、钾、铁核黄素等微量元素。
鸡油菌为喇叭形,杏黄色至蛋黄色,菌盖宽3-9 厘米,最出扁平,后下凹。菌肉蛋黄色,味美。鸡油菌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 、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性味甘、寒。具有清目、利肺、益肠胃的功效。常食此菌可预防视力下降、眼炎、皮肤干燥等病。鸡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有时也叫杏菌、杏黄菌或黄丝菌。
今天的收获挺大的,除了捡到以上几种菌子之外,还捡了一些其他的菌子,满满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