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5-03 11:38 IP属地:未知
查看 153.4W | 回复 190
宁静的江畔、古老的周子古镇(嘉陵第一桑梓)
清明休假,驾车百里回到老家仪陇马鞍,4月5日陪家人去了趟广安,4月6人应朋友之邀,相约在周子,有2个朋友在蓬安上班,有一个朋友在成都上班,回家看望老人返回成都路过蓬安,也有接近1年没见面,因此趁大家都有时间,相约在蓬安周子,有美味的河舒豆腐吃,有号称嘉陵第一桑梓的周子古镇可以逛,还有香脆的姚麻花可以尝,何其美哉也,关于朋友聚会,只要有时间,一人提议,大家都会尽量抽出时间相聚。
从马鞍出发,带上闺女,成都的朋友一家人,2辆车奔蓬安而去,路程100来公里,1个多小时,在吃饭之前还能逛一逛黄昏下的周子古镇。
去蓬安,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还记得2001年,家姐还在蓬安读师范,刚好毕业,那一年也刚好是我初中毕业,姐姐实习结束返校办理毕业手续,跟着进了一次城,也是平生第一次出远门,由一个县到了另外一个县,见世面去。还记得那时候的蓬安县城,没那么多的车,也没那么高的住房,也没有自由和胆量到处乱逛。这一次来,一是聚会,二是冲着蓬安的美食而去-河舒豆腐。

下了高速,进入蓬安城区,驶往城区的路,安汉大道北段,标准的双向6车道,限速70KM,每次跟他们走段路,都小心翼翼的怕超速,朋友们带路的可不怕,他们熟悉哪里有探头,我们外地来的只能规规矩矩。

景区大门
周子古镇与相如故城(今锦屏镇)隔江相望,被誉为嘉陵江上最后的码头古镇。长约1000米的百年古街,隶属于四川南充市蓬安县管辖,是南充(司马相如故里)著名的旅游点,位于蓬安县下河街,周子古镇兴于唐宋年间,千年积淀,蕴育了厚重独特的码头古镇文化。现还有不少居民常年居住在这座古镇里。

刚进入景区大大的广告牌

江边的饭店,已经接近黄昏期了,游人不是太多,酒店生意也差不多了

江边风景

蓬安嘉陵江大桥,通往相如故城(锦屏镇)的必经之路,没桥之前,都要绕很远的路,或者走水路坐船而去

蓬安的第二座跨嘉陵江的大桥

来第二次了,才知道桑梓是什么意思,桑蚕文化的起源地,桑树,桑叶,喂养蚕的植物,我就一直没明白,为什么蚕虫吃桑叶然后吐丝作茧自缚,还能边城绫罗绸缎,虽然小时候在家里也帮家里喂养过桑蚕,摘茧去卖。
古老的劳动人民的智慧,远远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力。

这一雕塑,将养蚕文化发挥的淋漓精致:右边的桑树、桑树下的蚕茧(椭圆形)、中间的养蚕人、架子上的装蚕的簸箕、簸箕里面的蚕、簸箕里面正在作茧自缚的蚕蛹。活灵活现。

蚕蛹吃桑叶

耕,让我想起了射雕英雄传里面的耕、樵、渔、读,死小鬼,太有想象力了

牧童骑黄牛,黄牛不吃草,也不让人放牧,木头也不牧牛,只是骑牛。

两个小木头

渔
一叶扁舟波万顷,鸬鹚入水鱼千条,有水的地方就有鱼,自当有渔。更何况嘉陵江边呼。

桑、耕、渔,这是古老嘉陵江畔劳动人民的生活内容

路边的小店,伪装的茅草屋

泉水

路上雕刻

夫妻树,这也有点太那个了,谁是公的,谁是母的啊?谁取的名字,出来说道说道

周子码头,之前的交通中转站,可以想象,在陆地交通没有发达之前, 此地的繁荣景象。
还记得有一年来的时候,早上来这里看到忙碌的水产集市,卖鱼,卖虾,卖螃蟹,还花了一块钱,给我家闺女买了一只

码头雕刻,嘉陵江畔的纤夫

周子老街

财神楼

傍晚,夜幕降临,等带朋友来接我们,没带三脚架,手持夜景,效果还是差了点,不过手上拿的东西还是看的清楚,麻花

文军小吃,不知道有没有给卓文君才女缴纳过版权费

河舒豆腐,这才是重点,不过我们没在这里吃,真正的河舒豆腐,正宗的豆腐不是这一家,而是在河舒

绝,门都关了,真的绝

老街

有旅游的地方,就有特产

姚麻花,

荷花池

没怎么逛,朋友来接我们去吃豆腐了,返回财神楼

干鱼店,很多靠近河边的城镇都有这特长,不过鱼是不是嘉陵江里面的,这就未知了

景区导游图,不好意思,上的晚了点

从古镇返回,路过财神楼

一时间,忘了它该怎么叫了,反正跟钱有关

这是从马鞍出发,跟朋友回合时候,给爱车拍拍拍了

停车场,爱车后背

前脸,还是有型

虽然路程短,还是在营山服务区休息了下,反正也没事,逛了逛